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

点赞:14229 浏览:598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9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作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的学术演讲,就结构调整、宏观调控、土地确权、收入分配、城镇化、国资改革、民企转型、中等收入陷阱等八个问题展开全面阐述.

演讲高屋建瓴,深入透彻,饱含着厉以宁教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和对未来改革的紧迫感.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一、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在中国,多年以来形成了投资冲动怪圈.什么叫投资冲动怪圈?它是这样形成的,地方政府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GDP,才能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改善,使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地方政府有了增加投资、扩大信贷的强烈需要,但此后的结果是:经济虽然上去了,通货膨胀随之而来,致使物价上涨太快.于是,又不得已采取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和信贷,经济增速放慢,而这又引致地方出现问题,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受到影响,就再一次呼吁增加投资.如此循环反复,结果给经济带来了一种大起大落、大升大降的现象,这就是投资冲动的怪圈.

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跟这个怪圈都有关系.比如产能过剩,现在全国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产能过剩必然造成很多的资源浪费.所以,中国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告诉我们:GDP总量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便经济增速低一点,但是整个经济状态是好的.

结构比总量更重要.举一个例子,1840年,中英战争爆发时,中国GDP世界第一,远超出英国,但是经济结构不行.在1840年时,英国工业革命从1770年算起已有70年,工业化进展到了一定程度,英国GDP结构符合当时技术进步潮流.英国当时的情况是:钢铁产量上去了,技术设备制造发展了,棉布全是用机器纺织的,其出口的一部分是机器制造的棉布,另一部分是蒸汽机机器设备,交通工具是轮船和火车.反观中国,GDP总量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中国的棉布是手工纺织的棉布,中国的出口是茶叶、瓷器、丝绸、桐油等,从结构上说,中国比英国差很远.

今天,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的结构还不如日本.现在日本跟中国相比,它的高新技术产品占GDP的比重比中国要大得多.所以,当前我们的改革着重是结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是人力资源结构.1840年,中国人口总量比英国多得多,但人口结构跟英国不一样.当时,英国普及了小学教育,建立了大量的中学,又建立了很多新的高等学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还包括近代的经济管理人才、金融人才,这是英国当时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而中国虽然人口多,但是结构不行.如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妇女也绝大多数是文盲.中国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目的是为了考科举,很少人懂得近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金融.

同样,我们跟日本相比,人力资源总量比它大10倍.但是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日本大学毕业生在全人口中的比重较中国大,日本的工人队伍中,熟练技工人数比重也比中国大.这都表明了结构问题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怎么提高经济质量呢?一是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技术在发展,客观形势在变化.另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映对低碳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大,这是全世界的趋势.比如说,在20多年前,全世界的环保概念要求废水、废气、废渣不能有毒,明令禁止.今天的环保概念仍然是不能有毒,但却不同.二氧化碳并没有毒,但是二氧化碳必须要减排,因为它会影响世界的气候,大气变暖可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环保提高到新的阶段,不仅要没有毒,而且要低碳.同时,人民生活水平要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这也是表明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是技术创新,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当前,中国虽然讲技术创新重要,但企业反映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实体经济距离世界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关键是看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能真正自主创新的仍然很少,大部分仍然是依赖外国的技术.这就表明,自主创新少,经济增长质量不够.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自主创新,等死;自主创新,早死.”原因是自主创新带来了债务等负担.

这就表明,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就是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增长才能质量提高,我们的结构才能够随之优化.

二、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

经济如同一个人的健康情况.一个人如果要身体健康,应该是内在机制的完善,必要时打针吃药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这毕竟是处于辅助地位,主要是靠身体内部机制的完善.经济亦是如此,经济能够顺利地发展、解决结构问题,主要靠机制的完善.

宏观经济调控好比是外来的力量,也重要,但它处于辅助的地位.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情况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宏观调控在实际中比它应该起的作用还要大.这就造成了“宏观调控依赖症”,什么事情都要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下降,宏观调控.

