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

点赞:28084 浏览:1313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金融中心与金融发达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分析了金融中心功能、区位与数量的关系,提出了金融发达城市的判断标准,认为在一国范围内金融中心并不是越多越好,但金融发达城市却是多多益善.建设金融中心固然能够带来多个方面的收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多种风险.并且,金融机构也毋需把大量人员和所有业务都安置在金融中心区域.

关 键 词 :金融中心;金融发达城市;信息和通信技术: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2-0009-04

金融中心在理论上是一个介于金融学和城市经济学之间的交叉问题,近年来又因为其信息内涵、地理区位和集聚特征而受到信息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和集聚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在实践中,金融中心独有的功能和魅力让城市规划者对其青睐有加,许多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成为其所在区域的金融中心.如北京重提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大连和沈阳要建设成东北亚地区金融中心;郑州、长沙和武汉希望成为中部金融中心;成都、西安和重庆在争取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广州和深圳则希望成为华南金融中心.此外,还有青岛提出要成为胶东半岛金融中心,南京、杭州提出要成为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等等.对于各地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情该如何看待和处理本文根据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对我国金融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有所帮助.

一、金融中心的功能、区位与数量

一般认为,金融中心是高层次金融功能和高水平金融怎么写作集中的地区,该地区通常是一座城市,并且往往是城市内的某个区域,比如纽约的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城.在金融中心里集中的怎么写作大都不是零售性金融怎么写作,比如银行分支机构或当地居民的金融怎么写作:而主要是专业化、高水平的金融怎么写作,这些怎么写作通常是为了满足更大范围内的需求,它们除覆盖本地区之外,还可能会涵盖全国甚至是全球经济(POY[eOUS,1999).因此,金融中心的功能首先是提供专业化和高水平金融怎么写作,而这种功能大多以金融市场为载体或者通过金融市场实现,由此决定了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是市场交易中心.

作为市场交易中心,在不同金融中心交易的产品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纽约市场交易产品以股票和能源期货为主;而芝加哥则是期货和期权领域的衍生品交易中心.但要注意到,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市场自发形成和政府主导形成两种模式,市场自发形成需要较长的历史过程并且可能会受到某个偶然事件的影响,纽约和芝加哥正是属于此类.不同的是,对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要由政府主导建设金融中心,则应该注意把新型的金融产品集中在某一个金融中心进行交易,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交易网络和基础设施,提高其使用效率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强化现有金融中心在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形成更强大的集聚力量和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金融中心在作为交易中心的同时还是本国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的所在地,如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等.这是因为银行或监管当局所在地对金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出于非标准化信息获取和业务公关等方面的考虑,许多金融机构会把其总部安置在银行和监管当局的所在地.当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金融中心与银行在地理上也会出现偏离,如美国的绷约和华庸顿、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我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北京作为“一行三会”的所在地无疑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首选,但从交易中心的角度来看,上海则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对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强求把交易中心和监管中心置于同一个地区.但如果这二者能够有效结合,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则具有正面效应.

显而易见,无论是作为交易中心还是监管中心,金融中心的数量都不是越多越好.以结算功能为例,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曾证明了对于几个给定的金融中心,其最有效率的结算系统是将全部结算活动都集中在一个金融中心进行,这样可以提高结算效率和降低成本.从通道建设的角度来说,如果N个地区中只有一个中心,那么仅需要(N-1)条通道,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中心,则需要更多条通道.换言之,中心数量越多,所需通道数量可能也就越多,由此将造成交易不便和建设成本的增加.就此而言,结合上述交易中心和监管中心的分析,对我国众多希望建设成为金融中心的城市来说,最后可能仅有极少数城市能实现其梦想.但是,这与各个城市促进地方金融业发展的努力并不矛盾,不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却完全可以成为金融发达城市,并从中享受金融发展给城市进步带来的动力.

二、金融中心与金融发达城市的比较分析

与金融中心城市不同,在金融发达城市中并不必然存在市场交易中心或监管当局,这是判断金融中心和金融发达城市的一个本质区别.相同的是,无论在金融中心城市还是在金融发达城市,金融业在当地经济中都占有较高的比例,金融业就业也高于全国以及其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换言之,对于金融发达城市,可以从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就业和金融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进行判断.这里我们以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为参照对象,对这些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对G.7国家金融业近十年的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第一,七国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近十年来几乎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都不很明显.近几年七国金融业增加值比重的平均水平要高于6%.第二,七国金融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基本没有出现较大变动,日本金融业就业比重甚至表现出下降的态势.平均来看,七国金融业就业比重不到4%.第三,各国金融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证明了金融业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牛产效率.

