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贸易结合度贸易逆差实证

点赞:8223 浏览:324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本文以我国部分省区经济贸易逆差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在该理论影响下部分省区的经济增长趋势,此外,运用软件Eviews对所选取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与格兰杰检验,试图探索出我国部分省区经济贸易存在逆差的真实原因,以期为这些省区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渐步入正轨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 :部分省区 贸易逆差 现状 经济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日益成为了各国的重要经济活动,并与消费、投资共同组成了提高经济水平的“三驾马车”.尽管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部分省区一直存在经济贸易逆差的问题,诸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等,且这种贸易逆差具有总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相关理论分析

笔者经调查发现,2011年,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海南省、甘肃省以及吉林省的贸易逆差总额分别为9639亿元、11042亿元、1543亿元、3277亿元以及7168亿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8%、9.1%、10.6%、9.2%以及12.5%.此外,在上述省份中,伴随着贸易逆差总额的增长,这些省份的经济也同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高于同一时期全国的GDP增长速度(肖黎,2012).

(一)根本性原因

某产业的贸易逆差是其得到深入发展的必然需求,是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境内存在贸易逆差的省区,既有诸如甘肃省、吉林省等经济落后、开放条件不足的地区,也有诸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等经济发达且外贸开放条件较充分的地区(李美娟等,2012),因此,单一因素并不能导致一省份出现贸易逆差,同时,表象因素也不能全面解释贸易逆差现象中存在的深层内容,而只有受到众多元素的同时影响,部分省区的贸易逆差额才会明显增加.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变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的引进日益成为了提升产业装备势力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与灵活性等特点.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产业组合、配套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例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先进设备匮乏、核心技术短缺等.

区域贸易结合度贸易逆差实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业结构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经济增长作用

1.外汇平衡.从宏观角度出发,一个省份的外汇平衡度反映了其国际贸易目标的合理性;而若从省区内部的“中观经济层面”出发,并以GDP收支核算法为理论依据,可以发现:贸易顺差能够直接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优化三大产业结构,完善禁忌体系,并把“高水准”的贸易逆差做为“经济投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孙天乐等,2012).这就要求部分省份以关键设备、高新产品以及核心技术为主要进口对象,怎么写作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

2.产品结构.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受贸易逆差的影响,其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且第三产业的产品成为了部分省份的主要进、出口对象.具体表现为:为顺应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部分省份加快了对本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度;受国内与国际双重市场的影响,只有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扩大市场规模,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杨劲松等,2012).就我国部分省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随着贸易逆差总额的增加,各省区经济并没有出现“负增长”,而是都逐渐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且其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较强的出口能力对消费与投资具有拉动作用,因此,贸易逆差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

(三)趋势性发展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省份的贸易逆差状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得到了深一步的发展,因此,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为主的部分省份,应及时调整、升级其产业结构,并以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等作为重点进口对象.此外,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与贸易逆差的合理增长,成为了我国部分省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笔者经分析发现,加大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供应链的终端,有助于增加其出口总额,提升该企业的出口能力(王艳等,2012),同时,随着国际市场对其他产品需求的缩小,该企业的进口总额也将有所递减,而在这种进口、出口之间的正反作用下,该省份的贸易逆差现像终将有所缓解、消失.因此,某一省份贸易逆差的存在、缓解过程,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紧密相连,与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相适宜,是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分析

(一)原始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甘肃省与海南省内,国际贸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逆差现象,因此,笔者以此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甘肃省从2006年起才逐渐出现贸易逆差现象,且与甘肃省相关的样本数量较小,可信度不高,因此,笔者以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吉林省与海南省为研究区域.此外,笔者以2002-2011年为研究时间段,以上述四大省份的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与对外贸易额为研究内容,并选用进口、出口、GDP指数与GDP为样本变量,令NY、M、Y分别代表净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同时,由于NY为净出口总额,因此,取其数值的绝对值对研究结果并无影响(马春梅,2012),此外,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产品对该研究的影响,笔者采用GDP的相对指数对变量进行了减平运算;为了避免数据中出现异方差,需对每个变量值取对数,即令LNY等于log(NY)、LM等于log(M)、LY等于log(Y)、LGDP等于log(GDP).

(二)Granger关系检验

1.平稳性检验.首先,笔者令△LGDP、△LNY、△LM、及△LY分别表示LGDP、LNY、LM及LY的一级差分值,然后,笔者采用了ADF检验法,对上述内容的平稳性进行了深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吉林省、海南省以及北京市的时间序列成非平稳状态,而其一阶差分值呈平稳状态,因此,可采用格兰杰检验法对其进行检验.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LGDP为平稳状态,而其LNY、LM及LY为一阶整数,因此只能对LNY、LM及LY使用格兰杰检验法(张巧莲,2012).

2.格兰杰检验.在本文中,笔者的研究目标为:探索部分省份的国际贸易逆差与其经济增长水平的关系,同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探究引发国际贸易出现逆差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笔者选用了格兰杰检验法,将滞后阶数定为3,对△LGDP、△LNY、△LM、及△LY变量对进行了深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中的检验结果可知,若将滞后阶数定为3,那么大部分检测设都成立,具体表现为:在检验贸易逆差、出口与进口关系的过程中,四个省份全部接受检测设内容,即贸易逆差、出口与进口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王敏等,2012);在检验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过程中,北京市、海南省与吉林省都接受以下检测设:“出口与经济增长无因果关系”、“进口与经济增长无因果关系”、“贸易逆差并非经济增长的成因”等;由于海南省与北京市拒绝了检测设“经济增长并非贸易逆差的成因”,即否认经济增长是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而吉林省却接受该检测设,这表明吉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逆差并非由经济增长所引发.

(三)协整性检验

笔者检验数据协整性的目的为:考察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该类时序变量是检验单阶同整性的必要前提.据上文检验结果可知,除内蒙古外,吉林省、海南省以及北京市的相关数据:△LGDP、△LNY、△LM及△LY均具备稳定性,因此,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与分析.此外,由于笔者主要考察LGDP与LNY以及LM与LY之间的两两关系,因此,笔者较倾向于运用GE两步检验法,其中,笔者首先对变量进行普通线性回归,从而得到残差值;然后,笔者以变量协整性理论为依据,对该残差值进行根检验,并判定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有效的均衡关系.表3为GE检验结果.

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运用软件Eviews对数据的协整性与平稳性做出了格兰杰分析,并结合各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得出了以下结果: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在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中,出口与进口业务不能引发国际贸易中的逆差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部分省份的外贸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对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结合部分省份的发展现状,海南省与北京市属于外向型省份,其经济增长与贸易逆差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相对较弱的稳定性.在当前阶段,我国部分省份处于调整与转变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贸易逆差现象仍会十分显著.


结论

笔者以格兰杰检验法为基本方法,经分析研究得出,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存在显著的贸易逆差现象,而由于省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贸易逆差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入,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会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国部分省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为国际贸易提供发展背景,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