而且,宏观调控的依赖性容易产生误导:既然宏观调控这么灵,还要改革干什么?实际上,这耽误了改革.

改革是解决机制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外来的一种力量,是对经济的干预.所以,绝对不要因为宏观调控有点成效就频繁利用,而结果对经济造成大升大降、大起大落,在投资怪圈中摆脱不开.改革是不能拖延的.若不依靠改革来健全内在机制,那么越拖到后来,代价会越大,成本会越高,而且难度越大.所以,在宏观调控问题上,一定要以改革为主,不能依赖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重在微调,重在预调,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采用,一般情况要避免采用.

现在,经济学界中有两种观点争论.一种观点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经济增长率在滑坡,所以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说,中国经济将会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今年中国维持7%-8%的增长率是没有问题的.7%的增速,也绝不是一个低速度,而是一个中等偏上的速度.再想回到过去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现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因为付出的代价多大,10%的增长率,环境承受得了吗?结构调整得了吗?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码,结果产能过剩的现象会不断地出现. 另一种观点是当前要加大投资促使经济增长,防止滑坡.加大投资想过经济增长质量吗?如果再增加几万亿投资,中国经济的后遗症将越来越大,使得中国经济长期不能摆脱这个阴影.

投资是要增加,但今后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的投资增大;二是民营经济投资力度加大;三是基础设施环境工程的投资要加大.这些是为中国经济增长准备后劲的.

投资固然重要,但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大局,当前绝不能够又来一个几万亿投资,这样下去,对中国经济长远是没有好处的.再一次组织增大投资,实际上会使中国经济卷入到一个贻患无穷的地步.

宁可速度慢一点.最近一段时间能保持在7%-8%的增长就行,不要追求过高的增长率,重在结构调整.

中国的宏观调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够照搬国外的增长模式.中国是一个双重转型的国家.第一种转型叫发展转型,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一个经济体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中国还有第二个转型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来说,这两个转型是重叠一起的,全世界没有先例.

在中国的双重转型中,中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现在有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量要控制,不能太大.这是货币学派的一个观点,是根据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而提出来的,但对中国来说,不适应.

在双重转型下,原先中国农民被排除在市场经济以外,跟货币经济接触很少,但是现在广大农民都卷入到市场中间.农民吃的粮食,不是自己种的.自己种的卖了,他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到市场上写,很多要通过货币进行的,但是过去是没有的.所以,农民卷入到市场经济中来,货币流通量一定要增大.

还有,中国的货币流通渠道不是通畅的.流通环节太多,加上农民的加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对慢的.跟西方国家流通渠道很畅通不一样,西方的农民卷入市场是100年前就完成的.这对中国的情况来说,货币流通量必然比西方经济学家所计算出的货币需求量要大.西方是正常的标准,对中国来说,中国有这样的因素加入就不能一样.因此,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应该有新的考虑,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考虑.

几个月前闹“钱荒”,原因是什么?因为从统计数据看,M1、M2都是很大的,表示货币流通量多.但却借不到钱,到处在缺钱,闹“钱荒”,这必须根据中国具体情况解释.因为中国融资难的问题没有解决,尽管货币流通大,实际生活中的货币要求、需求比这个还要大.

因为融资难,在已有货币不够的情况下,每个企业都另有打算.在企业当中流行的一句话叫做“为王”,每个企业都要保留一部分在手上,就全流到超正常储备中去了,准备不时之需.造成了一方面M1、M2数量很大,另一方面感觉经济生活中是不足的.这就是中国的情况,若不根据中国的情况来判断、制定政策,就一定会出乱.这个问题表明我们的宏观调控需要跟市场化结合在一起.

宏观调控绝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能够替代改革的.有人经常说,核心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就有了种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小政府、大市场”,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不准确.“小政府”意味着政府工作人员少更好,政府管理事情少更好,但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大小来衡量,不是一个范围的问题.

