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行走向开发性金融之路

点赞:32953 浏览:154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1998始,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启了由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银行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基本脉络及其机理是什么?国家开发银行总会计师刘大为用翔实的资料和数字演绎了这一过程.

向开发性金融转变的起因和路径

在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后的最初几年,在对我国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的同时,其运营风险也在不断地积累、沉淀,不良贷款率曾经高达40%.这有当时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其功能定位、运行方式、风险控制等方面原因.当时国家开发银行的体制框架是以财政融资的观念和方式为主导,“项目由部门指定,发债由行政摊派,贷款由商业银行委托管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明确提出“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方针.在国家开发银行内部,成立时间不长积累的巨额不良贷款风险使运营举步维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1998年伊始,开发银行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围绕防范控制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开始探索改革发展的新路径.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国家开发银行不仅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根本性好转,同时完成了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逐步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过渡到开发性金融机构上来,开始以良好的市场业绩实现政府目标,同国际先进经验接轨.1998年前后的这一“转折”被我国银行业人士形象地称为“1998拐点”,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解读这一“拐点”形成的原因.

1998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先后进行了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核心的三次信贷改革.第一次信贷改革提出“在市场环境下、银行框架内”办银行,明确了面向市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办行思路,通过建立风险内控机制,解决“奉命贷款”、“人情贷款”的困扰,确保新增贷款的优质.第二次信贷体制改革,重点化解存量风险,聘请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银行内部的机构建设和风险管理提出咨询意见,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防火墙”评审机制,完善总分行两级管理,强化风险监控和基础管理,很快形成了适应市场要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第三次信贷体制改革,提出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相接轨的“八项标准”,向国际一流银行迈进.经过三次信贷改革,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迅速改善,不良贷款率由1998年底的32.63%,下降到2001年底的3.91%.

在信贷体制改革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对负债业务进行了重大改革.1998年9月,以低于行政派购利率水平,成功完成市场化发债50亿元.这是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首次突破“指令性派购发债”单一形式,进行市场化发债的开始,是对国家信用证券化的一个尝试.之后国家开发银行不断提高市场化发债比例,积极创新债券品种,条件成熟后又进一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发债.1999年市场化发债程度达到96.8%,2000年则全部实现了市场化发债.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筹集成功地从起步时解决资金有无,到逐步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从行政派购到走向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高效与竞争机制,形成了以国内外债券市场筹资为主、存款业务为辅、依托银行间市场灵活运用资金的市场化筹资机制.

2002年,全面推进以评审体制改革为重点的运行体制改革,开创性地引进资本市场原理,建立贷款评审的“路演审议制度”,进行评审、决策;改革财会和资金管理体制,推行后台工作改革,从而形成了分工合理,相互制约,“业务椎动、风险控制、稽核监督”三线并行的运行格局 .至200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主要业绩指标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见图1和2).2003年以后,围绕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通过体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开发银行连续四年保持良好的市场业绩,全面向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目标迈进,信用建设、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国家开发银行的业绩之所以在1998年后有了明显的好转,形成“拐点”,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办行理念上的转变密不可分.深层次地看,国家开发银行以开发性金融理念为指导,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最终实现了业绩的根本性好转:

第一,调整信贷结构.国家开发银行在有限的贷款规模内集中向国家“两基一支”重要行业的项目和重点发展的地区倾斜,严格控制贷款投向盲目重复建设的领域,在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额和项目几乎没有涉及.与此同时,将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领域,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的主力银行.到2005年底,电力、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等行业和需要优先扶持领域的贷款,占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总额的9l%;累计向国债项目发放贷款占总投资的4l%;累计向西部地区投放贷款占总贷款的24%;累计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发放贷款占总贷款的9%.根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发挥自身传统优势,在“两基一支”及其配套领域内支持县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农”、再就业、助学贷款、“走出去”等难点问题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为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开发银行建立贷款余额管理和监控机制,加强贷款余额的预测、控制、考核,并通过间接银团贷款等管理资产的方式进行调控,确保年末余额控制在人民银行核定的规模内.建立规模和项目的“双控”制度.稳定了一批优质客户,维护了国家开发银行的信用.在资金筹措上,面对准备金率上调导致资金紧张的局面,通过产品创新、合理设计和精心组织,保证了各期债券的发行成功,平均发行利率仍控制在3%的目标之内,为国家开发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指标的落实创造了条件.

