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新

点赞:17859 浏览:813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当今的国情影响,农村金融问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大,供给少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现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功能缺位,产品单一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农村金融 问题 对策

1.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的经济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要核心,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机构体系.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与信用社形成了两足鼎立的局面.但是邮政储蓄只发放小额贷款,伴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导致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而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2.现今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金融怎么写作功能缺位,金融产品单一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银行构成“三驾马车”的基本框架,但这三家由于经营目标、怎么写作对象以及规模实力等原因使得目前农村社会化金融怎么写作缺位,信贷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只是开展存、贷、汇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以及贷款的期限、利率、额度等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对资金的基本需求.

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金融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2、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力度小,发挥作用难

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一方面会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增长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承受较高风险.

2.3、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经济发展受阻,这些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造成当今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每年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流出的资金总是农村地区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近年来,大量的资金从农村金融组织转移到城市,随着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运用非农化,且逐年减少对农村的资金支持是资金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民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致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阻碍.

2.4、农村金融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发展停滞不前农村的另一制约因素是农村金融环境不佳.金融环境的好坏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近几年,我国农民的经济水平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来说,农民的金融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依然淡薄,且农村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怎么写作文化氛围,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支农信贷风险增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及盈利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信用环境整体出现不完善现象.

3.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完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组织体系,积极开展融资方式创新

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要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机构合作为主导,商业金融及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组织.为建设有效的新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必须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也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整基层网点布局.通过在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组织体系的过程中,努力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和资金的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缺位等问题.

3.2、加速农业保险发展,促进农业经济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要想使我国农村的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对我国农村农业保险的发展.这就要求:要由地方财政出资,在地方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试着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运用积极试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全面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及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3、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为阻止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正确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主要通过税收优惠以及利用财政资金来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等措施,来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形式;另一方面也要鼓励邮政储蓄把资金参股到农村银行,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

3.4、积极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发展工作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重点之一就是完善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及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提高农民的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能够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者担保公司,继而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权利质押、农作物收益权,同时也要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