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存在问题

点赞:11607 浏览:463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关注.为了能更好地探究专业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详细研究现有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相信对科学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深化和创新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必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酒店管理;课程体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39-02

随着酒店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各地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力度上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水平上看,课程体系水平不断提升,从课程结构上看,课程体系结构不断优化.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更加系统化,许多高职院根据本身特点制定校本教材,实训材料和相应的习题、案例及解答.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楚的认识.如,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水平偏低,远远滞后于酒店行业发展,课程设计不够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现状.

第一,课程体系仍沿袭本科院校,设计并未真正实现与行业接轨.如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标志,尤其是以高操作性著称的酒店管理专业,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声称自己的课程体系是与企业合作的改革模式.而实际上目前,中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旧沿袭了本科院校的传统分类,即可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应用在高职酒店管理这种学制短、实践性强的专业中,显然不合理.加之对人才需求调研不够深入,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有的课程设计时,虽考虑到与企业合作,但合作水平较低,学校与企业分工不合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校受教育理论、资金投入和师资队伍等因素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和理念无法跟上酒店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缺乏企业的有效的参与、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教师,也使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无法真正实现与行业接轨.这种现象的结果是产生了无法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向沟通,课程全系实施效果无从反馈,制约了课程建设的协调发展,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目标定位过于空泛,没有认真考虑市场实际需求,目标调整跟不上时代步伐等问题.如近两三年,星级酒店的住宿业的发展,客房急需大量人才,而大多数酒店仍将前厅和餐饮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内容.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酒店管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二,课程设置不够细致,传统课程多,创新课程少,缺乏专业特色.由于历史和学科体系分类等原因,酒店管理属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独立的学科分类.因此,课程设计中夹杂着大量管理类、会计类等课程.具体说来,现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大致包括以下几类.英语类:大学英语、酒店英语;会计类:酒店会计,酒店财务管理;礼仪类:中外礼仪、社交礼仪;管理类:现代宾馆管理、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等.专业课类:餐饮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客房管理与怎么写作、康乐管理与怎么写作、会展管理与怎么写作.其他:普通话的训练,食品营养与卫生、形体训练、计算机文化与应用、酒店心理学、酒店法规等.这些课程割裂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主干内容,忽视一些岗位需要,缺乏专业特色.有些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未从旅游专业彻底分离出来,课程设置与旅游专业课程有很多雷同,如许多学校将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等导游类课程加入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效果.


基于涉外酒店对酒店管理人才英语要求不断提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开设了酒店英语课程.但酒店英语没有真正成为职业技能课,无法满足酒店行业对英语的需求.在酒店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断章取义加强学生酒店岗位怎么写作情境的英语语言教学,而忽视了对酒店文化的渗透、中高层管理人员英语应用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课文,忽视了练习和实际情况的模拟,只重口语,忽视听力.酒店英语翻译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未曾见到.同时,由于国家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酒店英语资格认证等因素制约,致使酒店英语课程缺乏系统建设,没有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学习体系.

第三,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目前高职院酒店管理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模式、“2+1”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教育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合作办学模式等[1].依据这些模式进行的课程体系设计,虽加入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比例,但与理论课分配并不合理.以2+1模式为例,此模式意味着在校学习两年后,进入企业实习一年.学生在校两年课程,学习理论时对实践根本不了解,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目的性、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前学后忘,亦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酒店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练习操作.在一年中的实习中,虽有实践,但理论知识的不足又使得学生在企业的发展受限.种种短板皆由课程体系设计过于死板,理论学习和实习时间不够灵活,片面强调按计划设置造成.

此外,课程设置重复较多,追求面面俱到.必修课多,选修课程少,难以形成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切合实际,公共课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较少针对酒店行业所需设计课程.许多课程名称花俏,但课程内空大同小异,课程性质混淆,理论与实践课未能有效分开,理论知识更新慢,实践操作标准化不强.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和考验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课程少,实践课教学模式不规范,内容随意性,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实践内容重复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第四,课程体系缺乏调节系统.许多学校课程体系常年不变,面对每年不同的学情,尤其是“90后”学生个性特点,如思想前卫、个性鲜明独特、热衷网络、思维灵活,但缺乏意志力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仍采用传统的教学体系模式,缺乏弹性有效的应变课程机制,从而影响了专业的教学效果.面对酒店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管理型、高级技能型、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缺乏灵活的课程调节机制.僵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教育需求的选择,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专业能力,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学生意志,品格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在两年的学习后无法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课程体系稳定性和渐进性缺失也是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心血来潮和“即兴创作”和一窝蜂的“盲目随从”使得模块、项目等课程结构泛滥,以工作和任务为导向的宗旨流于形式.有些学校在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和利益驱使下,针对某个实习单位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和酒店行业的整体需求.

综上所述,现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仍存着较多的缺点和不足.因此,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长期不懈地坚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