还有一个说法是“强政府、强市场”,中国将来是“双强”体制.这个说法也不准.“强市场”就是市场发挥作用,“强政府”意思是好像政府一定处处管到,这也不一定对.比如家用电器,政府不管它,它就起来了.管得越多,产能过剩越过.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政府不在于大小,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员多少的问题,也不是管辖范围多大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效率要高.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是管不到的.有效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这就是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者都要讲效率,都要有效,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事情,这样就行了.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土地确权:学习林权改革

土地确权是当前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大概有50个县正在试点,实际上数量可能还要更多,中国准备在几年之内陆续推广.

为什么土地确权这么重要?必须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谈起.非均衡分两类:第一类是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非均衡,西方国家的非均衡属于这一类;中国的非均衡属于第二类非均衡,即市场不完善再加上缺乏市场主体的非均衡.

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主体.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没生产主体,产权是不明确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产权改革,让产权明确,让产权界定,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的改革不能从放开着手,因为不是改革的突破口,而是最终的成果.改革好了,最后的一定根据市场规律而制定的.中国搞股份制改革,就是让国有企业首先成为产权明确的市场主体,最好的办法是股份制.

中国的计划经济两大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第二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或者叫城乡二元结构,两者支撑了计划经济.前30年的改革着重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把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变成了上市公司,这个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一直没动,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中国产权改革继续进行,农村也要进行产权改革.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空的,是虚的,集体所有制讲起来挺好,实际上包括乡镇企业在计划体制下,没有多少乡镇企业是真正属于集体的,而是由干部掌握、操作,跟广大农民没关系,直到“”以后取消人民公社,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

中国仍然存在第二类非均衡障碍,因为国有企业体制改了,农村体制还没改.怎么改?一定要谈到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国务院决定总结福建、江西的集体林权制度试点的经验,进行全国推广.这一次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 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晚了20多年,但根据试点的经验,有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林权制度改革定了70年不变,农民一算,70年后我孙子都长大了,于是放心了,爷爷种树让孙子来砍,全国农村的积极性加大;二、林地可以抵押.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一抵押林区经济就活了;三、林权承包落实到户,一竿子插到底.林权证发到每个农户手上,承包跟产权一块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现在造林成风,大量劳动力开展林下经济,种蘑菇、木耳,还有林下养鸡,都富了.林权可以抵押,钱又活了,落实到户,积极性来了.

所以,土地确权要把林权改革的经验落实到农田的承包中.农田承包主要有三权三证,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上盖的房子的产权.全国政协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说,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他们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新购写的商品房有房产证,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祖传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在宅基地上自己盖的住房,哪怕盖得再高、再好,也没产权证.


于是,在农村流传着“两个老鼠”的故事.第一个“老鼠”是农民外出务工,有了稳定的职业,把老婆、孩子带走了.房子没有房产证不能出租,于是就让亲戚朋友代管房子.很多情况下,一把锁把门锁上了,老婆孩子带走了,这就变成老鼠窝.第二个“老鼠”是农民两手空空进了城,找份工作做,但是城里的房子贵,写不起,租又很难租到合适的.就很多农民在城里头,租了居民楼的地下室住,变成像老鼠一样在城里生活.我看到过一份材料说,一个不大的地下室有个门洞出入,用纸箱板隔成16间,住了16户,网上的说法是叫这一类为“鼠族”.

去年十八大以后的11月下旬,我带着全国政协调查组在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做调查,那里的土地确权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了,已告一段落了.到那里看,农民兴高采烈,还有放炮仗的,情景和当年的土改一样,因为产权已经落实到户了.跟农民开座谈会,农民说最大的好处是财产有保障了,土地确权了,有证了.谁再想圈占我的土地,不行,我可以告他.谁要想把我的房子拆了,那没跟我商量,可以告他,产权得到了保障,土地流转就加快了.我们问,为什么土地流转加快了?他说,我到外地去打工了,我的土地入股了.还有的说土地出租了,也不用怕了,因为有证了.

