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金融教学改革的

点赞:22882 浏览:105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纳入了全面开放和国际化的轨道.这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如何适应“国际化”的全新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金融教学改革新模式的设想.

高职院校金融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金融教学;社会需求;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69-02

金融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金融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金融专业在高职教育新兴模式下,无论是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凸显滞后.为此,改革金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应该为: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金融理论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又能熟练进行金融实际操作的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级技能性人才.

1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金融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定位不一致.从现有不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很多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么是照抄金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理财师”或“高级专门人才”等;要么认为高职生只能做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谈不上什么培养目标.对到底培养什么样的高职金融人才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否则,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势必导致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目标很难达到.

1.2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中,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不是中职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大学本科课程的翻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金融人才的“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金融教育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金融实训操作的教学,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1.3金融实务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很大,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受传统的金融教学的影响,教师讲个不休,学生写个不停,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被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学生虽学会了书本知识,但遇到实际金融业务处理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金融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许多金融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其实践性教学也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

1.4教学方式单一,金融实训教学硬件滞后.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从目前我国高职金融教育来看,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仍具有普遍性.从教学方法看,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手段看,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教师仍在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致使多媒体课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教学硬件滞后,又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教学的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

2构建高职院校金融教学改革新模式的设想

2.1金融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我国的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制定.每学年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时,老师都应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社会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专项技能,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社会考试.如考取助理理财规划师、证券分析师、计算机等级证等.同时加强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能力.

2.2以增强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改革.为了体现高职金融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要增加实践性课时比例,力争使实践性课时占课时的30%以上,为此要改革教学计划,在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增大实践实训课时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参加金融人员继续教育,到企业锻炼,另一方面要引进高级证券分析师、理财规划师、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作为学校的教师.着重加强学生课程实践技能的操作,学生综合模拟实习技能的操作以及证券交易技能操作.最后要联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学校的专业实训基地,并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做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在社会第一线得到实践锻炼.

2.3建立金融职业界和金融教学界强有力的联系机制.建立金融职业界和教育界的联系机制,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广泛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大力提倡金融教师到工商企业、证券所、银行等,同时积极邀请金融职业界的资深人士参与到金融教学工作中.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技能课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因此,改革高职金融教学已成为金融理论界与金融实务界的共识.

目前,高职教育已由原来的“数量规模型”发展到现在的“内涵质量型”,而高职金融专业又是一个热门专业,学生人数较多.金融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金融人才的能力和整个金融工作质量.因此,探索高职院校金融教学改革,有利于为今后金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分析高职院校金融教学的不足,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