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与途径

点赞:5866 浏览:173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点,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发展无疑举足轻重.而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贫乏、融资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总量.更要结合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需求特征开展针对性的金融创新,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保障和支持性措施的基础上,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及规范下的非正规金融分工有序、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保证农村金融供给需求的结构性均衡.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现要正规商业性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作用有限

1 县域金融机构收缩,怎么写作县域经济的主体缺位,与县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当前较为紧张的人地关系,农村经济一般是以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具有高度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的生产方式特征,与当前的正规金融模式不甚相符.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乡镇金融怎么写作的主角,而农牧区又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顾及的区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农村牧区由于地理位置或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金融机构萎缩、怎么写作缺失.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坚持赢利性和安全性的商业原则,这是不以其经营规模为地级单位还是全国范围为转移的.


2 国有商业金融、政策金融经营策略的调整,使县城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及怎么写作能力与县城经济社套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贷款重点投向城市、大项目、大企业.县级农发行业务功能单一、农信社孤军难支“三农”,已显得力不从心.农村中小企业、个私企业、专业大户“贷款难”的问题仍难以解决.商业银行支持资源型的小农经济及具有生存经济特点的农户贷款需求,使商业银行“化整为零”,将扩充农村金融供给的希望寄托于已经基本确立的商业化经营原则,则更是脱离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实际,很容易形成套取资金、转移改革成本的新渠道.

3 金融体系在经营目标、层次设计和风险防范方面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海西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县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客观上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怎么写作偏离,只是把大中企业以及大中企业云集的城市(格尔木、德令哈)和重点项目作为主要支持对象,将下级资金层层向上集中,而忽略县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县域内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投入减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就农村信用社自身而言也逐渐收紧对农牧区的信贷投入,转而在城市寻找新的信贷投向,县域金融机构只“抽血”不“输血”,影响县域经济稳健发展.据统计,全国农牧民生活性借款占年内累计借款额的47.75%,农牧民资金使用的专项性、目的性不稳定,这也使以项目价值为保证的正规商业金融贷款程序和风险防范手段在农牧民身上失灵.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农民使用的土地及房屋和不动产不能进入抵押市场,农机具、牲畜等动产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样不能抵押,也限制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介入.

4 县域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与县城经济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不相适应.县域经济的构成决定县域经济较城市有着较高的内在风险.县域经济主要由农牧业和中小企业构成.农业特点是投资需求量大,回报期长,回报率低,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不确定风险显著高于其它产业.中小企业则规模偏小,经营管理水平差,技术水平较低,自身积累能力弱,无抵押担保力,抗风险能力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据调查海西地区四家国家商业银行贷款授信和授权均被上级行上收,且贷款对象都要求企业必须达到AA,而目前县域经济中能达到这种信贷等级的企业也只有2家,银行信贷审批过严,贷款门槛过高,贷款投放的责权利不对称.基层经营行只有初步调查的权利和风险承担的责任,形成了多贷款多担责的局面.目前,海西地区县域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存在金融创新,品种单一,受县域经济不发达的影响,发展缓慢,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反差.

(二)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

非正规金融主要包括民间借贷、私人钱庄、农业合作基金会等,由于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贷款手续相对简单、灵活、及时,信息发现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的圈层结构简单,这种方式适应特殊的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农户小额贷款的需求特点,因此在目前的农村信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利率一般高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3倍,借款形式较为分散、隐蔽;监管较难、纠纷较多等.基本上长期处地初级和无序的状态,限制了其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广泛支持作用.同时,由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合法性长期受到质疑,其持续发展也自然受到各种限制和障碍.

1 农村金融改革效果不明显.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深化金融供给改革、构建市场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似乎已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原则方向和举措,加快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以“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为原则明确了农业银行的改革方向,积极筹办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放宽农村机构准入条件,陆续创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只是从体制上突破,商业化运作依然进展不大,支持农村建设成效不明显.

2 农村环境本身欠佳,需求得不到有效供给.长期以来县域政府关注的只是银行的贷款投放情况,对贷款回收不太重视.从上个世纪的乡镇企业成批破产到本世纪初的国企转制.破产的都是银行的信贷资产.海西县域企业起步晚,规模小,自有资金相对匮乏,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许多企业都是租赁厂房进行生产,因而可供担保抵押的物品较少,成为企业贷款的关键因素之一.商业性、正规化的门槛与标准、授权与审批、手续与程序等摒弃更多的农民金融怎么写作需求,使商业银行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资金运用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银行巨额存贷差产生抱怨.流动性困惑也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为使信贷资金在银企之间良性持续流动,实现银企双赢,加剧商业银行对大客户的贷款冲动营销,竞相追逐,形成新的贷款风险,农信社改革只强调省联社控制、系统授权、规模扩张、公司治理等行政性和商业化方向,使委托写作技巧链条加长、管理监督成本增加,而规模扩大会弱化以血缘、地缘、人缘为特征的农村信贷风险甄别和约束机制.

