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汇率制度的理综述

点赞:8036 浏览:326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较长时期的时间内,中国的经常账户都处于顺差的状态,一些国家认为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使我国经常账户处于平衡状态,也因而在呼吁人民币升值,而且这种呼声越来越大,在国内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游资流入中国,再加上本来中国自身的市场存在巨大潜力,被一些外商看好,将投资的决策放在中国也成为不错的选择,这也使得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都出现了顺差,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局面形成,人民币也因此再次受到升值的压力,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健的实施存在压力.而随着汇改在中国的不断推进,汇率变动力度在渐渐变大,这对于做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有好有坏,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 键 词 】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

对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学术界的意见并不是统一的, 最开始的争论集中在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哪个更具优势的讨论.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后, 固定汇率制被许多发达国家舍弃了,管理浮动制成了他们的选择,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小国,则选择钉住某一个国家的货币,而通常该国家的货币政策通常比较稳健,而且通胀率也比较低,盯住国的货币也因此被称为硬通货,此外,选择这种货币政策有个前提:该国与盯住国的经济关系比较密切.

理论上汇率变动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比如说货币贬值,实际上进出口商品自身的价值并不发生变化,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更重要的是相对,当它发生变化时,将意味它在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一国商品的出口规模得以扩大,很可能是在货币贬值之后,这是因为出口品的外币因为货币贬值而降低,国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进口的需求会上升,因此该国进口品的本币提的高,将使得国内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进口的需求下降,由此进口规模也将相应降低了.当然,如果出现在货币贬值之后,该国产品作为出口品且外币的并没有下降的状况下,在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数量的本国货币,由此产生的外汇收入相应也就增多,综合来看,做出口贸易的厂商的利润由此增加,进而对其扩大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也不排除以下情况的出现,其他国家对进口商品需求并没有因为贬值而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提高的还有作为进口的商品本币的,国内同类工业或者替代工业也极有可能因此活存并发展壮大,这些都可能减少进口.总而言之,汇率升高导致货币贬值,对于一国的出口贸易是促进的,对进口起着抑制的作用,因而改善整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整体情况.

然而,决定汇率变化的影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需要考虑“时滞”和“弹性”.这两个方面是由琼·罗宾逊和Lerner在微观经济理论和马歇尔的局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主要分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马歇尔勒纳条件,此理论对出口品的需求弹性显得更加的关注,因为货币贬值对贸易平衡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几乎无限供给弹性的商品交易来说, 进口品和出口品的需求的弹性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规模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对于货币贬值的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平衡的取得其实取决于以下四个弹性:出口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进口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在检测设汇率升降引起币值变动的效应取决于需求弹性,只有在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贬值才能有利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否则它将恶化进出口贸易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对我国汇率制度的理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部分是j曲线效应,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引起币值变动,最终是否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其最终的结果仍然取决于进口和出口的调整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壁纸的变动会不会导致贸易平衡的改善,这是一个过程,还是需要时间来进行一定的缓冲,因而导致币值变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存在一个时间差,,所以人们将这种时滞性称为“j曲线效应”.此外,贬值使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即它的外币的下降,从而使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等同于着可以立即增加出口,这样也意味着国家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将不会迅速增加.

同时,该货物进口到该国的数量不会改变,贬值的进口增加立即还原,贬值的作用在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超过一段时间就不再起作用.在早期的时间段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会更糟糕,只有在稍后的时间会得到改善.所以要贬值改善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还取决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此外还有其他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吸收分析理论,这是詹姆斯·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提出的,他们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国家总的收入和总的支出来解决.


一方面,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的状况变好可以使实际的国民的收入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减少国内的吸收,当增加的收入大于增加的吸收,整体状况就可以变好,由于收入和支出是相互依赖,两方的变化将导致其他贸易条件的改变,所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消除某些不利影响的政策.当然在经常账户出现盈余时,则应采取相反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使该账户出现均衡.

最后是货币理论,该货币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是一个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理论,提出该理论的代表是蒙代尔,约翰逊和弗兰克尔.这一理论认为,自然的不平衡的国际收支属于一种货币现象,并指出国际收支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