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对东盟出口比较优势

点赞:4445 浏览:148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根据2006~2010年云南对东盟商品出口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指数分析、协整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比较优势及其与云南产业结构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客观评价,并基于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提出未来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云南;东盟;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1-0073-05

一、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一)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趋势及其变化

1出口商品集中度

出口商品的集中度反映了一国或者地区出口商品集中于某些商品的程度.通常用于测度商品出口密集度的指标是赫芬因德指数(HH指数).指数值越趋近于1,表明出口商品集中程度越高;指数值越趋近于0,表明出口商品集中程度越低.按照SITC分类,可计算得出“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的集中度指数(二)云南对东盟的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分布

为了描述“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贸易的总体特征,可运用克鲁伯―劳埃德指数(指数)描述云南对东盟贸易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分布状况.指数越趋近于1,表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指数越趋近于0,表明产业间贸易的程度越高.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我们计算得出“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云南对东盟的对外贸易中,除“食品及活动物”呈现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外,其他类别商品更多呈现基于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间贸易.

二、云南对东盟出口比较优势分析

(一)云南对东盟商品出口的竞争力及其显性比较优势

1贸易竞争力

我们可运用Balance(1988)提出的贸易竞争指数(TC)衡量一国或地区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如果TC>0,表明一国或地区在某类产品上具有贸易竞争力,处于比较优势;如果TC<0,则表明该国或地区在某类产品上的贸易竞争力较弱,处于比较劣势.

据“海关统计”数据“十一五”期间在云南对东盟的商品出口中,除了资源密集型产品中的“非食品原料”和“动物油脂及蜡”的TC指数小于0之外,其他类别商品的TC指数均基本大于0.这意味着云南对东盟的商品出口基本实现了出口专业化,且总体上具有显著的贸易出口竞争力.但进一步分析各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走向,不难发现,“饮料与烟草”“化学品及制品”和“机械与运输设备”等三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基本稳定在原有的水平,表明云南对东盟的此三类商品出口具有显著且稳定的贸易竞争力;“矿物燃料、润滑油与有关原料”和“按原料分类的制造品”的TC指数尽管仍显著大于0,但从2008年之后显现显著下滑的趋势,而“食品及活动物”的TC指数则从2008年之后显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这或许表明2007年底爆发并持续的金融危机对云南对东盟的地区性贸易出口带来了结构性的影响.“非食品原料”和“动物油脂及蜡”的TC指数显著小于0,表明云南对东盟的此两类商品出口存在比较劣势.

2显性比较优势

进一步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可更深入地阐明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状况,当一国或地区的某类产品的RCA>1,表明其在该类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RCA<1,则意味着其在该类产品存在比较劣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了“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结果显示,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中,“饮料与烟草”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根据“海关统计”数据,烟草制品是使该类商品RCA指数显著的主要原因.“食品及活动物”“化学品及制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造品”等3类商品的RCA指数也比较显著,其中“按原料分类的制造品”的RCA指数尽管仍大于1,但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橡胶制品”“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出口额的降低“橡胶制品”类商品从2006年10471万美元下降到2008年和2009年的5008万美元和7174万美元;“钢铁”类商品从2006年16577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93337万美元;“有色金属”类商品从2006年32808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92859万美元.是构成该类商品显性RCA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尽管“非食品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和有关原料”“动物油脂及蜡”以及“杂项制品”等4类商品呈现“显性比较劣势”,但“比较劣势”正趋于逐年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机械和运输设备”类商品在“十一五”期间保持出口额的逐年增长“机械和运输设备”类商品从2006年1775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53843亿美元.,但其显性比较优势从2007年开始便出现了逆转,从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商品变为了显性比较劣势商品.