按照G.7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之后,我们提出的判断标准是:金融发达城市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即(1)金融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低于6%;(2)金融业就业人数占地区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低于4%:(3)金融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不低于1.5.当然,要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在金融发达城市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套比较完善、有较大规模的市场交易中心.

建设金融中心和建设金融发达城市在对策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金融发达城市的建设一般应依靠金融产业政策推动.秦池江(1995)早就指出,有没有金融产业政策,对于发展金融产业、规范金融行为、调整金融秩序、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是大不一样的.苑德军(2006)认为,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策略和措施的总和不同,金融产业政策是政府为金融产业发展方向、金融产业结构安排、金融产业技术手段提高等有关金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明确指引的政 策.相比之下,我们认为金融中心的建设在更大程度上要依靠集群政策来实现.集群政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一是强调的是整体网络而不是单个企业,即将大中小型企业、各种怎么写作供应商以及公共管理部门相联系起来的部门问的价值链;二是只关注某些特定的网络,通过强化这些部门的竞争力来形成一种类似于增长极(growth pole)的发展模式;三是优先考虑集群内部的创新和学习,以及它们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三、建设金融中心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一项经济活动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同样如此.对于各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情,坦白而言无外乎是看中了金融业在创造增加值、吸收就业和增加地方税收等方面的优势,并且金融业还是无烟的绿色产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带来大量资金在该地区的汇集.应该说,这些收益大都是宏观层面的,对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特别是在吸收就业这一点上.金融业传统上是劳动密集型怎么写作行业,但现代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对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金融业开始转变成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这意味着金融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从上述对G.7国家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金融业就业比重在较长的时间里基本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以大幅提高.

宏观层面的收益之外,金融中心的收益在行业与地区层面、微观企业层面也都有体现.在金融中心内部所产生的创新环境和学习气氛,推动了非标准化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一关键知识资源在金融中心的共享和转移,而由于这类知识对金融创新的决定性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认为金融创新的采纳与扩散首先是在金融中心内进行的.这样,通过大量金融机构的集聚,一方面增加了创新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加快了创新的传播速度.再综合考虑到由此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灵活专业化以及合作竞争等效应,其最终结果是提高了金融中心地区金融业的竞争力.对其所在地区而言,这意味着一批区域品牌的诞生,它们在全国或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地区的声誉得到明显提升,并为更多企业进入该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微观层面上,一般有三类模型可以用来分析金融中心内外企业绩效的差异,分别是增长模型、进入模型以及集群创新或专利模型.通常来说,位于金融中心内部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增长率(Pandit&Cook,2001).

关于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金融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事实上,考察金融中心在各个层面上的收益,应该说很多收益都可以通过建设金融发达城市来获取,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比较看重的宏观层面上的增加值、就业和税收等收益更是如此.

建设金融中心所需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一,金融中心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开放性,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国际和国内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传导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改变等多种渠道实现,但无论哪种渠道必然首先落实在金融中心地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传导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破坏很容易被进一步放大,美国新近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其二,大量金融机构在某个特定地区集中意味着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强烈冲击,特别是由银行倒闭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庞大的.如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3~4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智利1983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超过其年GDP的30%;印尼用于处置银行坏账而付出的财政支出在1997~2000年间高达其年GDP的55%(钱颖一、黄海洲,2001).其三,随着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支撑怎么写作企业在中心地区集中,交通拥挤可能会成为当地最挠头的问题,由此将产生大量的公共开支用于改善这种状况.同时,该地区的房价、工资和租金等都将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贫困和繁荣的地区性不平衡可能进一步加剧.其四,金融业的高收入很容易吸引其他行业中优秀人才的进入,如果这些人才在其他行业能够具有更高的生产力,那么这种人力资源的转移对整个社会而言意味着一种福利的净损失.

最后,还有一点针对金融机构的补充说明是,尽管处于金融中心的金融企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要把其所有业务和人员都安置在金融中心.一方面,金融中心核心区域往往意味着很高的地租成本,所有业务和人员的进入必将增加企业的运营费用;另一方面,金融业务是有区别的,某些易于标准化处理的活动完全可以在低成本的非核心区域开展.特别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进步使这种外迁变得完全可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表明并不能仅仅以金融就业人数多寡作为金融中心的判断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产业重组导致远离核心区的郊区就业(11lefts,1996)以及边缘城市与区域就业(Murphy,1998)增加.特别显著的一个变化是,营业机制的发展动摇了那些拥有广泛分支机构的怎么写作公司的长期优势.例如,呼叫中心明显地倾向于在那些劳动力丰富尤其是女性占优势的地区选址,虽然支付的工资要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但相对于这些怎么写作公司在全国的平均水平来讲,仍然要便宜一些(Richardson&Marshall,1996),当然更是远远低于金融中心核心区域的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