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转变与原因探析

点赞:28900 浏览:1319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欧盟为促使《京都议定书》目标完成而采用的一个重要制度设计.京都会议前后,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拒绝到接受,最终将其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手段,整个过程是欧盟参与气候谈判立场的反映,对其研究有助于认识排放贸易的特点和优势.

【关 键 词 】欧盟 排放贸易 气候治理 《京都议定书》 领导权

京都会议前后欧盟在排放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变化

拒绝.以市场机制建立全球排放权贸易体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建议首先由美国提出.1996年底,美国官员正式阐明了其在国际间进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设想:一方可以为实现减排责任,转让或接收另一(与会)方在一个预算期内任何碳当量吨数的排放额.欧盟反对美国的这一设想,理由是美国可能借这一机制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购写“热空气”抵消本国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逃避自身减排责任,从而削弱全球实际的减排效果.欧盟的立场得到了发展中国家(中国+77国集团)的支持.

随后,美国明确表示把是否接受《京都议定书》与排放贸易机制的建立相联,欧洲部长会议提出把引入排放贸易与工业化国家承诺更高水平减排相挂钩.以美国为首的伞形国家集团希望不对排放贸易量做具体的数额限制,这个要求同样遭到欧盟的反对,欧盟提出国际间贸易量最大只能占到一国《京都议定书》所载减排承诺的50%.2000年海牙会议因欧美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而失败.

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转变与原因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京都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接受.2000年海牙会议的失败和2001年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并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增强了欧洲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担当领袖的愿望,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开始加速转变.欧盟首先放弃了上限50%的规定,以及附件1国家应主要通过国内措施完成承诺的要求,转而提出重塑排放交易,把它从美国手中的战略工具转变为帮助强制减排义务达成的有效手段.

1998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议在后京都战略的框架中建立一个欧盟排放贸易计划(EU ETS).1999年5月,在欧盟委员会给欧盟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的通讯文件中,进一步讨论了内部排放交易市场对贯彻《京都议定书》可能带来的帮助.2000年3月发表“绿皮书”向广大公众介绍EU ETS的目的、内容及其益处.2001年10月,欧盟委员会草拟了在欧洲范围内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指令.2003年10月出台了具有强制力的欧洲排放交易指令,在全体成员国批准后,EU ETS于2005年1月1日生效.

欧盟转变对待排放贸易态度的原因

欧盟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EU ETS与欧洲的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相容,而且经过欧洲的改造,有利于实现欧盟的整体气候治理目标.

欧盟的气候谈判立场.按照Damro和Méndez①的概括,欧洲全球气候治理的立场是“风险防范领导(Risk-Prevention Leadership)”,除了实现上述严格的减排目标之外,这一立场包括两个重要部分:对内部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强力保护和对领导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渴望.

为促使减排目标得以实现,欧洲认为传统的“命令与控制”手段远远不够,需要以经济、金融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并且把即将完成统一的内部市场作为一大有利因素.对此,欧盟委员会提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最重要的步骤是采用最小经济代价和同时能够导致别的政策领域获得利益的措施.在追求对该问题的全球领导权上,1990年6月,欧共体各国领导在把气候问题首次纳入欧洲理事会的正式议事日程并宣称:我们(指各位首脑)认识到自己在环境方面不仅对欧洲公民而且对世界都具有特殊的责任,要加强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保护和提高自然环境的努力.欧盟委员会也表态:对于环境保护,欧洲有能力从道德、经济、政治上都发挥重要的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权威.

排放贸易与欧盟的气候谈判立场.首先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排放贸易的市场属性,其理念和具体安排与欧盟希望用经济的方式完成《京都议定书》相容,而且统一内部市场后的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共同体,利用排放贸易这个市场工具不会削弱其在国际气候治理问题上的地位和影响力.Zapfel和Vainio②认为欧洲最初对于排放贸易的拒绝来源于对它的误解,他们把当时的误解归纳成9条,其中第1至6条与排放贸易的经济效率相关:热空气;卖者得利;国家层面上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上涨;政府主导交易;限制增长;相对目标优于绝对目标,两位作者针对每一条给出了澄清,突显排放贸易计划的市场属性和经济效率.