(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

通常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据了绝对的份额,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状况.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保持了约867%的年平均增长率,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13466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93048亿美元,但是化学品及制品、按原料分类的制造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等4类属工业制成品项下的商品的RCA指数则在总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基于对“工业制成品”按技术含量高低的划分,对其出口比较优势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由于缺少按照制成品科技含量的高低对其进行分类的国际标准,因此,本文按照OECD发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分类》中对制造业产品的分类,同时依据其所包含的技术密集程度将工业制成品划分为三类,即高技术产品,中等技术产品和低等技术产品.同时,本文借鉴毛日(2005)在《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及结构转型分析》一文的研究方法筛选出26类商品,按上述三个技术类别做出划分,并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以及联合国贸发组织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这26类工业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根据计算结果,在所选的6类高科技工业制成品中,除了“医药及药物类产品”在2006年和2008年两个年度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之外,其余5类高科技工业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显著小于1.这表明,在高科技工业制成品领域,云南对东盟的商品出口存在显著的比较劣势.在所选的14类中等科技工业制成品中,仅有“其他电力设备”和“铁路机车”两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且“铁路机车”的显性比较优势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其余12类工业制成品均基本呈现为比较劣势.这表明,在中等科技工业制成品领域,云南对东盟的商品出口尽管在少数几类商品上表现出一定的出口比较优势,但总体上仍呈现比较劣势,比较优势并不凸显.而所选的6类低科技工业制成品,除个别年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其余年份均小于1,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的低科技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呈现比较劣势. 此外,图1进一步描述了2006年和2010年上述26类工业制成品的RCA变动曲线.可以看到,与2006年相比,2010年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的RCA曲线更加平滑,表明云南对东盟出口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更为稳定成熟,但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的集中程度提高,这意味着存在出口结构恶化的趋向.

三、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

与其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相互关系的一般原理,产业结构无疑将影响并决定着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本部分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将具体阐明云南产业结构对其与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关系.模型选取2001―2010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包括:IS1代表第一产业结构的比重,IS2代表第二产业结构的比重,IS3代表第三产业结构的比重;ES1代表初级产品出口比重,ES2代表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EX1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EX2代表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

(一)协整检验分析


首先,检测设其他因素对于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是不变且稳定的,考察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与云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协整关系.选取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作为自变量,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为了降低异方差导致的不良后果,这里将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结构取自然对数,分别用、和代表.

上述5个残差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表明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而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地,根据前面五个回归方程中弹性系数的取值方向,不难发现,无论是第一、第二或者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均会带来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其中,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第一产业比重上升导致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原因应该是,在耕地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应源于农业生产效率及其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这也无疑会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在三大产业中,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贡献程度排序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因此,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其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怎么写作业和现造业转变,无疑对实现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具有决定性的深远意义;同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一步促进云南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烟草、花卉、果蔬等产业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其从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也将对优化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阐明并检验云南产业结构与其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间的关系,我们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做进一步的分析.

促进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不应忽视第一产业的作用,尤其是那些传统优势产业以及与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紧密相关的第一产业以烟草产业为例,云南省第九届党代会就提出“要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优化卷烟结构,做大骨干产品规模,推进减害降焦和综合利用,开创烟草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发展新境界”.;同时检验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在优化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检验结果也印证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存在的反向影响关系.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十一五”期间,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总体表现为一种“优化性”的调整,但优化程度并不显著,且主要呈现为产业间贸易模式.从云南对东盟的出口比较优势来看,云南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和出口比较优势显著,但工业制成品领域的出口比较优势不足,并且各技术类别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呈现为显性比较劣势,同时也存在出口结构日趋集中的恶化性趋向.从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来看,在云南对东盟的出口贸易中,两者表现出长期和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我们发现,在三大产业中无论推进哪一个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尽管各产业的贡献水平不同,但都会对优化云南对东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具有积极的有利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基于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战略,提出下面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应遵循适应性优化与战略性转型并举的思路,在优化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云南对东盟商品出口向以动态比较优势为特征的适应性结构优化的同时,扩大和促进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云南在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向以获得贸易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转型.

第二,应推进“产业集聚区”与“区域性现代产业集群”的建设,通过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集聚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和支持云南对东盟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第三,促进云南本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推动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向以技术知识外溢、干中学、学习曲线以及技术创新等为主要特征和内容的动态比较优势转变.

第四,在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框架下,鼓励云南地方企业广泛参与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使“投资驱动”成为促进云南对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转型的重要动力.

第五,从全面推动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营造更加便利化的区域贸易政策环境,构建与云南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转型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与经贸政策保障.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port trade structure and parative advantages of Yunnan province to ASEA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and by way of index and con-integr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data from 2006 to 2010, it makes a systematic discussio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xport trade structure, the export parative advantages of Yunnan province to ASEA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Yunn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n,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up Yunnan Province into a southwest-oriented opening “bridgehead”,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and tranorm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modities of Yunnan province to ASEAN.

云南对东盟出口比较优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出口商品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Keywords:Yunnan Province; ASEAN; structure of export modities; parative advantages

〔责任编辑:黎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