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城乡收入差别明显的缩小了.在嘉兴市做调查,市委调查报告说,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是3.1:1,土地确权后,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已经变为1.9:1.

从3.1:1变成了1.9:1,为什么呢?我们开座谈会时,农民说“首先,土地确权以后,农户更放心了.扩大了养殖业,扩大了种植业,因为他有积极性了.家庭农场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今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这是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国要建立家庭农场,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二是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民心里也放心了,于是进城打工,土地就转包给别人,出租给别人,或者是入股了,他收入增加了,进城去打工了.”宅基地归他了,在嘉兴市平湖市,是一个县级市,农民把宅基地房子都拆掉,盖了4层楼高的新房,比原来大,比原来好.我们问农民,你住得下那么大吗?他说我哪住得下4层楼房,家里没那么多人.我说那你怎么搞?第一层出租给人家外地来的商人或者本乡的商人,从事商业,开店、开作坊、开饭馆,有房租收了.还剩三层,有一层准备出租,但是房租不一样.如果对方愿意租二层,那房租高一点,愿意租四层,我自己剩下两层住,所以有了房租收入.因为财产性的收入,所以收入就高了.这个情况应该说是很值得庆幸的,因为多年以来农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没有财产性收入.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土地确权要重新丈量土地,发现土地多出了20%.找农民开会座谈后大体得出了这样的理由:第一个理由,当初开始承包制的时候,土地质量有好有坏,好地一亩算一亩,坏地两亩折合一亩,现在经过30年的承包,每个农民把自己家的地整得又好又能够丰产,所以坏地也变好地了.第二个理由,在当初承包的时候,土地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因为用牛耕作,所以有田埂,田埂不算面积,田埂两边被遮住太阳的地方不算面积.现在农民用拖拉机了,土地面积扩大了,田埂取消了,田埂也算面积,也没有田埂两边被太阳遮住的地方,所以土地就多了.第三个理由,当初承包时候要交农业税,于是农民为了少交农业税,所以都少报.今天土地重新丈量了,刚刚量完就实报了,没有人愿意少报.因为也没有农业税,少报自己吃亏,土地出租,钱少了;土地入股,自己的股就少了.而且也不敢多报,刚丈完,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样一来,土地面积多了20%左右.

检测定全国都开展了土地确权,可能中国土地会多出20%左右,甚至还要多.我们在甘肃、内蒙古考察,他们说这里当年承包的时候,坏地三亩顶一亩,他们差别大,这就是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证明了,家庭农场在这个基础上起来了,每一个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重在经营.农民的积极性是不可低估的,会把家庭农场搞好,将来是种田不用愁.浙江的经验看得很清楚,三种人是将来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力:第一,家庭农场主,他们受过培训.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一组织就不一样了.重庆的长寿区、江津区产柑橘,就有柑橘合作社.它的柑橘跟人家不一样的,是反季节柑橘.人无我有,你不种我种;人有我优,你种我也种,我质量比你好;人优,我反季节.第三,民营企业带技术下乡,带资本下乡.改造土壤,把沙地改成良田,沙退人进.还有跟农民谈判,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徐闻县的土地很贫瘠,没有大河,靠水库、台风,所以有时候产量很低.跟农民谈判,你这一亩地产多少粮食,值多少钱?几百块钱.现在你别种了,把田租给我种.我每亩地一年付几百块钱给你.农民想不要我种,我还一年有几百块钱.他说你愿意出去打工,我租金照样付给你,你不愿意出去打工,就留在我这里,根据你的技术水平,根据你的出勤天数,每个月发工资给你,你给我当合同工.农民说这个好啊,于是土地就连成片了.民营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种出来,有的种火龙果,有的种荔枝,有的种菠萝.我们到徐闻城外,上万亩的地,一望无际挂一个大牌子,连地名都改了,叫“菠萝的海”.所以中国的情况,农田不愁没人种,土地确权后,会有这种情况的. 四、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更重要

这是中国一个重大的问题.我在北京几次会议上一再说,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初次分配,不要把二次分配作为重点.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初次分配更重要.

