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点赞:31694 浏览:1457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次论坛深入研讨了总部经济推动经济转型、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等热点问题,形成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

2012年9月20日,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宁波隆重举行.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南京市鼓楼区、杭州市下城区、青岛市市南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等参与论坛协办.本次论坛以“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题,推出了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完成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2~2013)》.来自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个城市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知名总部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论坛.

在本次论坛上,宁波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国家发改委综合体制改革司司长孔泾源、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政府区长孙黎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等20余位嘉宾通过主题发言和圆桌访谈的形式,深入研讨了总部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等热点问题,形成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对促进我国总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上,杭州市下城区委书记项永丹、南京市鼓楼区委副书记纪增龙、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婕、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晓博、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付超、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国栋等分别围绕各自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特点及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主题发言,提出了许多来自实践第一线的总部经济发展思路和经验,对于增进城市之间、城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具有积极作用.

总部经济模式

助推“走出去”战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在开幕词中指出,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地位的上升,本土企业“走出去”也迎来新的机遇期.总部经济是企业“走出去”的一种很好的模式.许多跨国公司也是采取总部经济这种模式走到中国来的,现在我国有很多企业也具备了以这一模式走向全球的实力.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在海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分支机构,不仅对于我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应对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与资源能源约束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解决我国部分产能过剩问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改革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总部经济理论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论坛发言中指出,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应加速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加速中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赵弘研究员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产业功能在不同空间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优化,这是总部经济的核心.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研发机构、地区总部等,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总部经济链条,取得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更多的总部经济收益.

赵弘研究员表示,我国企业加快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有三大动因:一是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我国出口加工、贴牌生产的模式遭遇双重挑战:一方面是欧美国家普遍提出重归实体经济,增加国内生产能力,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产业逐渐转移到周边成本更低国家.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以绕开贸易壁垒,更有效贴近市场,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二是从提升国家竞争力角度看,我国应加快培育大型跨国公司,增强对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目前全球共有8万多家跨国公司,拥有80多万家分支机构,2010年创造增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4,实现了全球70%以上的贸易额,掌握着全球企业93%的知识产权、90%的国际直接投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不少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进行跨国经营.但目前我国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跨国经营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内地共有136家进入“福布斯全球2000强”,远低于美国的524家和日本的258家.三是国内集聚的大量民间资本,迫切需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领域.房地产调控后,海量的民间资本由于寻求不到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大量进入资本市场、贵金属、品、农产品等可以“资本化”的产品市场,助推通胀预期,最终侵蚀实体经济.民间资本亟待寻求新的投资渠道、投资领域.

“总部经济”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总部经济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赵弘提出,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有多种方式,传统路径包括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构建海外营销网络等,未来应结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求,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径:一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利用国外优质科技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积极申请海外专利,在合作研发中,注意保留相应的专利权,在技术转移时,注意保留自己将来使用等权利;另一方面要积极保护我国的专利,包括在专利期未得到转化应用、但仍具有价值的一些专利,注意防范类似美国高智发明公司等专门投资于发明专利的公司所埋下的“专利地雷”.二是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强化对各类分支机构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跨国公司一般采取“全球化布局、区域化经营”战略,通过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统筹一定范围的多个分支机构发展,提高企业组织管理和运行效率,且能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更好地融入东道国.我国“走出去”企业应及早谋划,积极构建全球组织架构,通过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加快全球产业布局;一些新兴领域的后发企业,也可以先设立地区总部或投资性总部,抢占发展先机,再根据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分支机构布局.三是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对全球生产、销售、融资、品牌等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配置.我国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应积极探索通过全球供应链实现资源的外向配置,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共担风险,从而实现最佳收益和最佳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