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

点赞:3227 浏览:87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 键 词 ] 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对策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1.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当今时代,这一趋势和现象已明显而又深刻地反映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等各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必须进入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国都不能在分享自由贸易的好处同时在本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即规范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和加速发展本国经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也给本国经济带来良好机遇和严峻考验.

2.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1)定义及主要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国家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采取一致的立场,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有松散到紧密主要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六种.今天,世界上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维谢格拉德集团、黑海经济合作区、独联体经济联盟、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西非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东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安第斯集团、共同体、拉美一体化协会、南锥体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及澳新自由贸易区等等.

(2)中国加入和即将加入的组织情况

1991年11月,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与该组织各项活动,对APEC近年的合作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在中国的倡议下,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就未来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一事达成共识.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为了落实我国外贸发展的自由贸易区战略,自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多项自由贸易区的商谈和建设.截至2009年4月,中国已经建立或对外商谈的自由贸易区有14个,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经签署的八个自由贸易区协议,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东盟自贸区外,其他分别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其补充协议、《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其补充协议、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正在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区为六个,分别为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自由区、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区、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区、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区、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区.此外,还有两个正在进行联合研究的自由贸易区,分别为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在上述自由贸易区建设项目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除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还有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3.经济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经济组织纷纷出台措施,力图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复苏迹象依然难觅,近日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公布的负面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衰退程度日益加深.

欧元区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由于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面疲软,欧元区经济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经济都出现负增长,从而陷入首次衰退.尽管欧元区成员国随后纷纷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却难以逆转经济下滑势头.欧盟统计局2月13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15国经济环比下滑1.5%,这是欧元区连续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在成员国中,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分别下滑2.1%、1.2%和1.0%.第四季度经济再次出现大幅下滑表明,欧元区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

东盟和东亚国家大多是外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美欧经济陷入低迷,消费能力锐减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也逐渐显露,对东盟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贸易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因经济不景气而受到负面影响.按照茂物目标,2010年发达成员、2020年发展中成员应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成员都将保护本地产业增长、保障就业作为首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对于进口产品对本地市场和产业的冲击更为敏感.一些经济体已经出现了支付补贴遣返外籍员工的事件.在危机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更有可能被重新拾起.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中国在APEC中的现实状况

从严格意义上说,亚太经合组织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或规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庞杂,组织复合性结构,非机制性、非约束性、开放性运行等特征决定了APEC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成效有限.

中国是目前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国家.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即GDP)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加大了开放的力度,但与APEC的发展中国家比,中国贸易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属于较低水平,私人资本流动的比例也偏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潜力还很大.

从1993年以来,中国坚持APEC模式多次主动降低关税.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APEC贸易和自自由化采取的立场、对策和指导原则,中国决定将进一步降低关税.为实现APEC的目标,中国从1996年4月1日起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逐步取消外资享受的某些优惠措施.国民待遇原则的逐步实施有利于营造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在怎么写作部门将逐步对外国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放开市场.在投资领域逐步增加试点绩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对外开放更多的部门,进一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这些努力正在逐步消除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国家干涉主义

2.东盟+中国

(1)东盟内部存在的问题及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和地区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日益成为亚太地区中重要的一极,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盟内部政治经济合作受到了严重影响,暴露了其合作存在的问题,

东盟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其本身市场规模较小,投资、出口严重依赖外部市场.为了维持其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东盟国家必须继续开拓区外市场,加强与区外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成为东盟选择的重要合作伙伴.

(2)构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构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克服自身发展缺陷的必然结果,亦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必然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很快,使东盟在中国的对外商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为推动合作,加强经济的互补性,双方必须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坚持结构调整与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相结合,注重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同时努力稳定和不断扩大区外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3.其他区域经济组织贸易摩擦与非关税壁垒升级

以反倾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走向全球化后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各国和各区域经济组织为保护本国或区域经济内产品免受他国产品侵害,愈来愈多地采用非关税措施.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已成为国际非关税壁垒最大的受害者,频繁的贸易壁垒行为使我国各行业出口损失巨大.

其他区域组织之所以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升级,主要的原因就是发达各区域组织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其所能利用的关税壁垒空间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各区域经济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各种名义实施了新的贸易保护措施,逃避世界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

尽管绝大多数贸易摩擦,最终都会在当事双方的沟通磋商或是在有关国际贸易仲裁机构的公允裁决下得以消弭,但事后反观这些影响面极大的贸易摩擦风云,不管每一个回合的周期长短,都会牵涉其中的众多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利益伤害乃至巨大的机会损失.

三、中国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保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自己的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政策,以谋求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1.促进APEC成为更紧密经济组织

APEC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重要依托.APEC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APEC.其重要性在于巩固和发展经济,推广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周边国家均加入,政治上为中国进一步搞好睦邻关系,改善和发展中美、中日关系打下基础,有利于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对中国加深和加快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建设非常有利,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参加APEC是为了能够与邻国一起合作,致力于区域经济建设,有利于减少区域政治冲突的危险.

