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

点赞:18250 浏览:816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为沿海开放省份,浙江经济外贸依存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浙江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呢本文在借鉴国际、国内应对经济危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在当前金融经济危机中浙江省财税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 键 词 :浙江 经济危机 财税政策 调整

一、调整财税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了增速持续上升和长达5年高于10%的平稳快速增长后,受经济的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到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9%,第四季度为6.8%,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仅增长6.1%.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经济的波动与世界经济的波动的相关性增加.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不景气现象,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国际需求不足,导致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减少,严重冲击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货代相似度检测、国际物流等外向型经济,目前这种冲击还在向内需经济领域扩散和蔓延.浙江作为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外贸形势异常严峻,继2008年11月份第一次出现出口单月同比下降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出口270.6亿美元,下降17.6%,进口102亿美元,下降23.6%.在外贸受阻的同时,浙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关闭:社会就业压力增大.裁员、失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现象普遍:居民收支实际增速偏低,内需下降: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加快.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2009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民间人士对“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及相关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措施.例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的若干政策意见》(浙委[2009]2号);提出通过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等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宁波市政府提出从企业税费减负、金融支持、现代怎么写作业发展、市场拓展等来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浙地税发[2009]22号);薛晓等从长三角主要城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明确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提出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税收政策:程瑜提出从财政政策和生态税制两方面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胡蓉提出通过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来拉动内需:岳树民等提出通过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或与浙江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或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不适应,或仅从宏观理论层面予以阐述: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保增长扩内需文件,还需要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浙江省客观情况和税收权限,选择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通过实施相应的积极的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历史借鉴

(一)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欧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下降到10%,而制造业则从20%上升到50%.战后日本从一片废墟发展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关键也是依靠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而财税政策与经济的关系紧密,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财税政策地位越重要,财税政策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理论.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总量调控中的作用,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策理论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财政政策主要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以及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调节范围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全部公共性问题,而非传统的经济总量调节,但是要避免进入竞争领域;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短期宏观经济调控以货币政策为主,注重发行国债、赤字规模等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笔者认为,市场失灵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经济波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环境下,需要政府通过合理运用税收、贴息、政府投资等各种财税政策,调节经济结构,拉动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危机中选择财税政策的国际经验

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不景气状况是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经验,但政策效果不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等欧美国家采用信贷刺激和税收调节等措施应对危机.1933年5月美国开始实施增加财政开支的赤字政策,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款物帮助失业人员家庭维持生计: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实行累进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税收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由于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不及时,刺激效果显现缓慢,直到1938年美国才获得成功.但这次新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完成的基础设施为美国工业化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为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动稳定”的累进税制也成了政府反经济周期的重要调控手段.

1973-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大量增加公共事业投资、增大社会福利开支等行之有效的扩张性措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的财税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当然,这些财税政策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比如1992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萧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恢复经济,致使财政赤字问题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纵观各国历史经验教训,政府在经济危机初期就要迅 速作出反应,果断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大幅度减税增支,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并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提前调整政策,才能实现财税政策目标.

(三)我国经济周期演变及其财税政策效应

1 我国经济周期演变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取经济调控政策影响周期波动即放大或缩小其波动幅度,减缓周期频率,以减少和抑制周期波动对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灾害性影响.财税政策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通过实行积极或消极的财政政策和或紧或松的货币政策来影响投资、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减缓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次数以及调控政策的效应,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效应在市场经济中的参考价值较少,这里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市场经济以来的财税政策效应.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经历了四个周期,2008年下半年可以说是第五个周期的开始.每一个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财税政策来促控经济,尽力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每一次经济低谷,国家通过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刺激一些主导产业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1978-1984年第一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农业的恢复性增长拉动的,1985-1988年第二个周期的经济增长是以日用消费品需求急剧增加而供给严重不足以及流通领域改革拉动的,1989-1993年第三个周期主要是以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增长和体制变革拉动的,1994-2008年第四个周期就是以房地产业为先导带动重化工业增长拉动的.

2 1992年以来应对经济危机的财税政策效应

1992年“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年同志南巡讲话,极大地调动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1992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快速升温,1993年初出现了经济过热,房地产开发、金融创新活动等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1994年国家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陆续推出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一系列改革,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财税制度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新的工商税制.从税制改革来看,这次税制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合并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加了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实施新税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抑制房地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态势,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宏观调控目标: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大幅度增长,税权和税收收入更为集中.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能力,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加强.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出口需求受到抑制,加上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短缺经济基本消失,初步形成写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疲软.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提高公职人员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高纺织、服装和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商品综合退税率从12.56%提高到15%左右;为了鼓励、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对土地增值税采取了政策性减免的做法.在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出现了回升迹象,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

