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点赞:4656 浏览:148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为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国际贸易人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障碍,并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 键 词 】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大幅大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也在逐年递增,2007年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81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95.1%.2008年,我国共遭受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65亿美元,其中反倾销75起、反补贴12起、保障措施12起、特保4起.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环境的严酷,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顺利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稳定保障.

贸易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国际上的贸易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拥有雄厚的贸易人才基础.要想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出大量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贸易人才.据统计,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在180万人左右,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为13万人左右,即使这些毕业生都进入贸易领域,国际贸易人才的缺口还是相当大.

与之相对立的却是,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为80%,如果除去工作后一年之内又由于各种理由转行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到60%.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高校培养出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大多数理论知识丰富,实际工作能力相对缺乏,难以适应国际贸易行业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必须以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为目标,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机遇,克服消极影响,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一种高级综合性的人才,由于国际贸易工作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规范、不同惯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业务,作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业务人员,也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在当今的国际贸易环境中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首先,他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知国际贸易的规则,了解国际商法,了解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惯例,其次,应该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熟悉主要贸易伙伴的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能够较容易地为对方国家所接受.

一、建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保障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增长,我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也越来越严酷,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目前,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虽然达7000多万人,只有8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书.很多外贸业务人员在进行业务时,对于合同、申报、运输等外贸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所需掌握的知识了解并不全面,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了解WTO的相关规则、熟悉国内外市场运作的外经贸人才更是短缺.很多企业在遇到反倾销诉讼等贸易摩擦时,往往要聘请国外律师,费时费力,效果差,难以保护企业的利益.要想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大量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与国际上贸易人才竞争的要求

贸易的竞争,实际上是贸易人才的竞争,如世界第一位的贸易强国美国,就拥有众多高素质的贸易人才.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从美国314所正规的商学院中走向社会,他们在社会的商业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中众多高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受到欢迎,他们表现出适应性强,技能熟练,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示出较强的工作能力.我国的对外贸易要想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与我国贸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众多高层次、应用型的贸易人才,足以和国际上优秀的贸易人才相抗衡.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进而从规则的执行者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最终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3.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解决当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工作,2008年仍未就业的毕业生有150万人,2009年更有610万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压力显而易见.国际贸易行业由于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学生就业的压力更大.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会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还会形式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更严重的是将会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创造力受到影响,妨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改革和完善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成为社会欢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领域并胜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建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观点的提出已经多年,其重要性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些高校也在进行的相应的实践,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大的改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希望能设立起符合新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新的教育体制.在当时主要借鉴了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苏联高教体制模式包括:苏联高教的办学体制及宏观管理体制,苏联高教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苏联高教的办学体制单一化,只有国家办学一种体制,亦即高校是全民所有制,投资体制因而也只有国家投资一个渠道.苏联高教的宏观管理实行部门所有制,这种体系的长处是促使教育行政以外的部门也来重视并领导高校,负面效应至少有两方面:一是当这些部门面临经济指标、技术问题与教育规律出现矛盾时,决策往往向前倾斜,二是条块分割局面相伴而生,“条”与“块”之间在责权利方面的矛盾随之增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之降低,也就无法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设定以及修改完善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而造成学校的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从培养特点上来看,前苏联是专才教育的典型代表,即按其划分专业对口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硬性指标化,不考虑个人能力及其国家、地区都对新型专家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一种规格、一个模式,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无法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自主选择专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由此可见,苏联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完全服从于政治需要,即使是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以政治指令方式出现的,较少考虑科技和教育本身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都高度趋同,缺乏个性.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以至于在长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学校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一直留有它的印记,使得我们在人才教育方面高度趋同,缺乏特性,难以适合社会多方面的要求.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所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他的培养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穿插结合.长期来我国高校中所形成的专业划分过细以及对于知识结构的条块分割,使得我们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过窄,难以形成对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造成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受到限制.