一旦APEC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组织,中国的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APEC内部所存在的次区域经济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同时,成员之间贸易壁垒逐步削减,与区外国家相比,可以获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市场保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资本流动可以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的投资.再次,区域内经济合作,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最后,进一步向区内成员开放我国市场,可以促进国内资源的重新配置,小范围的大幅度开放,可以使我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国内经济的严重震荡.

2.继续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尽管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充满曲折, 但是中国与东盟仍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努力加强磋商与谈判,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一, 双方的贸易将有更大的增长, 贸易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随着入世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加快, 特别是我国的制造业将会有快速发展, 将带动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加.从成本结构来看, 在食品、农矿产品、能源和电子产品等方面, 东盟与我国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因而从东盟进口石油、天然气、棕榈油、天然橡胶、热带木材等资源性初级产品以及电子电器等机电产品的零部件及半成品将会进一步增多.我国入世将为东盟产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有利的机遇.与此同时, 我国对东盟的出口也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一方面来自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另一方面来自对东盟具有潜在优势的产品.与东盟产品相比, 我国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等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今后几年我国将仍然保持这些产品的出口优势.此外, 我国的机械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钟表手表、车辆、金属产品和化工产品具有潜在优势, 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东盟同类产品的总进口增长率, 因此, 在东盟市场上这些产品的份额将会继续增加.


伴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 , 贸易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 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互出口增多 , 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将会有明显增大.

第二, 双方的相互直接投资将逐步扩大

随着东盟与中国双方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投资壁垒的逐渐消除, 相互投资将会增多.投资的重点区域今后首先将是东南亚国家, 特别是周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新成员国.随着我国电信、金融、保险和怎么写作业的开放, 一些较发达的东盟成员国也将扩大对我国的投资.

第三, 经济合作领域将日益拓宽

随着双方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正式启动和实施 , 双方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 怎么写作贸易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投资合作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另外, 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将会全面展开, 特别是随着“清迈协议”的实施和“电子东盟”的启动, 我国与东盟在金融、保险与电信领域的合作将更大规模地展开.基础设施的合作步伐也将加快, 同时将带动相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农业、环境保护、能源、知识产权及企业之间, 特别是中小企业等方面的合作也将启动, 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合作.

3.出口商品市场多元化,技术标准国际化,突破非关税壁垒

(1)外贸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参与外贸的企业和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将特别强调提高外贸竞争力问题.

第一,调整后的市场多元化战略途径首先明确表示实现战略的核心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体.今后政策应重点倾向于对企业的支持和怎么写作,至于市场的选择和开拓则应更多的依靠企业的判断,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要使企业的投入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企业才会有兴趣有信心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产品是开拓市场能力的另一重要方面.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有很大改善,但受产业水平限制,我国出口比较优势产品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种状况的根本改变还需要有较长的过程,这也就限制了我国外贸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能很快提高,成本和优势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作为我国出口竞争的重要手段.出口产品结构还取决于国内生产力布局和国内市场需求.生产力过剩,国内市场饱和的产品对国际市场需求迫切,这些产品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出口产品结构决定了我国出口市场结构,成为市场多元化战略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贸易方式的多元化是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贸易方式对贸易的扩展、收益的提升和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国际投资、国际怎么写作贸易的发展对一般货物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成为各国和地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受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限制,我国目前贸易方式还比较单一和落后,成为制约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要重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在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基础上,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加强对外投资,突破他国和组织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曾经遭遇和正在经历的贸易歧视,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了争取一个持久稳定的出口贸易环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成本,有必要加强对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

中国对外投资的领域主要应集中在国内生产规模大、核心技术相对稳定、产品质量可靠、劳动相对密集的比较优势行业,这些行业更有利于吸收劳动力就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当地居民的使用要求,产品设计更加本地化,中国企业可以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和设计中心,雇佣当地工作人员.现阶段,已经有李宁集团和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室ROK签订了设计合约,广东格兰仕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在美国西雅图设立了研发中心等.

(2)技术标准国际化

针对我国长期缺乏标准发展战略方向性指导、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贸易技术性措施缺乏有效策略、标准检测手段和方法不配套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进行重点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的战略性运作,尽快改变我国在工农业产品和重要技术方面的各类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作为我国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课题,将根据“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分类事实、滚动支持”的原则加快研究和实验.

技术标准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整体质量,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免予受到质量方面的指责,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应以推进APEC成为更紧密的区域经济组织,继续发展东盟+中国的实质性合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重点,从中国自身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更多的企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有竞争力的,多元化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才能从更广阔的市场寻求商机,拓展生存发展之道.只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推行“走出去”战略,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突破其他区域经济组织和国家的贸易壁垒,在贸易摩擦发生时占领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