有四点理由:一、农民必须有产权,有产权才有积极性,才有财产性收入.

二、受雇方跟雇佣方必须有对等地位的谈判.今天中国初次分配不行,因为出来打工的农民是单个的,城里的人也是单个的.而雇佣他们的是大企业,农民出来打工,城里人出来打工,都是弱者.而雇他们的大企业是强势,谈判地位是不均等的.而工资水平制定由强者说了算,这就是初次分配的问题.这种问题西方国家也有,但它有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替弱者说话,这样力量就强了.在中国,工会管吗?有看到过工会替农民工讨工资吗?没有.所以这个要改,如果这个不改,始终是强者和弱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三、农民出售自己的蔬菜、水果,牧民出售奶制品或者是牛羊肉.他们也是弱势,采购商是强势,由他来定.在西方国家有农会,或者叫农民协会,以及力量强的联社,中国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联社组织,这样才行.

四、教育制度要改革.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城乡是不平等的.农民人均教育经费和义务教育,校舍比城里差,师资比城里的弱,设备也不如城里,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习质量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现象,就是职业世袭制.农民工的孩子还是农民工,他的孙子将来也可能还是农民工.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收入初次分配就有问题.教育体制要改革,要加大农村的教育经费.好学校办在城里,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来,学校免费让他住,这样就可以解决.

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二次分配的重要在于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一体化,这是二次分配最重要的地方.二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一律平等,这个很重要.

文件说“适当的时候推出遗产税”,从长远来说是可以的,但不容易.实行遗产税的第一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家庭财产登记制度,这需要准备相当长的时间.中国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已经200年了,它那些大家族已经传了很久,它的董事长、总经理,很多都是年纪大的,甚至有70-80岁的.中国不一样,中国老人没什么钱,计划经济下生活了一辈子.中国的管理者40多岁,50岁的也有,他不知道死了会收多少税,如果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他转移了怎么办?因为很多地方是不收遗产税的.香港原来收,后来就取消了.税率多少?门槛多少?都必须研究得清清楚楚.

而且这当中不要造成两个恶果:一个是资本外流;二是人生前不投资了,就挥霍、浪费.这样都不利于经济.中国需要培育中产阶级,要把分配结构搞成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中产阶级不是根据收入水平定的,根据多年经验,中产阶级三个条件:第一当然是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第二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第三是要有一定的道德情操.这样的话,中国更多的中等收入比重,在全国人口中就会越来越多.

五、城镇化: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城镇化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改革之一.主要的问题在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实际上就是让农民和他的家属都融入城镇社会.中国的国情是地少人多,如果中国要做到农民和他的家属融入城镇社会,现在的城市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城镇化率现在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国家统计局的,城市居民大概是占到51%左右.实际上这个数字不准,因为这个算法是将常住城市的人口都包括在内,而很多农民工是常住城市,也计算在城镇居民中,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我们现在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形成于1958年户口制度改革.当时户口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不能离开农村的人.改革开放之后,尽管城乡二元体制放松了,但是没有改变.现在出问题了,上海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上海从农民工进城以后,它的骨干工人全是农民工,原来二十多岁的农民工,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成为上海各工厂的技术骨干,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他们的孩子不能够在公立学校上学,医疗保障等等也跟城里人不一样.

上海遇到的问题是,浙江各个市县工业也发展起来了,急需骨干工人,就到上海挖.上海农民工到浙江来,给城市户口,这就吸引了骨干工人向浙江转移,上海开始紧张.因为这批人一走,上海靠骨干工人的农民工支撑的制造业优势丧失了.所以上海加快了农民市民化,采取了积分制,千方百计将这些人留在上海.但若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骨干工人迟早还是要流走,农民融入城镇社会是一个大问题.

