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金融力至关重要

点赞:25483 浏览:1189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人档案]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应用经济系博士学位评审组成员、日本大学中国金融讲座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国际金融,实证金融理论,开放宏观经济学 .

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能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发现更多的可供投资的领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业发展始于银行改革

新沪商:孙老师,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首先请您总结一下我们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孙立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从银行改革开始的,起于1979年.在1979年之前,大家把中国的银行叫做单一的或者是大一统的银行,它主要业务就是把财政计划落实到“实”处,即按照政府的意图来分配资金.中国的金融改革从告别“单一银行制”到今天融入“全球化时代”为止,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4年,这个阶段是像讲的那样,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就是把银行从支付和结算这样单一的财政核准业务模式转变成银行功能得以体现的运行模式,即要求银行承担商业信贷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94年,1984年开始银行先进行了功能层次化的改革,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度上面转变成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功能就由国家一些专业化的银行来做,监管部门就由地方一些中国人民银行配合银行组成,实施对地方的银行业务监管职责.在这一阶段,我们强调了银行功能的多元化和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其实这一阶段的一些改革一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才告一段落.

第三个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国家成立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致力于怎么写作中国的经济建设,按照市场运作的原理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

第四个阶段,从时间上算是从1997年到2000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这样的新问题:即使银行业界定了功能,分别向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过渡了,但国有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低效率及管理混乱的问题,若不及时扭转,仅仅靠垄断来维持利润,迟早也会出问题的.而且我们也确实发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非常糟糕,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信誉保证这四大银行已经算是破产的,已经属于资不抵债.所以1997年到1998年之间,我们专门成立了四大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来专门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的问题.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的银行业在1998年到2000年中做出了银行业务健全化的变革及调整.

然后是第五阶段,2001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又面临了更大的外部挑战,首先是我们加入WTO的战略部署让中国银行业感受到了与狼共舞时代的残酷性.2001年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国内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中国自身低效率运转的储蓄问题;2001年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问题,要解决外部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负面冲击的问题.2001年到2006 年,是中国金融业开放和国际接轨所必需的金融业调整时期.

第六阶段从2007年开始,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化解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外部冲击问题.在2007年我们遭遇到的是世界经济失衡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外汇占款)问题和成本输入性的通货膨胀问题,现在是全球金融大海啸给中国金融体系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不断强化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进行有效的金融结构优化和资本市场多元化体系建设,以及包括基于实体经济基础上的金融创新这样“逆势而行”的金融体系强化手段在内的金融大改革.

所以,银行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阶段是在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又迎来新的问题.

创新是发展的生命力

新沪商:我们一直都说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那么,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孙立坚:中国的金融体系确实很不完善,在中国一说到金融,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银行和股票市场.除了银行和股票市场之外,还应该有一系列金融机构.

比如保险业,这也是金融业的一部分,它可以分散风险.这在我们中国刚刚开始发展,但是在国外早发展很久了.

其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大学生创业问题,需要有一批有眼力的投资家,能够看到这些企业的价值,敢于投资这些企业和创业者,就是风险投资,这在美国做的很好,硅谷就是例子.但是我们中国还没有这样的金融机构.

再次,房地产市场,这个其实是很特殊的.

第四,资本市场.在中国一说资本市场,我们就认为是股票市场,其实资本市场除了包括股票市场,还包括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后两种在中国都很缺乏.

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能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发现更多的可供投资的领域,开拓出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使得金融业就像一个金融大超市,可供不同的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的产品.

新沪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可能一下子有那么多资源把每一个机构都做起来而且都做好,这里面就有矛盾.


孙立坚:对,其实现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要先把舞台搭建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金融衍生品市场,先都搭建起来,就像商店搭货架一样,先搭建起来再往里面放东西;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就是把剩余的钱配置到能够盈利更多钱的地方,提出不要去乱发展,先把已经搭建起来的舞台做好,做好一样再发展另一样.

(中国现在是按照第二种观点在做?)对,从数量和质量来说,我们确实是更注重质量.当然有一些观点也是要接受的.我们哲学上有关于量变-质变的理论,数量对质量也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采取了最保险的做法,用一句白话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金融业的发展要怎么写作于实体经济.

我还是那句话,金融业要发展金融创新是关键.

孙立坚:金融力至关重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体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六大功能见证金融业发展

新沪商:我们知道金融业也是怎么写作业的一种,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怎么写作业又有不同.金融业有什么特殊的特点?

孙立坚:金融业有六大功能.

第一个是发现的功能,指的是金融产品的导向.就是老百姓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知道哪些企业是有发展潜力的,值得投资的,哪些企业是经营情况不善,不值得投资的.由此可以选择投资的方向.

第二个是风险分担功能.一旦投资错误之后,有没有很好的机制来分散风险,这是金融业的一大功能.如果我们把风险看成是分子,投资者看成是分母,则分母越大,一定数目的分子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越小.

第三个是流动性保障功能.金融业应该能够扩展出很多区域让老百姓分散投资,而不是让钱集中在一个领域里,而且在不同领域之间的投资转向应该是畅通的,这就需要有很好的流动性.这也是一种金融文化.

第四个是信息生产功能.

第五个是公司治理功能.金融市场对资本市场要有约束作用,资本市场也要对企业有约束力,说白了,就是要让银行、企业等用好老百姓投资的钱,不能让他们乱用,这就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企业,让他们规范地用好老百姓的钱.

第六个是价值创造功能.要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可以让能够承受不同风险的投资者自由地投资自己想投资的金融品.

我刚才说过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应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同样,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发展的怎么样,只要看看它有没有把这六项功能发挥到位就可以了.

新沪商:目前在中国如何具体发挥金融业这六大功能?

