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实践

点赞:30364 浏览:1424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本文分析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阐述提高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效果的措施,最后提出提高应急状态下护理救援质量的一些对策.

关 键 词:应急状态;医学护理;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5日

应急状态包括很多种,包括自然灾害型和突发的公共卫生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等,一旦发生,对生命可能有较多的伤害,如受伤或死亡.在这种应急的特殊环境下,对医学护理的要求是快速有效的救援,竭尽全力的进行生命抢救、保护.这既是应急状态下的现实要求,也是医务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一、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一)急救专科人员的短缺.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他突发事件难以预料,且发生快,造成原因多,且危害大,因此造成的疾病、创伤种类繁多、复杂,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介入进行急救.但是目前我国国内医院与应对救援配套的急救专科护士多为空白,尚未对急救专科护士进行深入研究.我国也尚未建立相关部门认可的培训基地和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在这方面,我国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局势,相应的专科急救护理人员短缺.

(二)参与救援人员文凭程度偏低.在相关调查中显示,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这使我国的应急救援水平偏低,可能会影响救援的质量.相关人员由于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有限,对遇到的病种,创伤种类、病情的判断可能不正确或不准确,造成抢救不及时而延误救援时间耽误病情.

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护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医疗器械装备的不足.落后护理装备的质量和先进性是检测护理实践和科研水平指标之一.在应急状态下,先进的护理设备和足够护理设备数量能够保证护理救援的质量和数量.若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可能会影响护理人员对所救援伤员的伤情判断,限制处理措施的实施.而此方面国外已有较为先进的水平,例如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到护理装备中、自动化的现场救治和对卫勤指挥的加强,对救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四)灾害医学教育缺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相关的灾害教育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国际系统化的培训水平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这使医护人员在救援时可能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的教育,使其在救助现场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达到尽可能救助生命的目的.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也使相关人员缺乏在应急救援状态下的心理素质.护士可能缺乏灵活运用鼓励性、安慰性的积极治疗语言,缺乏使用肢体语言产生熟悉、信任、亲切等感觉能力.

二、提高应急状态下医学护理效果的措施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等)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土地山河的破坏,可能会让部分生命瞬间消失,并造成大量的人员受伤.与此同时,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毁坏,与外界和周围联系中断.社会型突发事件发生时,周围群众因恐惧或避免受伤而远离现场.此时,灾害区和周围地区的护理人员就应发挥自身力量,首当其冲的投入到灾害或突发事件的救援中去.

(一)医护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心态.在应急状态下,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心态是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救助中去,全力以赴的抢救伤员,保证受灾的人得到尽可能多的救助,以保证更多生命的保全.医护人员的全身心投入,给群众的不仅是一种带头作用,给普通百姓以精神支柱,更是弘扬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宗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二)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应急状态下,除了要求医护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外,对医护人员还有在救助时的不分医生护士,尽可能地应用自己的知识救助.普通的医学工作中,医护人员有明确的分工和分界,但在特殊的环境下,因各种原因(如病患分散、医护人员有限等)导致不能按照常规普通的医学工作处理.因此,在应急状态下医护人员要不分职位工种,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全力以赴的抢救伤员,使之获得最大的救助.另外,要做好一个优秀的医护人员,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护理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身体素质不仅仅要求身体健康,耐受力强,且在心理方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应急状态下进行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尽可能地解决应急状态下遇到的困难.例如,在地震震区,水电缺失、药品不足、医疗器械短缺、医护人员不足的状态下对病人做出较为正确的救助措施.有良好的救援知识技能,才能准确地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检查、实施救助措施,例如对体温、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参数的判断或在这些生理指标参数缺失的情况下采取的救助措施.

(三)采用多种护理措施.穿插融合的护理模式在灾害现场或突发事件现场,伤员除了有身体上的伤害,在经历一场灾难后,亲人的罹难、自身的身体创伤使患者情绪改变,或悲观失望,或对生命的渴望更甚,多种情绪交织,是患者情绪不稳定,一时低落不语,一时亢奋不安.此时,医护人员不仅要及时对患者的创伤进行处理,减轻其病痛,尽可能地保护生命,保证生命质量,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陪伴患者,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情绪举动发生,而让之前的救助失去意义.另外,对患者的护理要全面,饮食、药疗、检测等要认真积极负责.

三、提高应急状态下护理救援质量的对策

护理人员素质是将礼仪、道德、知识、文化修养等融合的整体.要提高救援质量,必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增加急救护理人员数量,提高专业急救人员素质.急救护理队伍的扩大,首先要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广泛的宣传能够让人们更了解此领域的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在灾难频发的今天,人们对灾难的认识更多,但却不够全面.只有加大对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急救队伍中.在选拔急救人员时,要对相关的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加以考核,选拔适合急救的人员加入,壮大急救护理队伍.

(二)将应急护理日常化,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在日常护理时,将应急护理与之结合,此举有利于应急状态下的生命救援与保护.在日常的诊治护理过程中,医生与护士相互熟悉对方的工作,避免在应急状态下工作的不熟悉造成护理、诊治的不正确、不准确.

(三)加强急救装备建设和急救物资储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应急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护理装备的研发配备得到了提高,质量与数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但由于各类条件的限制,仍使装备有笨重、实用性不强等缺点.在配发应急装备的同时应该让护理人员熟悉了解装备的使用方法、基本性能等.

(四)建立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并有科学的管理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科学的管理系统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应急救援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入探索、持续改进,才能适应今后的各类突发事件.

(五)应急救援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应急救援中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全面完成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奠定基础,创建了各类情况结合的急救护理训练模式.

四、讨论

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高危期,医院护理人员作为应急救援管理和护理的主要力量,要对现场急救做出准确的伤情评估、分类、转运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高质量地完成救援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济生,刘红,鲁风菊.护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实用医药杂志,2012.21.11.

[2]王小艳.浅谈新时期我国医疗护理实践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北方药学,2012.9.9.


[3]谢华.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与探讨[J].理论探索,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