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领域内的全球贸易不平衡

点赞:4559 浏览:149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和通讯产业(ICT)迅速崛起并占据了全球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信息通讯产业被列入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之列.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信息化加入了原来的“四个现代化”,形成“五个现代化”.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ICT产品进出口贸易突飞猛进地增长.2008年,我国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额达到3084.50亿美元,电子技术出口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两项合计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7.55%.同年,电子技术进口额达到1611.57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47.15%,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占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23.31%.除了中国,印度计算机软件业也迅猛发展,目前是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软件业不仅拉动了印度的经济增长,还增加了就业机会.

然而,ICT产业的全球贸易在实质上并没有带来穷国与富国的共赢.这是由于该产业全球贸易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

一、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的表现

(一)ICT产业全球贸易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度比较高

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依然是我国内地ICT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8年,以上三个地区在中国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出口额中合计所占份额均超过60%.进口方面,中国ICT产品最先主要从欧美进口,后来随着亚洲的崛起,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又成为主要来源地,三者合计所占中国ICT产品进口份额接近50%.印度的情况与中国相似,虽然软件出口居世界首位,但印度全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80%都来自软件出口,而且大部分销往美国,在欧洲等地区的份额很小.这种贸易份额的高度集中使发展中国家对个别发达国家或地区产生高度依赖性,如果双方发生贸易纠纷,发展中国家的ICT产业将面临巨大风险,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中的进出口贸易份额几乎微乎其微,尤其是出口,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全球迅速增长的ICT国际贸易的光芒并没有普照到广大发展中国家.

(二)ICT产业链国际分工的不平衡

在经济的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ICT领域的国际分工不再仅仅是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分工,更是ICT价值链上的垂直分工.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依靠高研发投入一直处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始终保持着核心技术优势,他们自己生产含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ICT产品,并向全球市场出口,从而牢牢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最大化,他们还通过外包等方式将ICT价值链生产的低端部分逐渐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在这种情形下,ICT产业全球分工布局逐步形成.

ICT领域内的全球贸易不平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ICT国际贸易中话语权的不平等

ICT国际贸易话语权的不平等首先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方面的不平等.目前,WTO规则多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这些规则表面上看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实质上代表的是发达国家利益.譬如,WTO/TBT协议第二条规定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时,如果已经有相应国际标准,成员需优先使用国际标准作为基础.而目前大多数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他们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代表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利益,很多技术标准并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甚至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接受能力.所以,在ICT产品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经常遭遇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及其公司拥有绝对技术优势,他们通过限制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来防止技术外溢,通过控制进出口产品数量、拒绝许可专利技术、垄断定价等行为操纵ICT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使ICT国际贸易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二、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一)技术垄断是造成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的格局归根结底是由发达国家一直利用信息通讯产业的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技术垄断”造成的.ICT产业的技术具有继承性和累积性.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集成电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又把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技术积累,他们在ICT领域已经取得了绝对的技术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于是纷纷走上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通过制定事实标准和国际标准以及标准中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加速其专利技术在全球的扩散,从而迅速确立了技术垄断地位,并将技术垄断的触角伸到了世界每个角落,完成对全球ICT市场的瓜分.如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十几年来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90%以上,英特尔公司则占领了全球80%的CPU芯片市场.美国可以通过利用英特尔和微软控制的技术平台以及所谓的"Wintel强制标准”,周期性提升电脑的性能和硬件的需求,进而左右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控制整个市场的贸易份额和利润流向.

中国的DVD事件也很好地说明了,发达国家如何利用技术标准的垄断地位实现对ICT产业全球贸易的控制和这种控制的不平等.截至2004年,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DVD机生产国和出口国.2002年我国DVD和VCD出口额为35.7亿美元,占世界DVD机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但由于技术标准为发达国家控制,其中充斥大量国外厂商掌握的专利技术,因此自2002年开始,国外厂商纷纷提出高额专利许可费要求,并要求欧洲海关查扣侵权DVD产品,导致大量中国DVD企业破产或被迫转型,中国DVD产品出口锐减.2005年1至5月,上海口岸国内企业生产出口的DVD机同比下降了78.6%,而外资企业的出口却以10.7%的速度增长.


另外,信息通讯产业的网络效应、收益递增、技术锁定等特点也加剧了技术垄断趋势.ICT产业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区别之一在于,通过竞争传统工业经济会发展为寡头经济,其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因为管理等困难而慢慢 衰退,继而后来者居上.而ICT产业因网络的正反馈等原因,通过竞争会发展成为“冒尖儿”经济,即它的规模不会因为过大而轻易散架,从而造成“成功引发更大的成功,失败产生失败”,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锁定效应”.当然,网络经济的这些特点也没必要让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感到绝望,毕竟影响ICT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而非技术决定论.