孙立坚:我用几句话分别简单地来说一说.

发现功能,需要我们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放开利率和汇率等要素的管理;

风险分担功能,取决于我们市场的金融创新能力和冷静应对风险的金融文化;

流动性保障功能,这是金融业繁荣的一个基础,对于中国而言,就需要我们尽快在资本账户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信息生产功能,需要我们具有一流的现代化信息披露平台和包容的信息披露胸怀;

公司治理功能,需要规范的监管体系和崇尚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

价值创造功能,要求中国实体经济的强劲发展要在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充分反馈到投资者的收益上,否则中国经济的财富创造能力会后劲不足.

最重要的是投资环境

新沪商:我们要发展金融业,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孙立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是金融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按照《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所罗列的指标,建设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确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它包括一流的金融人才团队、高附加价值的金融创新怎么写作以及社会整体认知风险的金融文化水平这三大因素.具体来说:

1、金融业务顺利展开所需要的宽松的制度环境.这对实体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的东亚国家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国际资本的自由进出就意味着能够容忍投机资本的冲击,意味着有充分的自信能够化解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要能够成为各个洲际或国家及地区金融怎么写作的中枢,即非常便捷的能够把每一笔交易都及时地通过有效的“网点”,在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的地方迅速完成.

3、要具有良好的外部网络效应――随时能够汇集需要怎么写作的广大客户.上海被海内外金融机构看好的很大原因是未来中国实体经济的繁荣所需要的庞大的金融业务的支撑.

4、在开展一切金融业务的活动中,要能够享受完全同等的国民待遇.

5.改善经营环境过程中政府要有迅速及时的回应,政府的行政效率,决定金融中心的发展能量.

6、要具备合理的企业税制度.这并不意味着税负越低越有吸引力.伦敦的企业税负一点儿也不低,但是人们还是愿意聚集那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伦敦得到了比付出更多的回报.

7.要使开展金融中心业务所需要付出的运营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其中,当然包括最关键的人力资本的成本因素.

8、能够及时提供最好的专业化后勤怎么写作.一旦出现故障,就能够迅速的得到援助,迅速解决,使金融活动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9、保证一流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金融人才由于超强的工作压力,在闲暇时间能否通过舒适的生活环境来缓解身心疲劳这一点,也看得较为重要.比如,在日本,很难签发为外国金融人才提供后勤怎么写作的专职保姆所需要的入国签证.这一问题在日本国际银行协会撰写的“应该作为全球范围的金融中心”报告中还被重点指出,并告诫政府这一困难将严重阻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10、是否具有容易融入的文化和可以交流的语言也是金融人才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否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东亚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亲和感,但语言的交流还有很大的障碍,日本反省自己金融主导权弱化的一大原因是他们缺乏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交流的专业金融人才.

11、开展金融业务所需要的房地产质量和数量.如果没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街乃至金融城,很难形成金融业务所需要的集聚效应,从而发挥不了其规模经济性的比较优势.

12、个人所得税的优惠程度.

最短缺的是软实力

新沪商:这样看来,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着很多挑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大的问题或说挑战是什么?

孙立坚:是的,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多欠缺,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没有到位、外贸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要素体系(利率和汇率等)、结售汇体系以及外资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大批的海外投资机构和企业参与到人民币投融资和贸易结算的行列中,现有的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如何提升自己管理国际金融业务的能力和怎么写作意识,都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第二,金融中心的建设和推进会带来集聚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推高上海的商务成本,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完全有可能造成其他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第三,从具体操作上来说,还有制度上的障碍、人才上的缺乏、市场的约束、文化的不匹配以及增长模式的制约等.

第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最短缺的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需要的软实力!它体现在行政部门的高效有序的怎么写作意识上,也体现在全体参与者对金融中心建设的认同感,更反映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对金融业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和形影不离的金融风险的正确理解和包容的良好心态.这是最大的挑战.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新沪商:那么我们如何去具体突破这些困难?我们能从这次空前绝后的金融危机中学到些什么?

孙立坚:其实在这次危机中,我们亚洲跟欧洲美洲是不一样的,欧美是金融业直接受到影响,我们亚洲大部分是因为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从而反过来影响到金融业,而不是金融业直接受到冲击.

纽约、伦敦作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它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虽然金融大海啸暴露了它们很多的缺陷,但是,这几十年来它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和学习.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去引进它们的金融人才、金融产品和工具、市场运作架构等,不能简单地模仿它们偏好风险的态度和应对风险的做法,而要真正去学习它们的精髓――利用“人才、金融创新和金融文化”这三位一体所构成的“金融生态环境”来充分发挥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所应具备的六大基本功能:

首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尽快和有序地建立起人民币合理水平的发现机制,实现发现功能.

其次,逐步建立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的外部网络.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输出的渠道.如果没有人民币多元化的市场,就不可能给使用人民币的海内外投资者带来低交易成本的便利性(流动性保障功能).

第三,通过强化对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风险分散能力).

第四,通过真实、有效、适度、及时地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来引导人们基于经济基本面的合理预期的形成,从而实现人民币投融资活动的高效率运行(信息披露功能).

第五,建立健康而有活力的人民币投融资体系的治理机制.这是美国这场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反面教育.如何改善我们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以充分发挥市场参与者互相之间的治理和约束机制,从而使得收益和风险相匹配,业绩和奖惩相匹配,以保证金融资源公平有效的配置,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公司治理功能).

第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定要能够给参与人民币投融资活动的各个主体以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财富价值扩大的好处.否则,财富价值的创造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泡沫和危机,从而削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所应发挥的国际竞争力(价值创造功能).

本栏编辑:张镇镇 :zhangjian0625@shu.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