另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中国的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如果51%是常住人口,但是实际上城镇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多.检测定中国将来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20年以后或者是30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可能达14亿多.80%意味着有12亿人住在城里.现在,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51%的城镇化率,城镇居住人口是6亿多,还要增加五六亿人进城.

这些人进城之后城里会成为什么样?有那么多的土地盖房子吗?有那么多供人们使用的城市设施吗?城市容纳不下的话,那么生活质量就会大幅的下降.

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我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三部分所组成.老城区就是现在的城区,重在改造.城里造成污染的企业要往外迁,城里棚户区拆迁,贫民窟式的街道房子要拆迁,这样的话让老城区改造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居住区、商业区、怎么写作区,这就是老城区的任务.

新城区在远郊,或者是一些镇的周围,主要是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它是城市发展自己支柱产业的地方,是新兴产业的落脚地.新城区最大的特点是工业进园区,好处一是节约能源,各种设施都可以充分利用;二是污染源集中,便于治理;三是企业相聚在一起,交流机会多,商业机会也多;四是政府可以加强怎么写作.

但是“老城区+新城区”,容纳仍然有限,所以中国的特色就是“新社区”.新社区的出发点就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地方已经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居民的村子给迁移一下,盖上楼房,节约地出来.这样一来,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起点,把它建设成为新社区. 新社区有五个方面需要做工作:第一,园林化;第二,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包括垃圾回收和使用、清洁生产、污染清理等等;第三,公共怎么写作到位;第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第五,建立社区的管委会,以代替现在的村委会.

新社区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免人过多地涌入老城区、新城区,现在全国正在推广,叫“就地城镇化”.这对中国来说,对世界的城镇化历史是伟大的创造.

城镇化过程中,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能够融入城镇社会,和城镇的孩子们一样进公立学校,或者是进比较好的学校,这是农民的希望.其次是看病.再其次是养老.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

城镇化过程中,也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第一个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经费从哪儿来?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现在遇到两大困难,一是土地财政路已经走到尽头了,再也没有地可卖了;第二,要进行城镇化,地方债务问题不能再无止境地增加.无止境地增加只会造成将来更大的泡沫,城市也会破产的,美国汽车制造中心底特律现在已经财政破产了.

中国经济学界讨论的结果发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模式可供中国参考.

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城镇化比较晚的发达国家,因为美国、西欧的发展都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初具城镇化的规模,但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镇的发展主要是在二次大战之后.

他们的方式是以城市为主体,发行公共建设投资基金券.公共建设投资基金券以具体项目为主,比如说城镇发展需要自来水厂,需要增设一个发电厂,我要建立地下交通干线、修地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全部公开,这些基金券的利息比银行存款高、比国库券高,购写之后不仅仅有利息,将来如果好的话还可以分红,这就有吸引力.年年有新增的项目,有新发的公共投资基金券,资金就不断地进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连廉租房都是采用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建设方式,可供中国参考.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将新社区放在里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了,已经是改成社区了,前面就不要加农村,这就是城镇.老百姓迁到这里去,他不会感到跟城市有隔阂.

我们在湖北调查,就发现农民即使迁到老城区、新城区,他还是融入不到社会,特别是一些老人都不愿意去,因为周围人不熟悉.“就近城镇化”,新社区就是城镇的一部分,户口市民化,周围也都是熟人,老人也感觉到生活有乐趣了.

中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造城运动,就是将原来是农村的改成新农村,然后改成新社区,再一部分改成新城镇,造城镇,这就是解决中国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城镇化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让城镇居民有房子可住?居民有房子可住,现在的政策是不行的.第一,现在城市土地招标只能抬高地价,不断地出现新地王,土地成本高了,房子将来的价钱就一定高.应当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来建房,就是在同等技术标准、质量的情况下,谁报价最低就采购谁的.一块地先有人大、政协代表参加定出最合理的,在上面要建设什么样标准的房子先公布,谁报价最低.每一个企业就会考虑怎样降低成本,而不能够像现在这样,土地越炒越高,这样的话城市住房可以解决.

