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点赞:27644 浏览:1301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言,无需讨论货币国际化的问题,但中国经济总量巨大、增速惊人,对于世界经济已具有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货币国际化的问题不可回避.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随着一国或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提升到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货币都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英镑、美元、日元以及欧元都是如此,当今世界,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人民币是否会加速国际化也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关 键 词 :人民币 国际化 货币体系现状 必要性 途径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环境

1. 世界对美元的信心下降

作为国际化货币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世界各国对该货币币值稳定性的信心,币值的稳定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速、货币政策,而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贸易逆差,不断引发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对美元币值的信心.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传播速度、破坏力度都远超预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随后美国为迅速挽救经济,不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通过主动贬值摆脱债务负担,将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的风险扩散到全世界,使全世界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元为标的的资产配置,安全性存在问题,且美元长期走低,促使世界寻找替代性资产.

2. 欧洲经济问题弱化了欧元

由于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可以说欧元从诞生的那天就一直存在着矛盾性,2008年金融机至今,欧元不稳定呈明显加速趋势,法国和德国等少数经济稳健国家与希腊、葡萄牙等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政策矛盾逐渐突出,加剧了欧元的不稳定,人们重新审视究竟统一的货币是否真的适合经济基础大不相同的欧盟.

3. 日元陷入衰落

1985年,日本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该协议的目的是通过美元贬值,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扭转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局面,而结果就是国际热钱急剧涌入日本.协议签署后2年内,日元兑美元就迅速升值了一倍,在其后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当1989年日本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股价与房地产短期内急剧下跌超过5成,大量银行坏账形成,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停滞期,日元的国际化影响力也被削弱.

二、 中国经济的主观条件

货币能否国际化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包括了经济总量、经济增速、开放程度及金融市场成熟度.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从经济规模来看,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39.80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经济体之一.


三、 人民币国际化途径分析

1.亚太地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任何一种国际化货币都是先从辐射周边地区开始的,促进人民币亚洲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而且人民币在亚洲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接受程度,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化规模.从我国的贸易收支结构来看,长期处于巨额贸易顺差,同时贸易结算大多以美元计价,这种贸易收支结构并不支持境外人民币存量的持续增长.但同时我们看到,虽然我国总体是贸易顺差,但在亚洲对很多国家已经是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有利于输出人民币的贸易结构,我国对日本、韩国等亚洲主要国家连续实现较大额度的贸易逆差,同时近年来,在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越来越受欢迎,至今,我国已与蒙古、越南、老挝、俄罗斯等接壤国家签订了边贸本币结算的协定,在很多周边国家的民间市场,经过长期积累,也形成了稳定的使用习惯:在蒙古,人民币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可完全公开兑换,兑换量也超过美元;在越南,人民币是边贸中的首选货币;在老挝,人民币也基本实现了普遍流通;在缅甸,人民币在部分地区已替代了本币的流动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选择优势行业,推进人民币结算

在国际贸易中,因贸易产品的不同或者说行业的不同,选择的结算货币可能不同,比如差异化较大的工业品,因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存在优势,其销售者通常在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一般选择出口商的国家货币来结算,而同质性的产品如大宗商品、或产品技术含量低的贸易,写家处于优势地位,通常以进口商所在国的货币来结算.近十年来,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量的逐年上升.据长城咨询对25种大宗商品的调查,其中有19种品种中国的消费量全球第一.今天,中国大宗商品总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8.7%.其中,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的有8个,包括铁矿石68%、稀土67%、煤炭48%、精炼铜41%、原铝41%、棉花40%等.由于没有定价权,我国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总体较为被动.

3.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点

所谓离岸市场,即该地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非本地居民提供金融怎么写作,该市场应当具有开放、资本自由流动等制度特点,同时与本土市场之间有隔离,相当于本土市场融入全球市场的一道防火墙.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使由贸易积累在境外的人民币存量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体系,即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项目回流国内,而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在于,中国希望在资本账户不完全放开的特殊环境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香港在贸易、投资、企业建设、银行体系重建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具备成熟的经济、法律制度条件,应当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不二选择,从香港的人民币存量不断积聚、人民币债券发行日益成熟等方面来看,香港在离岸金融市场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

4.领域储备货币的推进

人民币在领域的国际化,主要指成为各国普遍使用的储备货币,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途径包括扩大货币互换范围与规模和争取成为SDR特别提款权组成货币等. 自2008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经与1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超过1.67万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频率与规模的增多,说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在提高,通过货币互换,一来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境外人民币存量、流量的增长,为双边贸易提供便利;二来可增强对换国对人民币的认同,为人民币成为外国政府储备货币铺垫基础.人民币在储备货币的道路上也在前行.2012年,继智利、巴西、委内瑞拉和奥地利和许多亚洲国家之后,尼日利亚也开始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既作为一种投资,也作为对进口中国产品的准备. 5、打造大中华区域货币圈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大中华区域,即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地理范围,在两岸三地形成固定汇率的货币圈,使人民币成为该区域的基础性货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在上文已有论述,台湾的人民币市场也在飞速发展,与香港一样,台湾也拥有与中国大陆做生意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大陆与台湾间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正像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邻国一样,人民币的流通必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得到发展,2013年2月6日,台湾正式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短短2个月存款余额已突破500亿人民币,渣打银行更预计台湾人民币存款规模2013年底有条件达1500亿人民币,甚至3至5年有机会及条件挑战1万亿人民币.

过去数十年,在内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香港与台湾的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两岸三地在经济领域日益融合,相互倚重,内地从单纯提供廉价劳动的加工产地,逐渐变成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对港澳台的影响力不断加深,且随着贸易规模持续增大,两岸三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应该说当今大中华地区的经济、政治现状与发展前景,在上述最优货币区条件四方面并不比欧洲差,某些方面甚至强于欧洲.

四、 结论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对中国而言,第一,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可以降低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第二,形成海外人民币市场,中国企业可以获得融资成本优势;第三,通过跨境人民币投资和人民币业务,将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最后,可以大幅改变目前严重依赖美元的局面,不用再大量持有美元资产.对于世界而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稳健发展将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世界各国也可以通过多元化财富储备货币而获得收益.人民币一旦实现自由兑换将立即跻身欧元、日元以及英镑之列,但人民币实现完全兑换本身并不能对美元造成直接挑战,还需要中国进一步改进自身的机制建设,创建更具深度和流动性的金融市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利益在于全球重要商品市场的定价权,以及形成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货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将决定着货币国际化的成败.现阶段,香港、台湾、甚至伦敦等离岸市场,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开辟新的更大战场——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计价、交易和结算,人民币只有在全球贸易结算和计价中的占比大大提高,才能保证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同时,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政治影响力,推进人民币在储备领域的发展,在政治、经济领域,全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