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在东南亚的传导与

点赞:5223 浏览:183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后,东南亚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普遍认为经过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东南亚经济和金融体系已非常富有弹性,很少有学者意识到这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会演变成为影响深远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东南亚国家造成严重冲击.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很难与发达经济体“脱钩”,这也反应了东南亚经济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 键 词 :东南亚传导,金融危机,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2-0051-04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金融危机前,很多东南亚经济体都存在货币高估(以泰国最为典型)、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储备规模不足等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其在汇率政策、资本账户、外汇储备、债务结构和地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东南亚经济体不但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且在很多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应对可能的金融市场波动.如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际储备值分别为650、2292、51639、622、89756百万美元. 随着东南亚区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体的崛起,东南亚已经能够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中“脱钩(Decoupling)”的乐观情绪普遍存在.[1]但事实证明,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各国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萎缩.无论是金融渠道、还是经济渠道,当前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都深深影响着东南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金融渠道

(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国际金融危机下东南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了显著下降,资本充足率基本上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水平,资产回报率也在不断提高(见表1).除菲律宾发展银行等少数商银行外,东南亚的商业银行很少持有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据路透社统计,东南亚国家持有的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在2008年9月底的市值总额约为4.89亿美元,从而使得东南亚免遭巨额损失创伤.[2]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经济体无论在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金融市场中都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经济衰退或放缓势必通过全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调整和金融资产重新估价对东南亚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就东南亚的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其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都与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相去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较弱的金融创新能力使得其难以与欧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展开充分的竞争而幸免于次贷危机.

(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去杠杆化”的问题,东南亚资本市场也面临重新估值的问题.2008年,东南亚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普遍呈现下跌的走势,而雷曼事件导致东南亚资本市场大幅度下跌,其中越南胡志明股市跌幅最大,全年跌幅达到66.02%,跌幅最小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跌幅也达到39.38%(见表2).从东南亚上市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走势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股价下跌幅度普遍大于一般的工业股票,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投资者对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执怀疑态度.因此,即便是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出现较大问题,国际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却在下降,国际投资者减持东南亚的风险资产,甚至一些东南亚本土的投资者也更多地将资本投向更为安全的美国国债.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08年从亚洲资本市场流出的资本净值达到200多亿美元,超出了前两年的净流入.

(三)对汇率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中除新加坡外, 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在波动中趋于贬值成为大多数东南亚货币的基本态势.其中印度尼西亚卢比贬值最大,2008年全年贬值16.25%,其次是菲律宾比索,贬值14.7%(见表3).

三、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的经济渠道

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经济体的问题都将通过对外贸易、市场预期等各个链条向外传导扩散.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着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弥漫着较强的避险态势,从而影响到东南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而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导致东南亚外需市场急剧下滑,使得东南亚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巨大压力.

(一)进出口贸易下滑严重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2009年8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菲律宾进出口总额为375.86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551.8亿美元下降32.8%,其中出口为172.21亿美元.同比下降32.8%,进口203.6亿美元,同比下降31.1%,根据越南统计总局2009年8月31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8个月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8.2%和14.2%.根据印尼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印尼出口贸易额为229亿美元,同比下降32%.进口190.7亿美元,同比下降36%.根据泰国商业部的最新数据,2009年上半年泰国出口总额共68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进口总额572.2亿美元,下降35.4%.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贸易同比萎缩39%,非石油贸易减少24%,上一季度石油及非石油贸易分别下滑4.4%和11%.综上所述,东南亚对外贸易渠道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金融危机在东南亚的传导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FDI流入加剧下降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时,东南亚的FDI流入仍然呈现出大规模流入状态.2008年雷曼事件以后,东南亚的FDI流入呈现出加剧下降的态势(见表4),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步入衰退和金融体系面临“去杠杆化”背景下,投资者本身面临诸多问题以及出现风险规避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经济发展前景的不乐观.以2009年泰国和越南的情况为例,2009年1-7月,泰国有588个项目申请,低于2008年同期的701个项目,投资额仅为2223亿铢,而1-7月共批准促投项目482个,低于2008年同期的666个项目,投资金额1153亿铢.另外,越南外国投资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越南共吸收外资104.53亿美元,同比减少81.6%.

