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资源不均衡配置的辩证

点赞:4030 浏览:118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既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成因.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和深层原因,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建议,试图达到“帕累托改进”式的效果.

一、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的成因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我国金融资源总量持续大幅增长,但金融资源配置不均,发达地区与欠发展地区、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差距巨大,呈现明显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资源趋利避险的公共特性与需求主体禀赋差异,客观上易形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有趋利避险的内在要求,会自动流向资金回报率高、风险低的区域和行业.而由于天生禀赋不同,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一是风险与收益对称性差异.典型的表现是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差异.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效益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缺乏抵押品,生产靠天吃饭,不确定性大,单笔规模小、地处偏远、信用难以考察等提升了单位资金成本.因此,在与其他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融资能力较弱.二是规范管理与个体差异.商业银行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信贷资金配置要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发放贷款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担保,在现实中往往嫌贫爱富.而在规范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大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有具备抵押条件的固定资产.而民营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合格抵押品,资金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较高.因此,尽管小微企业经济效益并不低,资金回报率较高,也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2.行政级别和区域综合实力的差异,伴生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均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区位优势也越大,产业聚集能力越强、人口越多,承载力越强,经济规模越大,金融资源也相应越多,这种与人口和经济总量相对应的级差是合理的.然而,作为金融资源的主体和重要载体,我国金融机构设立和布局虽然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作为一种含政策性元素的经济资源在区域配置上一定程度都有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博弈的痕迹,受到人际关系等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非完全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的市场主体往往享受优先便利的怎么写作,在分支机构设立、存贷款比例管理等方面也受到监管部门关照,助推了金融资源向大城市流动和聚集.

对金融资源不均衡配置的辩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风险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金融管理措施的非市场化与银行业的商业化经营相抵触,弱化了政府平抑政策的调控效果

为了平抑市场主体的天生禀赋差异,保护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采取贷款贴息、提供政策性担保、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措施,这种政策措施是必要的,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性调控措施力度不够,不足以平抑区位和行业差距.主要表现为:贴息贷款因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而不到位,政策性担保机构太少担保额度太低,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政策性金融机构怎么写作范围过小,特别是近几年追求保本微利,政策性弱化、商业化渐浓.二是行政性调控手段与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理念相冲突,调控效果弱化.为促进信贷资金均衡配置,防止资金逆向流动,各级人民银行都加强“窗口指导”,制定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还制定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强制约束力,特别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与信贷资金趋利避险的特性相冲突,治标不治本,受到商业银行或明或暗的抵触,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弱势产业、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自然得不到缓解.

二、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合理均衡配置

1.以经济区域考核管理各银行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例

现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例管理制度都是以法人为单位进行统一核定管理的,这种考核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信贷资金跨区域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为资金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提供了渠道.在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且呈扩大趋势的情况下,应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金率和存贷比例以法人金融机构为单位的考核管理方法,代之按区域对各银行分支机构分别进行考核管理,以切断信贷资金通过各大型银行系统不合理流动的渠道,确保各地银行机构的存款用于当地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均衡配置,也有利于同一区域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公平竞争.

2.放宽信贷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发展小微金融机构

大银行决策层次多,贷款手续复杂,管理成本高,一般适应于向资金需求量大的大中型企业融资,而对贷款需求急、频率高、额度少的中小微企业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不愿意到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立机构,即便设立了机构网点,也是存款多,贷款少.地方性的小微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实体小微企业类似,管理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对当地企业或农户的背景信息也比较了解,贷款手续简便、快捷,适宜为当地中小微需求主体融资和怎么写作.目前我国大银行集中了大部分金融资源,小微金融机构占比不足,在现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例管理制度下,跨区域设置分支机构的大型银行还是金融资源不合理流动的重要渠道.因此,应大力培育地方性小微金融机构.一是将农村信用社改造为农商银行.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时间较长,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和业务基础,在治理结构上早已偏离了合作金融的性质,应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目前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股份制银行,吸收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入股,为当地提供金融怎么写作,切断农村闲散资金通过农村信用联社系统流向城市的渠道.二是逐步将管理规范,经营效益较好,风险低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社区银行.同时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新型社区银行.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增强村镇银行怎么写作当地经济的能力.


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大财政资金平抑调节力度

金融政策宏观性、通用性强,一般适应于总量调控.特别是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金融产品要有偿怎么写作.市场化的金融政策难以有效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贫富差异,而行政化手段将扭曲市场机制,不利于各类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财政政策是一种利益再分配政策,财政资金一般无需反还.运用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利差,不影响个体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原则.因此,应主要运用财政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融资怎么写作.当前迫切需要加大两个力度:一是大幅增加财政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降低金融机构自身承担的贷款风险;二是加大财政直接贴息力度.对少数微利项目和行业,用制度的方法确保各级财政差额贴息到位,切实鼓励金融机构介入.

4.建立市场化的金融风险分摊和补偿机制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高,信贷市场以大型银行为主,期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政府承担着处置金融风险的近似全部责任,对金融业的管理偏重于社会稳定,忽视了金融市场需求多样性特征,对金融机构设立和金融产品创新实行过于严格的管制.因此,当前应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让市场承担金融风险,为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创新必要条件,进而为小微金融机构建立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打开绿色通道.

作者简介:

冷天明,男,籍贯:江西九江,最高学历:大学本科,目前职称: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