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出口结构提升出口效益

点赞:15721 浏览:699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外贸易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领域之一,“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现象,无论是各种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当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时的构想,可能都没有充分预计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出口贸易的惊人成就,也没有预计到今天中国的出口贸易格局――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占主导;从出口方式结构来看,以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体;从出口的区域结构来看,非均衡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在这种格局下,从结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因为基于“总量―结构―效益”的分析范式,出口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一国出口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等目标的实现.

一、出口总量、结构、效益的辨证关系

效益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耗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就是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一国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的根本动机是获取贸易利益,增进国民福利,而不是为出口而出口,因此,出口效益可以从出口是否有效率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是否有利于就业、稳定、区域协调发展等特定目标的实现等角度来衡量.从总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来看,三者总体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定的总量对应一定的结构,产生一定的效益;反过来,一定的效益也反映着一定的总量和结构;其中,效益是核心,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最终要以效益的好坏来判断.

从总量与效益的关系来看,出口效益总是同一定的总量规模相联系,没有出口总量,效益无从谈起;但出口总量的扩张并不一定就有出口效益,如果出口数量的上升伴随着贸易条件不对等的严重恶化,或者出口商品的生产造成国内资源浪费或环境恶化等,从效益上看,就可能得不偿失.一般而言,在结构科学合理的均衡增长情况下,总量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均衡增长情况下,总量与效益有时是背离的,而总量本身也难以实现持久稳定的增长.

从结构与效益的关系来看,―方面,效益的提高,本身即意味着效率的改善和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合理的出口结构能够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出口结构不断趋于优化的过程,使不同区域和部门、不同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之间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均衡,效益也将逐步提高.

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来看,一方面,总量的增长是结构变化的基础.没有总量的积累,结构的调整无从谈起.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商品出口量很小,有限的出口主要是换取紧缺的外汇收入,并没有结构调整的动力,也缺乏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总量的增长依赖于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通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方式结构及区域结构等,以实现高基数上的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关注出口结构提升出口效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加工贸易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我国出口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

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出口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更影响到出口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福利作用的发挥.倘若出口结构不合理,则不仅不利于出口正效应的发挥,甚至产生种种负效应.目前我国出口结构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的高速扩张,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和优化.198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超过初级产品出口额构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第一个转折点;1995年,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超过以纺织品、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构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第二个转折点.但不可否认,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仍集中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或者是国际市场上有众多供应商的标准型产品.即使是中高技术产品,我国也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工序,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以数量带动出口,效益较低.

2.出口方式上过分依赖加工贸易的问题.中国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深深地铭刻着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烙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近1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497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加工贸易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3.62%提高到2004年的55.28%.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我国适应世界贸易形态的变化,积极参与世界分工的重要形式,结合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与世界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等资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推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否和多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有利,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贸易增值率问题,(2)技术引进效率问题,(3)贸易摩擦问题,(4)国内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等.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导致未来出口扩大的脆弱性问题.从出口区域结构上来看,虽然我国的贸易对象遍及全球,已多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商品高度集中于美国、香港、日本、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一方面增加了出口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其灵活性和竞争力,抑制了我国出口的进一步扩展.实际上,出口的国际区域结构一定程度上也是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方式结构的一种反映,中国在高档次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尚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抗衡,因此,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口,或者通过与其开展加工贸易,占据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贸易形态,不足为奇.

4.国内不同区域出口的巨大差距问题.我国出口的内部区域结构非常不平衡,无论从出口额、出口增长率,还是出口依存度来看,省份间出口的巨大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差距又主要是由于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造成的,从发展趋势看,目前这种差距并无扭转的迹象.区域间出口贸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将不利我国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关注出口结构,提升出口效益

改革开放后,在理论界国际贸易“引擎”说和一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成功发展的事实诱导下,我国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不遗余力地扩大外贸出口.出口贸易在改革开放中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关注出口总量的增长是不够的,出口结构也是影响我国获取贸易利益,实现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倘若现阶段要继续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不应拘泥于出口总量的高低,而应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挖掘出口总量背后深层次的贸易结构问题,切实推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推进出口区域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外贸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大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确保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经过改革后20多年的迅速增长,中国经济在今天的规模上如果继续依靠要素投入的扩张,显然难以为继,今后的发展应更多地关注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的持续改善.政策制定者应在我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深刻理解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关注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的促进作用,否则出口总量的增长至多只能诱致短期(一次性)增长收益,而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持久动力的获得.

2.加工贸易是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快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促进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等途径,来加强加工贸易与国内经济的互动,以充分实现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则可能导致我们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甚至可能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下游或末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或装配环节,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3.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目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向一些具有同类产业竞争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因此,要以开放的、经济全球化的新理念重新审视市场多元化战略,应从过去单纯追求降低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转变为在扩大总体市场中改善市场结构,为我国产业快速发展和外贸不断扩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的非均衡发展,既是历史发展的沉淀和延续,又是政策战略导向作用的结果.今后的政策导向可以考虑把发展外贸和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结合起来,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有机结合.就东部来说,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有了较雄厚的基础,东部地区应逐步将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专注于提高研发、设计、怎么写作等高增值环节的实力,抢占国际分工的高级环节,率先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甚至可以考虑以“走出去”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步伐,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遵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促进经济的发展.虽然出口国内区域结构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加强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机制的研究,基于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状况,利用贸易因素促进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