关于高职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

点赞:28648 浏览:1323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教师在目前唯本科高校马首是瞻的体制下,在师风、师德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高职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教师,师风,师德,建设

教育家蔡元培说:“德,师为完全人格教育之本,若无德,虽则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恶,无益也.”由此可以看出,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价值行为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奋斗的崇高理想和良好的道理品质,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学而不厌博学多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举重若轻、融会贯通.如果教师不学无术、孤陋寡闻,其结果可想而知.教师知识的渊博首先来自能努力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常识性知识、思维性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史知识和心理知识等.其次,来源于持续不断地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终身学习成为现代教师的第一需要.第三,要虚心好学,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代教育更是如此,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不断地改进教学质量,则是教师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中,老师就是权威,而这种教育思想在当今以人为本、崇尚的新的社会环境下必须改变.虽然说老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但如果教育形式不得当,学生就不会全部接收来自教师的教育,因为他们首先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朝气蓬勃、渴望上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实践均证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叛逆性.例如一些学生故意挑战学校再三强调的规章制度,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究其深层次原因,并不是说学校不该制定这些规章制度,而是运用这些规章制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效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先进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把自己当成施教者,更应该当成促进者、引导者、欣赏者.要尽量少用纪律束缚学生,少用理论教条学生,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生命的质量、学业的长进,而且要理解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的情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着想,让学生在充满、平等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理解、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中闪光的火花,并真正左近他们的内心深处,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唤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关于高职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用崇高的师德师爱来感染自己

西汉杨雄说:“师哉!师哉!桐予之命也,学务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而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时常被学生所仿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特别强调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争,虽令不从.”为人师表一方面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即要求学生注重仪表,教师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教师要管好正在流水的公用水龙头、白天教室里亮着的灯.也要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教师言语要“干净”,举止要文雅大方.还要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教师就要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

另一方面,为人师表体现着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不但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氛围.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对公平认同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三、忠于职守以教为乐用圣洁的事业追求来激烈自己

我国古代,无论是终身以教书为业的专职教育家,还是从政之余守土讲学的教育家,无不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为自己最大的乐事.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三乐之一,认为教书育人是天下最崇高的事业.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唐代著名的惠宗禅师酷爱兰花,一次他为弘法讲经云游各地,临行前他嘱咐弟子们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有一夜弟子们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偏偏那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几天后,惠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们忐忑不安地说明原委,准备领受责罚.可是惠宗禅师却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好一个“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是一种多么广博的胸怀!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守教育岗位,忠于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古语道“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这就是把师德、教育与整个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说,教师是一种集个人、社会、国家荣辱为一身的圣神职业,我们应该为自己是教师而感到光荣,并时刻用它来激励自己.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条件的,必须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德育工作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学生个体不懂,性格不同,事件不同,要求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因人而宜.因此,实施德育,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于改革教学方式,善于变化教学形式,能过创造性地开展的育教学工作.

总之,师风、师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教育工作者作为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应当前改革新形势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乃根本之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实践着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敬业、乐业、精业,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有声有色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