而且,房地产政策应当是不限购,只限转卖.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予以解决.此外,给穷人住的房子,不应该建得很远,应该就近建.楼可以高一些,但是要方便群众,城市住房问题才能解决.新社区发展起来之后,新社区就是城镇,这样的话新城镇将来也会发展起来.

六、国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企业在最近二十年之内,南巡讲话之后的确有很大的进展,但是改革并未到尽头.国有资产改革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改革:一个层次是国有资产配置机制的改革,或者是配置体制的改革.国资委下面不要去管具体的企业,国资委下面成立若干个行业性或者是综合性的投资基金公司,任务就是管国有资产的配置.我们平时谈效率,只谈到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说根据投入产出之比,投入为既定,产出越多越好,这样效率就高,产出为既定的话,投入越少越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另外一种效率,这就是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检测定投入不变,不同的方式来配置资源,然后进行对比,看谁配置效率最高.资产不断地重组、调整,是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在经济学里引起了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过去长期认为在企业中搞人事组织工作的、搞宣传工作的、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列为非生产人员,你们不在生产第一线的,你们对生产效率没有贡献的,这些都是非生产人员.资源配置效率出来之后,看法就不一样了,做人事组织工作的,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是提高了效率.做宣传工作的,是调动每一个投入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行政管理人员是将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效率.所以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今后如果再有人说你们怎样,你可以说那些观点是旧的,是六十年前的观点,现在是讲资源配置效率,都是从事资源配置的.

国有资本最大的问题是配置不当,该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大量的国有资本投入,不重要的或者是市场可以解决的、民营企业可以解决的,不要在这些领域搞了,退出来,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的最优配置.

至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应当成为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控股问题由法人治理结构定了之后,它控股多少,相应的董事参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一家独大,这样董事会就不是一个声音、一个面孔,就会有争论,而争论有利于效率提高.

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企业,中国的面貌就会改变.国有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企业,由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这样中国的改革就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当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伙伴.没有民营企业,光靠国有企业,你不可能一枝独秀,国进民退、国退民进,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政策目标,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双赢,双赢对国企、民营都一样,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点,在国际市场上,将来国内市场也一样,不分哪一个产品是中国国企的产品、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中国产品、都是中国制造、都是中国品牌.这样的话,国企、民企最后达到共赢的格局. 七、民企转型:首在产权意识

民营企业当前需要转型.第一,要有产权意识.产权意识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要知道保护自己的产权,要知道民营企业靠产权清晰为主,如果你的产权糊里糊涂的,甚至你当初成立的时候,以各种当时的惯例、当时的情况建成的企业,结果产权始终是不清的,这就对未来造成隐患.产权清楚,你才能保护自己的产权.民营企业在转型中,首先就是要产权清晰,产权要界定清楚.民营企业规模大的,同样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家族制在企业成立之初起过作用,因为家长往往是一个能人,家长具有凝聚力,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旦企业走向正规之后,就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其中最大的问题也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趋势上讲,亲属可以有股份,但不一定要选为接班人.接班人要有能力,能够保证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来经营、来发展.

民营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要重视产业升级.比如说产品设计,原材料的选择自主权,节能减排,节约原材料,营销方式等都可以有新的变化,还有管理的创新.任何企业都不要忘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问题.

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转型要做到两点,第一,除了注意生产之外,还要注意营销,要注意产后的怎么写作.只有生产、营销、产前产后怎么写作做得更好,企业才有钱赚.第二是要抱团.在危机之后我们常说抱团过冬,这是对的,大家要抱团互助,资金的融通方面可以有办法内部协调.