在此基础上,欧盟的另两个目标(倡导强制减排与担任国际领袖)和排放贸易的相容变得更加容易.一方面,美国的退出和气候谈判的缓慢进程使欧盟担心它提倡的有约束力的发达国家减排协议无法最终实现,美国的缺席使得日本和俄罗斯的加入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京都议定书》能否生效上变得至关重要.如果缺乏灵活机制,进一步减排成本极高的日本和手中握有大量“热空气”的俄罗斯很难在协议上签字,所以贸易机制对《京都议定书》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欧盟上下对内部市场统一以后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充满信心,这基于欧洲强大的整体经济实力,发达的市场和私营部门则是实力的基础,所以,随着排放贸易的建立,欧盟可以把减排承诺传导到公司层面,发挥自身经济的长处,把经贸与气候治理相联有助于欧盟领导地位的实现与巩固.

排放贸易的经济特点:内外相联.从经济的角度来说,EU-ETS的优势主要在于把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国的减排行为以市场的方式相连接,这样可以:第一,降低总减排成本,使得投入减排的资金更加有效率的使用;第二,强化市场功能,相互连结可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信号的指针作用,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操纵市场的行为;第三,防止不当竞争,扩展至整个欧盟的排放贸易市场提供单一的,从而防止排放密集行业企业通过转移逃避减排责任,即碳泄漏.

基于欧盟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减排成本在各国分布不同,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减排成本已成为进一步减排的阻碍;相对落后国家的减排成本较低,如果将各国排放量放在统一的市场中交易,那么,前者可以通过购写排放量以低于自身减排的成本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购写支付可以为后者带来资金和生产率的提高.Viguier等③通过经济学模型研究单个欧盟国家(没有碳市场相联)的减排成本得出,在无贸易的情况下,欧洲国家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所付出的福利成本为0.6%~5%之间,排放贸易可以减少这种损失,而且损失减少的程度可能随着欧盟东扩、纳入更多减排成本低并可能带有“热空气”的前苏东国家而增加.对于不相连的各成员国“碳泄漏”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当减排成本一直上升,最终高于生产者迁移的成本时,厂商会选择把生产转移至二氧化碳低的国家,这样做既损害经济更不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数学模型对碳泄露问题进行的数量分析,计算估计在《京都议定书》下,可能的碳泄漏率为8%~20%. 排放贸易优势通过进一步扩展显示得更为充分.把EU ETS与外部排放额交易市场(如CDM)相联系,欧盟的成本可能再次降低.具体的好处是:第一,相互联系之后的总成本将低于联系之前,欧盟的减排成本在欧盟的碳市场与《京都议定书》所有附件1国家(包括美国)相联以后会下降.第二,与外部市场相联将增加EU ETS的流动性,从而避免市场不必要的波动,EU ETS的规模和监管可以避免市场过度波动.第三,与内部相联一样,与外部相联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即碳泄漏.第四,作为不同任务的个体,如果碳市场相联,将有助于完成其《京都议定书》的承诺.研究表明,相联市场中,如果一方公开宣布了自己减排目标并对此承诺,那么中途更改这一承诺的困难要比没有相联的市场更大,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环境目标的实现.

结论

在《京都议定书》谈判及生效的过程中,欧盟对于最初由美国提出的排放贸易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弯:由拒不接受到身体力行建立欧洲自己的排放贸易计划.促成欧盟态度转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排放贸易与欧盟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相吻合,因为排放贸易可以在实现欧洲高水平减排的同时促进其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并且有助于欧盟作为领袖力促《京都议定书》顺利生效.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排放贸易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连结不同市场和不同行为体.该功能有利于欧洲降低减排成本、减少碳泄漏,同时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这些显著的优势使其在洲很快由被排斥变为主要的减排政策手段,成为制度创新的范例,对其他国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C. Damro, & P. L. Méndez, "Emissions trading at Kyoto: from EU resistance to Union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 12, No. 2, 2003, pp78~90.

②P. Zapfel & M. Vainio, "Pathways to Europea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ading history and misconceptions", 2002, pp12~23.

③L. L. Viguier, M. H. Babiker & J. M. Reily, "The Costs of the Kyoto Protocol in the European Union", Energy Policy, Vol. 31, No. 5, 2003, pp459~481.

责编/许国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