第二,以信用建设为主线推进业务发展.国家开发银行推动与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建立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推进治理结构、法人、流和信用四大建设,积极构建融资平台,建设协调高效的融资机制.全面推行信用评审先行和信用管理前移,实施信用发展度评价,通过标志性事件推动信用建设,信用管理初步实现国际达标.进一步深化评审体制改革,改集中评审的串联机制为并联机制,评审工作全面下放分行,总行加强行业项目评审指导,并建立项目开发评审工作组制度,对重点项目积极开展财务顾问工作,使项目开发工作得到加强.同时通过加强债项评审与信用评审的衔接、简化突出债项评审的内容、改进贷委会运行方式、完善路演审议机制、加强法律风险判断和防范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贷款评审效率和质量,从而在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和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三,保持高水平的本息回收和资产质量.国家开发银行坚持“早预测、早安排、早落实、早解决”,采取总分行联动、信用建设、动态监控、依法收贷等措施,重视本息回收和不良资产化解,巩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市场业绩.早在1999年,开发银行的资产质量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四降”,即不良资产额净减少12.89亿元,不良资产率降低0.6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额净减少6.48亿元,不良贷款率降低0.44个百分点.在国内银行业中率先开展抵质押物价值动态评估,不良抵质押率由年初的9.8%下降到6.3%.仅用两年时间,到2001年底就实现了资产质量的全面好转.

第四,加强内部协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市场形势分析评价体系,实行业务发展调度和业务发展协调会议制度,以及行领导值班和值班协调办公会制度,定期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趋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客户的金融怎么写作,提高了市场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进一步完善经营分析评价指标,为盈利空间测算和利润瓶颈资源利用决策提供了依据.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评价技术,建立贷款项目资产负债风险边界评价体系.制定和实施内部评级体系国际达标指南,作为国内惟一一家“内部评级法(1RB)”银行,参加了巴塞尔委员会组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工作,工作成果被银监会制定监管规则时采用.外部评级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推动穆迪、标普等多家评级公司提升我国主权信用等级,并给予国家开发银行与我国主权等级相同的外币债信评级.国家开发银行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展对境外评级公司的介绍和促进工作,取得了成效;并且在业务工作中与国外评级公司合作,引进其技术提高国家开发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国家开发银行的办公系统、支持系统、保障系统的水平不断提高,建立起独立的信息调查系统,加大了督办和档案、保密管理工作力度.



另一方面,提升财会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垂直领导的稽核监督.财会工作在监控体系建设、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支持业务稳健发展、深化成本控制管理和规范新业务会计制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财务大集中审批管理和会计信息国际标准化管理,逐步健全全方位的财会监控体系;强化财务的分析职能,合理配置整合财务资源,参与并支持经营决策;稳步推进全成本管理理念,利润/成本中心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已经列入考核指标.进一步强化垂直领导的稽核监督体制的独立性,撤销分行稽核处,在国内银行界率先组建12个垂直管理的稽核专员组,使监控力度大大加强,风险的跟踪和揭示更加及时.实现了总分行、行内外路演委员项目贷款后评价的“异地联动”,通过网上操作保证了对项目贷款效果的监督和贷款成功度的检验更加客观和公正.推进逐笔稽核,严格把握费用管理审批合规性,1998年之后,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机关营业费用已连续多年保持基本合理.分行资金、费用、信贷业务的差错率持续下降.

转型背后的若干要素

回顾开发行由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变的过程,我们发现,一些一般性的支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发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这是开发性金融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发性金融对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金由国家提供,并拥有国家赋予的发行金融债券的特许权,享有准主权级的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国家开发银行强调市场业绩,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把财力集中用于新的领域,实现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都是实践的产物,前者是财政融资方式的产物,后者是市场建设方式的产物.开发性金融讲求市场业绩,而政策性金融只求保本微利.以保本微利实现国家政策,是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做法和原理,是财政融资的做法,其实质是把利让给企业,是财政补贴的延伸,但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而开发性金融则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资金,在支持项目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从而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开发性金融以市场路径实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能够主动地运用和依托国家信用,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充分利用和完善市场.在运行中,开发性金融不直接进入已经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从不成熟的市场做起.国内外经验表明,存在市场缺损的领域往往是政府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这些领域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进入,从而成为开发性金融的核心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开发银行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坚持用建设市场的方式,以融资为杠杆,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引导资本投向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开发银行从建立市场主体这一基本制度做起,着力对项目法人进行孵化、考核、培育、完善,使国家信用、国家开发银行机构信用、各级政府信用“孵化”出企业信用,既降低了自身信贷风险,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开发性金融以组织增信为基本方法和原理.组织增信是开发性金融与政府的一种合作方式,双方通过共建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来防范风险,体现的是一种共识、共建、协调、合作的关系.通过组织增信,开发性金融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有效弥补现有金融制度的不足.在完全市场化的融资体制中,政府不直接参与市场运行,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具有管理、规范、提供制度框架和参与经济运行的多重身份.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融资体制的基本特征,在当前具有高效率,经过了市场实践的检验.组织增信也是经济转轨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制度建设中可以转化成多种形式,如对企业或项目融资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等.在实践中,国家开发银行运用组织增信,主动构筑信用结构和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优化信用资源的配置,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业绩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开发性金融实行政府机构债券和金融资产管理方式相结合.国家出资500亿元作为国家开发银行资本金,并赋予国家开发银行准主权级政府信用及相应的法律地位,这是国家开发银行市场化运作和市场业绩的基础.在资金来源上,国家开发银行享有在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的特许权.按照国际惯例,开发性金融债券是政府机构债券,与国债的管理方式不同.国债资金是用财政预算方式管理,没有金融损益平衡的要求,而且不承担体制建设的任务.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领域介于国债和商业金融之间,需要通过市场建设、体制建设进行推动,采取政府协调强化金融资产管理的方式,运用政府组织增信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效益.换言之,开发性金融是通过严格的本息回收来实现损益平衡,从而进行全局性的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