2.我国关于人才层次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在我国传统的理念当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研究型的人才才是高级人才,应用能力则应该是体力劳动者所具有的,应用能力再强,也只能是一个高级工人,称不上高级人才,即只能是一个高级蓝领,成为不了高级白领.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无论从学校教育,学生自身,还是学生家庭的影响,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实用技能的学习.

这就造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发展较为缓慢,这种情况在全国各高校都普遍存在,正如一位高校领导在一次校长联席会上所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相应的改革,实际结果并不明显,在高校教育当中,学历教育仍然是重点,培养模式依然以传授知识为主,上课、考试是主旋律,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依然缺乏,没有必要的实验、实训设施,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毕业生依旧缺乏社会尤其企业所需要的技能.

3.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教学条件欠缺

如前所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具有同时具备全面的实际业务知识和专业英语能力以及对于国际上法律法规的掌握,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国际人文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即运用所掌握的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联系业务关系达成交易以及开拓市场的能力.如果要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具备培养这种人才的教学条件,这种条件在我国当前高校中普遍缺乏:

首先,是实践环境的欠缺.将所掌握的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知识转化为实际业务能力,必须有必要的实践基础.实践环节在我国大多数高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一些实践课流于形式,校外实习基地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贸易发达的国家,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英国商学院的“三明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非常令人瞩目,学校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寻找实习企业.其通常的做法是:学生一入学,就先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实地训练,然后回校学习2~3年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再去企业实习.

其次,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有一支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兼备的高水准教师队伍.目前高等院校引进的教师文凭是越来越高,由最初的本科生,到现在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这些教师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技能明显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没有在贸易部门实际工作的经验,本身就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师自然难以培养出符合国际贸易行业需要的合格从业者.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相应措施

1.专业外语能力需要重点加强

专业外语是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作为一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专业人员,无论是贸易谈判还是函电往来,都需要用外语来完成.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即使对于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再熟练,贸易经验再丰富,如果没有熟练的外语能力作为工具将其表现出来,也难以完成工作.熟练掌握外语就成为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所必备的条件,较高的外语水平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业务熟练程度的欠缺,尤其是对于希望就业于国际贸易行业的大学毕业生,这种弥补程度更加重要.

大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较之已经多年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人员来讲无疑是有欠缺的,招聘单位不可能对其业务经验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要求.外语程度的高低则会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应聘人员今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即是否有“培养前途”的重要标志.较高的外语水平可以保证应聘人员进入工作环境后是否能很快地理解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工作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在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过程中,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与专业知识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

2.加强实践环节

应用能力是应用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针对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比例.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实践课教学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实验室模拟到校外实习,逐步将学生引入工作环境.如可以成立国际贸易实验中心,以“外贸实战平台”、“国际贸易单证制作”、“物流模拟”等软件为工具,要求学生以模拟具体商品交易为背景,从外贸企业的注册开始完成外贸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写卖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出口托运定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出口货物报关,出口制单结汇等完整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学生通过虚拟操作或角色扮演,亲身经历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及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

3.走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道路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能够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具备这一才能仅靠在实验室里的模拟是无法完成的,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过程中学校必须走与企业相结合的道路,在企业提供的实际贸易环境中进行实际锻炼.这一方面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应用型大学采用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合作教育模式,使得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同时人才培养由校企共同承担,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并为毕业生提供工作位置.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实训的生产岗位和企业培训中心,中小型企业则提供实际的生产岗位,为在校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外贸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要求,能够迅速胜任外贸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4.加强建设一支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兼备的高水准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有一支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兼备的高水准教师队伍,鉴于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现状,对于教师的培养应该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应该定期轮流到外贸单位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不断更新自身掌握的知识,避免教授内容过时,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距离.在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应该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务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师定期给学生进行讲座、作报告.这些业务人员常年从事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对外贸规则条例的理解力,如果经常聘请他们给在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的效果不仅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还涉及到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也是一种检验.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才能跟上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变化的节奏,也才能使我们高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能够为国家的对外贸易作出贡献的应用型贸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