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物价、房价、股价竞相上升,能源、资源消耗急增,短缺严重,总量过热、风险加大,严重威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鼓励资源节约、促进环境保护、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2006年4月1日起,对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进行大规模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日.为了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2004年1月1日起.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行与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2006年9月15日起调低部分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率,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7年7月1日,再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大宗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为了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2005年提高部分资源税应税品目税额标准,2007年提高车船使用税单位税额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纳入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范围并提高了税额标准,2008年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5年以来,逐步加强房地产领域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税收征管,缩减税收优惠措施,以平抑房地产、抑制房地产过热.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8%,保持了经济总量关系的大体平衡,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

从历年国家运用财税政策调控经济的情况看,不同时期的财税政策目标基本实现.对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引进外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增加就业作用巨大,为浙江调整和实施财税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当前金融危机中各国财税政策应对策略分析

(一)欧美及日本的财税政策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应对危机,政府出资挽救金融机构、扶持汽车等实体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投资等方式,刺激社会需求、扩大就业、解决居民生计问题.美国政府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救市活动,收管和注资濒临破产的企业,向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房地产公司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向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通过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授权政府购写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危机恶化:通过价值1100亿美元的延长税务宽减措施:奥巴马政府主政后,2009年1月又通过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2750亿美元用于退税、5440亿美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2008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金额达27万亿日元的追加经济对策,用于刺激经济发展,其中6万亿日元作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提供100%的担保:12月宣布规模为23万亿日元的保卫生活紧急对策.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35亿欧元的能源投资计划,英国公布了23亿英镑的汽车业扶持计划,芬兰政府宣布2009年将采取一项金额20亿欧元刺激经济的财政计划.另外,2009年4月伦敦金融峰会 上,20国领导人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

从当前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西方国家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迹象,财税政策效果难以定论.大部分国家出台的财税政策着力于控制危机,力求经济运行正常,还未达到反思危机和完善与创新制度的程度.

浙江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危机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启动了10项扩大内需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财税政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两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制定钢铁等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与此相应,各职能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交通运输部公布两年内年均l万亿元规模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建设部提出9000亿住房保障投资计划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扩大政府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的计划.二是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如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多次调高商品出口退税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出,将力求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困难和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笔者认为,经济刺激方案偏重民生和消费,短期难以见效:政策临时性强,与政策相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滞后;开源节支措施少,财政压力大,特别在目前的危机状况下需要进一步夯实财政资金来源:减税政策与优化税制结构结合不够紧密,实施积极财税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四、浙江省应对危机的财税政策现状与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矛盾

2009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增长9%,考虑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需要分别增长10%、11%、12%、9%.在浙江,中小企业居多,产业集中程度低,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短缺,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这些因素导致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保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财税措施包括安排1838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其中省本级260亿元)、安排3.5亿元外贸发展资金、设立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6500万元、减免或缓征或取消一批地方涉企税费等.

经济增长9%左右的目标是积极的,但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现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税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矛盾.一方面要实施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采取扶持企业出口、引导企业投资、支持企业重组升级等财政鼓励措施,又将增加财政支出.二是产业升级与失业的矛盾.政府采取包括财税在内的政策措施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与传统加工业相比,高科技企业用人数量减少,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失业.三是重点扶持与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矛盾.四是浙江省级与、省级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衔接配套和均衡问题.五是财税政策连续稳定性矛盾.

五、经济危机中浙江省选择财税政策的思路

(一)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1 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科学生财.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现代物流、外贸等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怎么写作的附加值,大力培植税源;优化财税怎么写作,加强征管,减少税收流失:争取债务收入向浙江转移.

2 加强财政管理、合理管理财政资金.强调预算的法律权威性,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和费用支出标准体系,扩大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程序和方法,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产品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研究缩减财政级次的必要性,理顺省、市、县、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奖罚机制:梳理财政预算项目,压缩或取消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减少政府浪费,严格控制出国访问、购写公车等支出,节约财政开支.

(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归纳为“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大四产”.因而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

1 经济结构优化.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引导现代怎么写作业发展,支持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持优势特色农业和粮食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省财政在3.5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外贸发展资金,支持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创建自主品牌、参加境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2 科技创新和节约型经济发展.整合现有工业类、科技类财政性资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平台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 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引导成立互助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增加财政投资和补贴支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1 参照和配套拉动内需政策.结合浙江省具体情况,制定财政投资补贴方案.投资或补贴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生产;对相关产业产品或怎么写作实施购写补贴,促进消费需求.

2 加大民生投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稳定消费预期.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政补贴、贴息政策,支持就业创业:调整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增加公共卫生项目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怎么写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到广大农村:重视外来民工即新浙江人的社会保障.

(四)完善财税政策,调节消费,引导投资.调整经济结构

在国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符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贯彻落实国家的财税政策.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方向和调节消费结构,支持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和重点行业、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优化进出口结构;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创业:针对一些新兴产业,研究减税支持政策建议,争取纳入国家税收试点,扩大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