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结构性失衡与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金融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解决供需结构失衡的创新途径

农村金融创新应从改善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以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保障和支持性措施的基础上,构建政策金融、 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及规范下的非正规金融分工有序、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怎么写作和业务运营体系.

一是整体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加快土地制度、生产组织制度及社会保障体制的创新,提高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生存型农户向经营型农户的转变,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撬动农村金融发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基金,针对贫困农牧户设立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市场化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发挥资金供给规模化、结算渠道跨区域化和产品功能多元化等优势,满足农村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信贷和大型项目、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商业性金融需求.

二是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调整并加大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和业务范围,逐步提高农村政策性贷款占全部农村贷款的比重.在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股份制改革原则指导下,发挥新农村建设中连接城乡、联动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独特职能,充分利用各类规模型、系统型、综合型和创新型金融产品,强化对城乡经济的联动作用,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进程;坚持农信社改革的渐进性和多元化,具备条件的农信社可以改制为县域中小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不具备商业性改造条件的农信社,部分合会、轮会等民间金融机构等可以转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构建规范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组织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法律规范和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农村非组织化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

三是创新金融展务和经营模式.依靠政府或相似度检测组织,协调农户与银行的借贷活动,提高农村金融的组织化程度,如由地方政府组织提供社保,将小额信贷与政府补贴救助结合起来,利用银行供给资金、企业组织生产、农户提供劳作的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以提升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水平.(1)商业银行要更新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既“慎贷”又“敢贷”,尽可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要;(2)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或农村信贷部.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提高中小企业和农村信贷业务效率;(3)商业银行要下放贷款审批权,在风险可控条件下确保经营行有一定信贷自主权;(4)建立负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客户经理对信贷调查失误造成的掼失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应对正确的信贷决策而产生的效益给予信贷人员奖励,尤其是对有贡献的客户经理实行差异化系数工资管理,充分调动县域金融业务营销人员积极性.

四是优化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用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整治工作既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层次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贷款难”问题的现实选择.因此,县域信用环境整治工作.已经成为县域各级政府部门和银行勤勉尽职的重要工作.政府部门要树立保护金融债权就是保护地方金融发展,进而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大力倡导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基础.努力营造“金融安全区”环境.(1)大力宣传、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以外部制约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对各类贷款户及时建立信用登记动态管理档案,不断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对践踏信用的行为进行;(2)强化中小企业、农牧民信用观念.建立中小企业、农牧户信用评分和登记制度,进而建立县域居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以政府积极介入为前提,以市场有效运作来推动.建立信用担保机制并制定以相应的政策和风险预警机制;(3)在农村积极推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建立借款人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信用档案.抓好农村信用秩序的转变,把农村信用状况的好转延伸辐射到城市信用环境的改善,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县域内信用水平的目的.从而净化投资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增长;(4)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和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那些不守信用、有钱不还的“赖债户”、“钉子户”,要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联合制裁,使不讲信用者无处藏身.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银政关系、银企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严禁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进行行政干预.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特别要规范企业的破产行为,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

五是加快县城金融创新步伐.金融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信贷资金供需见面会.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积极宣传信贷政策,了解企业需求,推动银行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鼓励创新贷款品种,完善配套怎么写作,为企业提供金融组合产品和金融信息咨询怎么写作,不断提高专业化运营和个性化怎么写作水平,增强吸引力.对规模很小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或其他小型企业,可针对其特点推出适合的贷款,如店面抵押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等.大力发展银行汇票、票据贴现、电子银行、写作技巧销售、理财顾问和财务管理等业务,拓宽收入渠道.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综合的金融怎么写作,共同为中小企业和农牧民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六是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结构的最优化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靠金融的信贷支持还远远不够,还须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全方位共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1)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科研和技术推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企业,尤其是对投资额大、期限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增加直接投入或贷款贴息,避免投入风险由银行.一肩挑现象;(2)对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优先发展的产业、行业给予优惠的土地、税务等政策,扶持其壮大.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或禁止发展的产业、行业实行高税率,限制其发展;(3)发改委、经贸、工商部门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准绳,严把区域市场的项目准入关:(4)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合理指导利率定价.尤其要重视对“三农”的扶持,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真正体现国家对“三农”的政策优惠:(5)理顺地方政府、企业、农户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各方配合,齐心协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海西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