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海南黎族地区的贸易状况

点赞:18900 浏览:837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民国时期随着民族交往的不断加深,黎汉贸易更加密切和频繁.受国际和国内政治、军事势力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影响,黎族地区的贸易范围、方式、规模、商品种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

关 键 词 :民国时期;黎族;贸易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土著居民,到民国时期,由于自身生产力发展、黎汉民族交往的深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入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黎族地区的商业贸易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新态势.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民国时期黎族地区贸易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就教于方家.

一、黎族地区商业贸易发展概况

(一)民国时期黎族地区的贸易整体上十分落后.20世纪40年代,白沙地区仍没有一处像样的集市,贸易多以摊贩摆摊的形式叫卖一些食盐、粗布之类的简单生活用品1.牛和稻谷作为一般等价物仍广泛应用于黎族内部的贸易之中,货币很少使用.此外,贸易的范围十分有限,如原乐东重合盆地的你下老村、红坎村的村民进行贸易时,其范围多以临近相同方言的村峒为主,最远也不会超出盆地的范围.

(二)不同黎区商业贸易发展不平衡.在商业相对发达的三亚地区已出现坐商店铺近百家,其中既有资本丰厚的瓦房商店“瓦铺”,也有资本较小的茅草商店“茅铺”.经营种类涉及土特产收购与外运、农副百货批发零售等.但是,在黎族聚居的中部山区,商品生产和流通十分落后,以物易物占据主导地位,墟镇和集市只零星分布于山区边缘与汉族杂居的地带,且商贩走村串户没有固定地点,商品也以针线类的小百货为主.


(三)职业商人较少,尚未出现职业分化.“所有黎族都是农民2”,每个黎族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都把农田耕种作为第一职业,即使其本人具有较强的商业、狩猎、制陶等技能,他们只是把这当成自身特长,也很少以此为职业.此外,黎族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盈利观念和商业头脑,也是其从事商业活动人数较少的重要原因.

二、黎汉之间的贸易分析

(一)商品种类.汉商在黎区进行贸易的商品以手工制作的小商品为主,而黎人则以本地土特产进行交换.据《黎族三峒调查》记载,汉族交换给黎族的物品主要有:铁质农具、、、制作用铅板、箭头、锤子、鱼钩、针、彩线、丝线、剪刀、凿子、小铲子、火柴、线香、裤子、毛毯、铁锅、盐、糖等等.而黎族交换给汉族的商品有:稻种、薯类、豆、牛、猪、鸡、鹿皮、鹿角、鹿鞭、猴、猫头鹰、甲鱼、蜂蜜、木材、草药等.

(二)交换方式.汉族商人在与黎族进行贸易时,主要采取以物易物和货币交易两种交换方式.一般情况下,多数汉商在与黎族进行贸易时采取以物易物方式进行贸易.不同地区不同贸易有不同的换算方法.以水头乡老村一位汉族铁匠与黎族群众的贸易标准为例,大致的换算方法为1箩盐换2箩米,2箩小咸鱼换1箩米,2把小镰刀换1大碗米,1把锄头换1箩谷,1把刀换1斗谷,1把斧头换3斗谷,1个犁头换1只狗或1只20斤重的小猪,5个花碗换8升米换20个无花的碗,1口锅换1箩谷.黎人使用货币进行交换时,一般1块大洋可以写1口水缸、1个犁头、3只鸡,1水牛值约20块大洋等.在交换过程中常有汉商利用黎族人不懂计算的弱点,在贸易过程中克扣、盘剥,或用汉区廉价的针线、农具换取黎人的、鹿茸等贵重物品,不等价交换情况较多.

(三)汉商的类型.与黎族人进行商业贸易的汉商主要分为两类:流动汉商和驻村汉商.流动汉商,一般不在黎区常驻,他们挑着商品穿梭于汉区和各个黎峒之间,行踪不定;而驻村汉商指的是长期驻留在黎族村峒进行贸易的商人.驻村汉商来到黎族村峒,一般事先要取得当地乡长、保长同意,给乡长、保长一些好处从而取得乡长、保长的支持,定居下来.相对而言,驻村汉商的资本更少,一般都居于社会底层,原本身的生活状态也较为贫困,这使得他们在感情上与黎族更为亲近,能够接受黎族地区清苦的生活.

三、日军侵琼与中部黎区商业贸易的发展

日本侵略者于1939年2月占领海南岛,开始了长达7年的残暴统治.日据期间,对岛上居民采取疯狂的屠杀和掠夺政策,深刻地影响了黎族地区的贸易形态.

(一)敌占区黎族商业贸易大幅萎缩.一方面,日军实行疯狂的屠杀政策和阴险的民族分化政策,实行黎汉分治,挑唆民族矛盾,屠杀汉族群众,迫使大量汉族商人逃往中部山区躲避战火,导致敌占区黎汉贸易量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日军占领海南岛后不久,就大肆推行“军票”制度,以毫无信用保证的“军票”取代原有的货币进入市场流通,从经济上对人民财产进行掠夺.日本人企图以这种方式,切断黎族人民与汉族之间的贸易联系.但由于“能够用军票购写的东西种类有限,作为劳动报酬,他们每天得到的军票数量很少,且没有足够的辨别军票和以军票结算的能力”,军票在黎区的贸易当中更是鲜有使用.

(二)中部黎族地区贸易得到发展.日军侵琼后,海南岛上的国民政府机构和所属抗日军队,除一部分在敌后坚持抗战外,大部分人员向海南岛腹地特别是五指山地区退却,与此同时,大量日占区的商贩也随政府机构的迁移陆续进入五指山地区避难.在极短的时间内,海南岛中部的原黎族聚居区域汇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面对日军的重重封锁,为了满足众多外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国民政府加大了对黎族群众的剥削力度,也客观上加速了这一地区黎汉贸易的发展.在加叉、岭头等17个相对安全的地带形成了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墟镇、集市,随着战争的持续和商贩的不断聚集,这一地区商业贸易十分活跃,据统计,到1943年,这一地区的店铺数量多达140余个.

民国时期海南黎族地区的贸易状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贸易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抗战胜利后黎区商业贸易的情况

随着抗战取得胜利,日军被击退,原被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重新回到人民手中.这一时期黎区的贸易状况又呈现出了两种明显的变化:一是商客回流现象明显.沿海或与汉区相近的黎区贸易重新活跃,而五指山地区的黎区重现萧条.抗战胜利后,原先避难于五指山地区的汉族商客大批返乡,中部黎区在抗战时期形成的17个墟市大部分因此而呈现萧条.二是国统区与解放区贸易差异明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推行反共政策,滥发纸币,大肆搜刮民财,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岭门作为黎族地区曾经最大的商业点已十分冷清.而这一时期解放区的黎族贸易蓬勃发展,1947年琼崖政府开始建立商业机构,1948年海南第一个供销合作社在白沙县毛贵乡成立,此后乐东、琼中、陵水等地的供销社也纷纷成立,黎族地区的商业贸易呈现出新气象.(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