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货币政策的若干

点赞:5668 浏览:208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金融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着手,对金融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等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金融货币政策;思考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央行通过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贷款,对缓解资金紧缺问题起着积极作用.但只是从贷款投放上看不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宏观调控中金融货币政策没能发挥出作用,货币政策本来可以进行经济调控的,但最后却发展成政府干预下的行政调节,这不利于金融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

金融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央行管理一国货币供应,以使信贷在数量与利率方面与国家特定的问题相符合.一般来说,我国金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衰落时,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通货膨胀时央行会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平稳发展.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符合,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维持币值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激烈的争论,现在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币值稳定.

二、金融货币政策目标问题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标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等.这几种职能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对个人来说,货币是越多越好,职能主要是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或者低于限度都会影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然后影响到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虽然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需要借助经济运行提供的货币环境其作用.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金融货币政策要经过信用机制、流动效应等中间环节,才能对经济运行起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央行要转变自身职能,把握工作重点即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执行调控经济.近年来,央行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可看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要认识金融货币政策就要了解其目标问题,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这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但各国金融货币政策实践表明,很少有国家会把以上四大目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识.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是同向关系,就业人数多,经济增长就快;经济经济增长快,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同向关系中也有逆向关系的体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不一致的问题.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如果减少就业或者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引发物价上涨;如果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增高失业率.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与水平间呈现出一致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时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以一般认为央行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也可以侧重权衡突出重点,这两种方法可行性都不强,统筹兼顾是理想的模式,但可操作性差.而突出重点需要先选择出重点,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也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世界各国金融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目标从多目标转向单一目标.如新西兰、日本、智利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经历了由经济增长转向稳定物价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曾有过激烈讨论,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把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定为货币政策目标,即强调了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强调了稳定目标的优先地位.2003年修改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再次重申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币值稳定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的理论制定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说明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也说明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存在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的差异,不管出现哪种情形,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实践证明,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要有适应的金融货币政策,金融货币政策要怎么写作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传统金融货币政策的缺陷

重新审视我国各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金融货币政策自主性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作为唯一的金融宏观调控者,管理着一切金融机关,应该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但央行在发行货币时缺乏独立性,宏观调控上也缺乏绝对的权威性.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央行成为国家行使行政手段的部门,货币政策则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丧失了其原本应该作为的经济调控手段.这样央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受到来自政府及企业的层层压力与制约,央行并没有真正掌握金融货币政策的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化,很难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反而被经济所左右,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如货币政策目标不统一,有时太注重局部利益,一心想通过发展生产、赶速度等来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这与稳定物价的目标不相符;货币政策目标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缺乏配合,手段与目标相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影响不大,两者缺乏质与量上的比例关系,这使得货币政策很难正确实施. (二)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有调控作用,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如影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等进行,从而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增长经济等目标.现阶段,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果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不利局面.首先央行职能独立化.一直以来央行调控能力弱主要因为央行缺乏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使央行独立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独立于政府,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现阶段,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央行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应对各种经济危机时都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其次采用适度松动的金融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金融形势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这种形势下紧缩货币,就会使货币政策失去应有的政策供销,国民经济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要适度放宽紧缩的金融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充分发挥货币的内在调解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放松货币政策绝不是膨胀政策,货币供应量一定要结合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不能抛开经济发展来随意扩大.所以,要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应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如果财政失去平衡出现赤字,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弥补如增加税收或发行债券等,这样能防止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确保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避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想脱离.最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经济快速发展时,要改革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政策等控制、调解货币供应量,根据市场确定货币信用的分配问题.如立足于原有存款准备金政策,谋求多档次发展.专业银行以后不需承担政策性业务,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以便因地制宜改变货币政策,从而调解社会货币供应量.

关于金融货币政策的若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适当进行调整.

四、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限制与挑战,这里主要关注当前金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遇到的挑战,如资产波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的加深,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981-1993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2005汇率并轨时期;2005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汇率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联系,汇率变化能影响宏观调控结果,因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会对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挑战.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围绕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展开.汇率制度为汇率水平确定提供制度支持,汇率制度不分好坏,但是汇率水平的高低有好坏之分,目前,学术界对汇率水平高低带来的效果有着不同的争议.因此,确定均衡汇率水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局关注的宏观问题.汇率制度决定汇率水平,但是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时是围绕汇率水平进行的.如果汇率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汇率制度就会进行调整.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会涉及到改革的方向、内容、速度等方面.所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是复杂的.

(二)资产波动

首先资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资产波动与宏观经济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涉及到资产波动问题.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资产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如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房地产长达多年上涨后出现的持续性下跌,从而引发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资产波动对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挑战.其次资产波动对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经济的宏观特点,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中寻找平衡,一般来说,经济稳定时,央行注重稳定物价;经济发生危机时,央行多关注经济增长.目前,物价变动的衡量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等,消费物价指数发布的频率高,容易被接受,但不能全面反应社会总水平的变化情况等.其实,不管是消费指数或核心通货膨胀率等,都不能体现出资产波动情况.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函,房地产、股票已于个人财产有着一定的关系,资产变动会给投资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将资产波动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很难将这几种指标融为一体,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资产波动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三)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货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关系.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随着货币的国际化发生变化,一方面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对内外部经济同时产生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不管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是资产波动都会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对金融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会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中供给量源头与最终决定因素的变动,所以要控制住货币供给量,抑制通货膨胀,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资产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都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