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长江上游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耦合与互动

点赞:13575 浏览:504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关 键 词 :长江上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耦合;区域互动;区域协调发展;澜湄次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1-0080-04一、长江上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始终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原则,选择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地区,让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继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先后上升到国家战略,十分清晰地表明了国家的这种意图.随着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黔北、滇东、川西等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也会逐步加大.鉴于成渝经济区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渝经济区腾飞之时,也将是我国西南地区崛起之日.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作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出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要求“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并做出了“加强重庆港主要港口和泸州、宜宾、乐山港口建设”以及“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安排.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的辐射带动作用,除了加快其自身的发展和一体化之外,还要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成渝经济区的南部边界是长江.长江以南是贵州省西北部地区的毕节、六盘水和云南省东北部地区的昭通市,与成渝经济区一江之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成渝经济区毗邻的地区.我们将重庆、泸州、宜宾、内江、自贡、乐山、毕节、六盘水、昭通9个城市界定为“长江上游经济区”.重庆宣称自己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如果没有这一经济区,当然就无所谓“中心”.这些地区都是重庆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辐射区,但重庆市的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立足于长江上游干支流的综合开发、区域经济的对内对外开放和一体化建设,是成渝经济区也是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立足点.所以,应将长江上游经济区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扩展区,以长江为主轴进行规划,使其长江以南地区经济社会能在重庆市的带动下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肖金成:长江上游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耦合与互动长江上游经济区既是以长江上游干流为纽带、经济社会关系密切的一个跨省市区域,又是整个长江经济带上一个尚未进行综合开发规划和建设的区域.这个区域不仅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而且可以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综合开发提供重要支持,为缩小长江经济带的上、中、下游发展差距和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做出重要贡献.长江上游经济区应与整个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并与川渝滇黔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相协调.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上游经济区虽然水能资源、煤炭和硫磷等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初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但由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优势.川南地区、贵州省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以及云南省的昭通市至今还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发水能、矿产等优势资源,优化水矿资源的配置,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并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加工工业,逐步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发展能源和原材料等需求量大、运输量高的产品和项目,不仅有助于缓解云、贵、川、渝对外交通运输的压力,克服地区产业同构的现象,而且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沿海与内地以及长江中下游与上游地区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水电开发,使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梯级渠化,不但可以极大地促进长江内河航运发展,对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配置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而且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黔西北和滇东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川南地区的乐山市马边县、宜宾市屏山县和泸州市古蔺县及叙永县,黔西北地区六盘水市的盘县、六枝特区、水城县,毕节地区的大方县、织金县、郝章县、纳雍县、威宁县,滇东北市地区昭通市的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威信县、绥江县、彝良县、镇雄县等,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也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仅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和昭通市的贫困人口就占全国贫困人口的7.07%.这三个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昭通市甚至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由于地处内陆,交通闭塞,人才短缺,资源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经济发展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沿海省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促进该地区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进一步增强这些地区的造血功能,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统筹规划建设高效节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长江上游经济区来说,首要的课题就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利用水运优势建设一个水陆联运和通江达海的运输系统.通过这样一个运输系统,将有利于促进区内外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并把经济区内彼此分隔的工业园区和城市、农村紧密地衔接起来,发展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进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长江上游经济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乃至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由于该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的采伐和人为破坏,长江上游森林植被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盖能力下降,导致了整个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的原则,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吸引高山区人口到沿江城市就业,大幅度减少生态脆弱区的人类活动,这样才能根本消除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威胁.

二、成渝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

成渝地区地处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古称“天府之国”.三国时期,蜀国曾在成都建都.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曾迁都重庆,沿海地区工商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规模内迁,使重庆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代工业、商业、金融业、怎么写作业、内河航运业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得以确立.新中国建立后,成渝地区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在重庆、成都及成渝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工业技术、现代工业文明又一次大规模向成渝地区转移,使成渝地区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已永远成为历史,已建成的铁路有宝成、成昆、成渝、成万、襄渝、渝黔、内昆、渝怀等;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成广(元)、成南、成雅、成乐、内宜、内泸、广(安)渝、达渝、成灌、渝万、渝涪、渝黔(雷神店)等;内河航运也非常发达,有重庆(包括九龙坡、寸滩、朝天门、长寿、涪陵、万州)、泸州、宜宾、乐山四大港口,3 000吨~10 000吨级船队可与长江中下游直接通航;机场除成都、重庆两大枢纽机场外,近年来先后建成了绵阳、广元、南充、达州、宜宾、泸州、西昌、攀枝花、九寨沟、五桥、舟山等十几个支线机场.成渝地区的内外交通已形成四通八达、快捷便利之势.成渝经济区内现有高等学校6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200多所、各类科研院所1 700多个.毫无疑问,这是我国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2003年,国家发改委重点课题《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承担,主持人:肖金成.报告中提出:“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区域,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区域.建议加快整合成渝地区,使成都、重庆两大增长极转化整合成一条巨大的增长轴,并使此增长轴具有两个单增长极所不具有的功能.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使成渝迅速成为中国西部高速城市化地区、经济活跃地区和带动周边经济健康发展的地区.”(见2003年研究报告第17页)“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作为区域规划的试点地区,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区域规划.

国务院批准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涵盖重庆31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 840.7万.规划指出:“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区,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从中不难看出,《规划》的意义有三个:一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二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三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十年,新的十年,需要新的举措,将成渝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的高地就是新的举措.重庆直辖后,发展势头很猛,与长江上游地区的其他城市逐渐拉开了距离.成都急起直追,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但偌大一个区域,仅靠两个城市是不够的,需要构建比较合理的城市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需要和云南北部、贵州北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并辐射带动更大的区域.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如何在加快区域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并得到有效保护,这是人们非常担忧的问题.通过区域耦合与互动,使成渝经济区向长江南岸扩展与辐射,使长江沿岸的城市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增加人口的集中,进而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人类活动,才能从根本改变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

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长江上游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耦合与互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西南及东南亚地区: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随着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对外开放和通道建设的加快,重庆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发挥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将有力推动西南省区市之间的联合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中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我国开展与东南亚的合作.

澜湄次区域合作是中国西南部与澜沧江下游流经的国家与地区的合作,参与合作的国家有中国、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共六个国家.云南、广西两省区是澜湄次区域合作的前沿,但两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次区域其它国家产业具有同构性,经济落差不明显,缺乏合作的基础.再加上两省区与次区域内其它国家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相差不大,农产品的互补性也不强.实际上,通过两省区口岸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国内其它地区的苹果、梨、桃、葡萄、柑橘等,进口的农产品大多数也是销往全国各地;工业品中,中国对次区域其他国家出口的钢材、机械产品、纺织服装等大多数都来自云南、广西之外,而进口的煤、原油、橡胶等也是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两省区自身财力不足,迫切需要外来资金,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开展国际合作.长江上游经济区产业基础雄厚,农产品丰富,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应主动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并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