(三)海外汇款流入放缓

东南亚是全球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众多的东南亚侨民每年通过汇款支持其国内家庭或者亲属的日常生活、就医以及学习.在部分比较贫困的家庭收入来源中,海外汇款占据50%以上的份额.而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海外汇款流入放缓甚至减少,以此恶化了东南亚的社会贫困问题.以东南亚地区海外汇款流入最多的菲律宾为例,2008年下半年以来,菲律宾的海外汇款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见图1).

四、金融危机再次冲击东南亚的反思与启示

(一)从短期看:包括东南亚经济体在内发展中国家难以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脱钩”

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经济衰退,并通过对外贸易和金融市场动荡等多种渠道影响到包括东南亚在内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欧美经济衰退导致进口下跌,使对欧美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并对全球经济周期高度敏感的东南亚和我国等出口国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东南亚经济体与欧美发达市场的金融联系非常重要但又难以量化,欧美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导致全球性金融动荡对东南亚经济体融资状况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次贷危机诱发初级商品大幅下降,一些东南亚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因此严重恶化,进而加剧经济下行风险.总而言之,在短期内,东南亚经济体系的增长模式难以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实现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脱钩”.[3]

(二)从长期看:次贷危机对于东南亚的影响凸显出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时可能会承受更大的调整压力

东南亚经济体依托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巨大消费市场、通过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次贷危机也显示出美国“寅吃卯粮”消费模式调整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从2008年的数据看,美国的储蓄率也在不断上升,反映了美国消费模式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调整.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过去几年东南亚区内贸易比重以及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上升只是反映了全球供应链中纵向一体化的深化,并非东南亚地区本身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在增强.考虑到以我国为核心的生产纵向一体化发展,实际上东南亚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欧美的消费市场,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东南亚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容易遭受发达经济体波动的冲击.对于我国而言,东南亚的教训启示我们实施内外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性.

(三)从外汇储备看:需要重新审视外汇储备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以正确规避金融市场的波动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部分东南亚国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导致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此后,东南亚国家实施了较为保守的汇率政策,并追求外汇储备的最大化来规避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本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伤害.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的再次冲击启示我们,面对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外汇储备并非万能的.从金融角度看,在雷曼事件引发全球性金融恐慌的时候,东南亚的外汇储备的确有助于应对危机,减轻了美元短缺的压力,但是欧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紧张仍然通过信贷市场条件收紧、资本外流等多种渠道影响到东南亚.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东南亚经济体积累的大规模外汇储备最终流向美国,东南亚过度积累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对经济增长资源的浪费,间接减少了可用于东南亚地区内部经济增长的资源.菲律宾银行行长唐德科就东南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中指出,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未来需要思考如何实现适宜的外汇储备,而不是简单且单纯地追求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张.就当前的情况看,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美联储实施“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虽然这有利于美国抵抗经济衰退,但可能会使美元进一步贬值,使得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的东南亚经济体的外汇资产状况大幅恶化.

(四)从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角度看:此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反映出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进展落后于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

从历史看,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具有明显的危机推动性质,大多数的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建立的.十年来,东南亚已经采取了一些步骤推进地区性合作,包括各国货币互换协议和外汇储备集合等.但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东南亚的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进展不够快、力度不够大,且明显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对于我国而言,需要加快推进东南亚当前货币金融合作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地位和作用,例如通过构建共同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提高东南亚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综合分析,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东南亚经济金融发展.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一方面,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随着生产纵向一体化发展,各国经济增长都是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极具消费潜力的大国,要增强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必须更加重视均衡经济增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