但是现在出现了两个例子,这就是抱团走出去.一个例子是在西欧,中国企业家抱团出去,单个一家企业到冰岛去,人家不要,结果失败了.现在抱团了,好几十家企业一块去,准备投资,同意就全部留下,不要其中一家,就统统都走.第二个例子,中国汽车行业正在谈判,准备进入美国的底特律市场.底特律破产,财政负担很重,但是它有很好的厂房设备,还有一支很强的工程师队伍、设计师队伍.中国的汽车行业准备接管,把他们的设备、厂房全部写下来,把这里开发成中国汽车研发中心,那些工程师、设计师能够起作用的,可以恢复工作就地就业.

中国民营企业抱团出去,这是非常有用的,都是属于民营企业的转型.要破除传统的小业主意识,小业主意识有害于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八、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可避免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2007年报告中提出来的.报告说,拉丁美洲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在中等收入的道路上前进时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

世界银行这个观点对吗?这是似是而非的观点,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实际上别相信它.真正的陷阱是在任何收入阶段都会有,而全世界最普遍的是低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很多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顶多2000美元上下就徘徊不前了.多少国家,长期都在最贫穷国家之列.

过了中等收入陷阱,难道从此就一帆风顺了吗?不可能.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希腊了,希腊当初越过12000美元时,12000美元是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界限,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时,世界银行打电报过去祝贺,后来到了2万多美元时,希腊经济停滞、下降了,高收入一样也会有陷阱.再如日本,到4万美元人均GDP时就长期停滞不前,停留在4万美元左右.

世界银行提出的这几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存在着发展的制度陷阱.这些国家当初在前期发展的时候就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当时拉丁美洲国家都是大地产制度,当初应该给解决而因害怕没有解决,现在越到后来越难动,这就充分证明了改革阻力越拖就越大,拖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改,现在改就不行了.

第二是社会危机陷阱.土地问题没有解决,贫富差别就难以解决.拉美国家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提出过办法,但是都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大地主对无论哪一种方案都不同意,结果社会处于绝望的状态,就出现了派,他们提出将大地主的土地全部没收,这样一来就受到政府的镇压,但是他们还是提这样的口号,结果社会就乱了,地下组织、毛派、派等等什么派都有,没有精力来发展经济,社会危机陷阱就此形成.

第三个是技术陷阱.这些国家也知道技术不突破、不创新,没有办法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可是人才都外流了,拉丁美洲国家派到美国学习的,后来自己考取美国、英国大学的专家也不回来了.而且他们对于资本市场认识也不足,本来这些国家资本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而且老百姓的观念是旧的,仍然将房地产看作是第一财产,全部精力都投这个去了,技术创新谁都不感兴趣,也没有人搞了,这样就造成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不但要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即使今后进入高收入阶段,也要防止出现停滞状态.中国现在的改革,包括土地的确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还有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转型,都表明了中国完全可以避免陷入这种陷阱,包括今后进入高收入阶段,也可以避免.

《华盛顿邮报》2010年9月份登了一篇很长的通讯报道,用了一个很吸引人的标题,叫《美国究竟应该害怕中国什么?》文章说,害怕的不是中国GDP的增长,认为中国GDP的增长不足担心.文章从中关村谈起,中关村有一些咖啡店,其中一个咖啡店在北京大学南面不远.这个咖啡店有几十张桌子,每天都挤满了人,每张桌子都有三五个人在那儿喝咖啡,这些人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博士后、年轻教员,还有就是科研单位的一些年轻研究人员,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他们在那里喝咖啡,谈的是创意、创新、创业、专利这些东西.这让记者想起来三十年前比尔盖茨跟乔布斯都是大学城咖啡店的座上客,中国这些力量不可阻挡.文章登出不久,德国《镜报》记者也发来文章,说在中国有这种咖啡店的不只是北京中关村,上海、西安都有,广东也有,只是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这些代表了中国的希望,中国的希望在加以突破,我们需要一个创新时代.创新的动力在广大年轻人中间.

《华盛顿邮报》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改革都要逐步将民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民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进入创新的、创业的,这就是中国真正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