开发性金融实行以金融孵化为核心的融资机制.“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实现市场出口”三个环节是开发性金融的融资特征.三个环节的中心内容是借助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构建高效的融资平台和信用平台.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就是由各级政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需要,整合内部资源,选择确定项目,推荐申请开发性金融借款.开发性金融机构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水平、履约情况以及信用复核情况确定借款总量.开发性金融孵化,就是在政府协调下以融资推动项目建设和融资体制建设,使项目逐步由收支流量平衡的法人向资产负债表式的法人形式转化.选择市场出口,就是依据流建设的发展趋势,针对借款性质、用途和使用情况设计不同的偿还机制,包括正常信贷还款、母公司回购、资本市场出口等市场化偿还机制,以及对于部分公益性项目所采取的政府回购等财政性偿还机制.

开发性金融实行管理的治理结构.一是实行融资.通过建立独立委员电子路演和贷款委员会审议贷款项目等制度,加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化、化、社会化,打破行政审批贷款和少数人决策大额贷款的格局.二是实行财务.建立财务经费分配和支出透明的管理机制,优化集中采购制度,聘请国内外知名会计公司对开行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三是实行经营.对重大目标的确立、措施的制定、经营问题的解决,让不同层次员工参与决策.四是设立信息独立调查系统,实施垂直稽核制度,一方面为决策提供支持,一方面强化对决策的监督制约.

随着经济增长,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领域,“两基一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煤电油运等能源交通供应又趋紧张,主要农产品以及重要原材料等也出现了资源约束.在宏观经济中,投资需求过旺与局部消费需求过低并存,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的反差日益突出,盲目重复建设和泡沫问题突出,市场及其制度有待完善.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现,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一现实,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具有法定国家信用的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在:

首先,发挥开发性金融在经济建设中的调控作用.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等问题,国家开发银行服从和怎么写作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在促进发展和调整结构中的调控引导作用.严格按照银行下达的信贷规模发放贷款,确保不突破.进一步控制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煤电油运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国家对国家开发银行增信,国家开发银行对地方政府增信,更好地贯彻和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在重点支持的领域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瓶颈,从融资总量和结构上进行控制和调节.


其次,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优势,进一步构建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运用组织增信控制整体风险.从政府角度看,“两基一支”领域的大部分项目融资需要各级政府有相应投入,尤其要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对贷款项目进行政府的组织增信,有效整合各方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与各级政府达成信用建设的共识,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商业性金融普遍从县乡退出,瓶颈领域的发展需求与金融体制脱节,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进入,有效填补这些空白.在具体做法上,国家开发银行充分运用和发挥政府组织增信的优势,通过与各级政府建立金融合作关系,约定共建信用、贷款支持、承诺还款来源和方式等内容,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

开发行走向开发性金融之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开发性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三,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体制建设优势,构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制度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不可避免地给各类金融机构带来潜在风险.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运用开发性金融的体制建设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致力于推动市场制度建设,构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

简要的结论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是通过建设制度、建设市场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可以解决很多过去政策性金融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开发性金融的业务面很宽,相当多的领域可以自主去做,但其大方向是完成政府的发展目标.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1998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在市场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取得了成效.这种建设市场的办法不仅可以用在大型项目上,还可以用在社会瓶颈等广泛的领域,从而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运转效率,使整个市场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拉动点.

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机构载体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同样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开发银行率先办成国际先进业绩的银行,并成功地凭借对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将大约2万亿我国银行业短期资金转化成长期资金,将东部发达地区的相当大一笔资金运用到中西部地区和县乡等基层极缺资金的项目上,这对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对于提升我国投融资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制度建设水平,无疑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高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