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金融监督中的若干问题优化

点赞:28907 浏览:1326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章摘 要 】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国内金融监管的建议及优化措施,旨在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促进我国银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

银行;金融监管;问题;优化策略

银行金融事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督十分必要.基于此,以下从我国银行金融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对其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1.我国银行金融监管的现存问题分析

1.1 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首先,相关的银行风险监管法规前瞻性不强、法律层次低、覆盖面较窄.除核心大法以外的第二、三层次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权威性、法律效力不高.其次,商业银行业务法还有待完善,无法满足现代化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实践需要.

1.2 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内控机制

一是不少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都存在明显漏洞,且其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速度缓慢.二是制定的执行不到位,导致发生各种违规操作、有章不循现象,增加经济案的发生几率.三是忽视亏损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办法单一,管理效率不高.造成了严重的人为调节利润、收支核算不实等间题,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普遍存在着不按照国家规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及呆账准备.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私设“小金库”的违法现象[1].

1.3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国内的银行金融风险监管部位没能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完善的有机整体.二是现存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体系不够科学、完整,各岗位、各部门职责不明,监管效率低下.三是缺乏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1.4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全,披露质量差

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引入风险评估的时间较短,因此在风险披露方面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公开披露质量差.

一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资本结构信息披露不全.具体体现在资本结构方面的构成、结构、资本工具的条件、期限以及资本构成项中股东权益、呆账准备金、实收股本等信息公开披露不足.在资本充足状况方面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所需资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披露不足.

二是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颁布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执行性、规范性文件.大多数的国内商业银行,其年报中只有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关于各类风险、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策略等信息.


三是银行资产质量状况披露不全.在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方面的信息长期以来都是高度敏感信息,除了银行内部高层可以了解外,基本不会公开披露.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优化措施

2.1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对开开放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需要促进《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以促进与国际管理的接轨,必须加快《外汇法》的制定步伐,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必须全面规划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银行监管漏洞的出现.此外,还要完善执法机制,制定完整的实施细则[2].

2.2 强化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有效防范风险

首先是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应的评价体系,增强监管公司治理的力度,指引银行实事求是地制定规范化的实施细则,具体为董事会制定、股东大会制定、监事会制定扥,充分发挥股东治理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加强董事会成员的职责,建立科学的董事效率评价体系,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我国银行金融监督中的若干问题优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银行金融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次,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审体系.内部审计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控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既要建立完整的内审组织体系,保证和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又要加强审计措施的不断更新,创新改善审计技术,大力提高内审工作力度及效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应该充分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建立统一的授信管理、内部授权制度,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2.3 强化风险意识,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增强风险意识,了解银行监管和金融风险二者间的关系.各级金融监管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在日常的金融监管工作中重点做好风险监管工作,通过加大风险监管力度,使得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处理能力,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建立分层的风险评级管理体系.即建立对商业银行的总行、分行、支行的风险评级体系.每个层次的评级内容和评级指标有所侧重,以全面反映各类银行运营时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从而灵活地进行监管和有效分配监管资源.

2.4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增强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一是科学借鉴国际经验,统一外部设计要求和会计标准,制定详细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标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二是根据国内银行的分类,设立不同的信息披露档次,明文规定各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必须达到所在档次标准.三是有机结合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改善信息披露的质量,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2.5 培养并提高金融监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从机制入手选用高素质人才.一是重视人才引进渠道的开拓,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英语、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改革用人机制,实融监管工作人员的登记考核制度,根据个人专长,选拔高素质的中青年干部,拓宽晋升渠道,提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其次,监管当局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金融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讲也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为从业的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等,从而有效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提高金融管理水平,保证金融管理质量[3]. 3 优化我国银行金融监督的几点探究性建议

3.1 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能是银行金融监督的立足之本

我国的银行金融监督主体包括有:一是已设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二是即将成立的信托监管局和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他们的主要职能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金融稳定局主要负责监管各大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市场准入、信息公开披露、风险评估等.原由中国人民银行所执行的对信托投资业务和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将转移到信托管理局和银监会,其中银监会主要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信托监管局负责监管信托投资业务.而保监会和证监会则分别负责对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保监会和证监会继续执行现对保险业及证券业的监管职能.

3.2 致力于自律性较强的金融组织的建立促进其监督职能的发挥

金融自律性组织是一种金融业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民间管理形式,能够通过行业内部的约束与管理,规范各金融机构的行为,减少和防止不正当竞争,加强彼此的协调合作,与国家监管当局一起维护和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完整的金融自律性组织,并有效发挥其对金融业的积极监管作用.事实上,金融自律性组织作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应该真正认识到目前金融自律性组织现存的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主动牵头建立并不断健全国内的金融自律组织,实现会员制管理,各金融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入会,凡入会者必须交纳一定的会费,同时遵守组织章程.鼓励、支持金融自律组织参与监管,提供会员的管理、培训金融从业人员等怎么写作,加强与监管当局的沟通,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详细、真实的监管信息等.

3.3 放眼世界,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督机构的精诚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国家金融市场的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的金融机构开始走出国门,且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得以进入我国,金融监督的范围扩大.此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广泛,常常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经营,而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政策又有所不同,因此,本国监管当局必须积极联合国家金融监督机构,促进合作、交流及协调,坚持共同防范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蓬勃发展[4].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我国银行金融监督中的存在问题与优化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现存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增加信息披露力度,充分意识到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能是银行金融监督的重要性,致力于自律性较强的金融组织的建立促进其监督职能的发挥,放眼世界,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督机构的精诚合作,以提高我国银行金融监管工作水平,推动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萍.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职大学报,2011,03:94-97.

[2]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吕雄鹰.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及外部监管存在的问题[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1,03:32-35.

[4]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02: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