(二)由技术垄断带来的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危害

首先,技术垄断导致的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严重危害.我国在近十年的ICT国际贸易实践中深受技术垄断造成的伤害,因此下决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但是,ICT产品往往具有兼容性要求,我国的研发工作很多是以发达国家的现有专利技术为基础.譬如,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对其软件产品漫天要价.为了摆脱微软的垄断,我国软件企业一直在设法绕开Windows系统,开展基于开源架构的软件研发.尽管研发工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微软经常从兼容和互操作的角度进行干扰和发难,令国产软件难以同其软件进行有效竞争.正因为如此,中国虽然是ICT产业大国,却不是产业强国.印度也面临相似情况,印度软件产业的总产值中只有10%的产品属于自有版权产品,其余90%都属于集成类代工软件,这种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结构成了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软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总之,技术垄断带来的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影响了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直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

其次,ICT产业全球贸易不平衡对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技术垄断会妨碍发达国家正常的竞争秩序,损害本国消费者和纳税人的正当利益,进而对他们的信息通信产业及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微软之所以从上世纪90年始不断遭遇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公司提起的反垄断诉讼,原因就是发达国家意识到微软的垄断行为损害了本国ICT产业的发展,侵犯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三、打破技术垄断之道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途径,必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ICT产业发展的障碍.中国虽然是世界移动通信大国,用户超过5.4亿.但2G的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仅1%.为了摆脱高额专利费对ICT产业发展的羁绊,发展中国家必须竭尽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尽管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充满艰险,但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依托我国广阔的市场优势,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已经正式成为全球3G国际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曾经表示,中国拥有TD-SCDMA标准后,可以为网络建设和维护费用节省300亿元左右,国内企业也将因为中国3G标准的实施获得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中国移动TD商用网络覆盖城市达到238个,TD-SCDMA用户达到686万户,占我国3G用户的42.7%.TD-SCDMA标准的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3G通信技术的垄断,为我国通信企业节省了一大笔专利使用费,提升了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我国ICT产业及其全球贸易的发展.

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创新.在ICT领域,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经过长期摸索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模式,与现有技术标准的兼容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要求之一.否则,即使是原始创新,也会因为与现有技术标准不兼容而得不到市场认可,中国办公软件的发展就曾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除非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来主导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二)加强国家立法工作

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技术垄断,所以对于外国企业在中国滥用知识产权而形成的垄断,我国法律曾经显得苍白无力.2008年8月1日,随着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这个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例如,《反垄断法》第三条对垄断行为做了界定;第十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垄断协议的范围.不过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除了具有促进竞争、推动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致性外,还具有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性、冲突性,各国反垄断立法的管制往往只是一般性规定.另外,知识产权许可本身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和指南的支持.美国在1995年发布了《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指南》;欧盟1996年发布了《技术转让规章》.为了顺应ICT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也应尽快将《反垄断法》框架下的法律、法规和指南等提上工作日程,加快研究,及早发布.与此同时,也应该在《专利法》、《合同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中加强和细化管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关规定.

(三)加强国际层面的工作

首先,发展中国家要熟悉WTO/TBT,TRIPS协定等国际规则,以便合理规避,有效利用.例如,WTO/TRIPS协定规定,成员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控制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的限制竞争的行为”.WTO/TBT协议第二条规定各成员可以在考虑国家安全的正当目标下,采取一定的技术法规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WTO等国际组织鼓励各成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就为我们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参与过程中努力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与国际技术标准实现兼容,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中国WAPI标准的成功就是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活动的极大肯定和鼓励.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WAPI一直遭受IEEE主导的WIFI标准成员的压制,尤其是美国,一再给中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5期国WAPI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制造障碍.但是,经过几年的艰难发展,WAPI终于依靠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及其优势逐步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及标准组织的认可.2009年,WAPI国际标准推进工作获得重大进展――获国际标准组织ISO/IECJTCl/SC6的提案邀请,将作为ISO/IEC独立标准重新进入国际标准流程――这标志着历经曲折的WAPI在国际标准道路上重获新生.

另外,利用WTO、APEC、WlPO、联合国以及其他双边和多边贸易体系框架等机构作为监管和监督技术垄断的力量开展相关工作.本着维护全球大多数国家利益的立场加大国际舆论宣传力度,强调技术垄断不利于全球ICT产业良性发展,这不仅会危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会损害发达国家的长远利益,从而有理、有据地遏制知识产权滥用或技术垄断,为我国制定有关政策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积极争取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

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效仿中国的做法来保护自己在ICT产业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免遭贸易不平衡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