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怎么写作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点赞:32332 浏览:1460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步骤,对推动我国金融深化.引导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促进资金的快速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并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加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和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离岸市场配套措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离岸金融业务监管,培育市场主体等.

关 键 词 :离岸金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1―0066―04

一、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

1 是实现上海“双中心”、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关键环节.2009年4月,国务院确立了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而在当前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下,资本项下的资金很难流动.在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发展之前,为确保“双中心”任务的实现,促进上海航运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无疑是条捷径.在上海开办离岸金融市场,真正实现全球金融业务24小时交易,将有助于我国与全世界的金融紧密联系,融人统一的国际市场.


2 为我国当前巨额的外汇储备减压,化解流动性危机,增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持续的顺差转化为巨额的外汇储备资产,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不仅给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也使大额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市场风险,致使大量海外资产遭受巨额亏损.另外,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国内市场货币流动性泛滥,产生了一系列民生问题,同时也使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发挥离岸业务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潜力,为外汇储备“消肿”,化解流动性矛盾,当前社会经济难题,进而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3 扩大海外投资,便于我国加强对境外本币的监控.当前,国内企业利用外资的“成本倒挂”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国内企业不能直接利用;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为海外投资而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筹资,成本很高.因此,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让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直接进行交流,能为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金融支持,从而促进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回流相当数量的境外人民币,进而间接实现对境外本币业务活动的监管,减少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维护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稳定.

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怎么写作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市场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国际上来看,由于金融自由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加之离岸金融业务的诸多益处,离岸金融市场自上世纪50年代在欧洲形成以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1989年招商银行在深圳开办离岸金融业务,成为首家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随后,广东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相继获得离岸银行业务的牌照.受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央行暂停了所有中资银行的离岸金融业务.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批准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全面恢复离岸业务,同时允许总行设在上海的交通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开办离岸业务.目前,我国共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四家商业银行经营离岸业务.离岸业务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的离岸金融业务也得到了持续迅猛发展.但是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包括:(1)目前的离岸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贷款、国际结算等传统业务,且由于监管政策过于严格导致业务范围过于狭窄,品种单调、缺乏创新.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规模较小,这些不足都影响着我国同外资银行等同业的竞争.(2)离岸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加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人对其存有疑虑.离岸金融业务政策、监管框架、优惠统一的税率制度等还不完善,仍需政策的完善落实.缺少统一的离岸账户保密规定.(3)离岸金融业务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狭窄,且客户群体不足.(4)开展离岸金融的经验不足,从事离岸金融的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上海正积极构建离岸金融市场,上海洋山港试点综合离岸金融方案已上报.根据初步拟定的方案,洋山港将参考英国耿西模式,最有可能采取的是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相分离,非居民交易账户与国内账户严格分开.而且洋山港到时候会率先试点包括离岸银行业务、期货保税交割及离岸再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离岸金融业务.拥有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成为上海建设“双中心”的必要条件.对于上海来说,构建离岸金融中心从长远来说是机遇,但当前而言,更多的是挑战.

三、构建离岸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由于离岸金融市场管制松弛,自由度高,加之对国际政治经济反应敏感,会引起巨额国际游资四处流动,加剧金融市场的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的稳定.同时,由于离岸账户与国内账户的分离是相对的,即使在内外分离型的离岸市场,二者之间也可能发生资金转移.因此,如果我国为反通胀而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时,国内机构完全有可能从离岸金融市场借人低成本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本国货币政策的效力.

1 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系统性的管理风险,加大了政府的监管难度.离岸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利率、汇率、股价等机制,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生链式反应,放大风险.而且,我国正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对游戏规则还未完全掌握,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相当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合规文化还没有形成,管理风险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一项普通的离岸金融运作都可能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事项,是一个受到多头监管但不受单方完全控制的市场,因此,从整体上加大了我国政府对离岸业务的监管难度.如果监管不力,离岸金融市场将成为洗钱、逃税和不法分子筹集资金的“天堂”.

2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对金融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要载体的洋山港.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考虑到离岸市场操作对在岸市场的冲击和影响,选择洋山港作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试点有特有的优势.但是,洋山港的商业配套还不完善,交通成本高,大部分金融机构需要新设,且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因此难以集聚国际金融人才.在短期内,这些因素对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能产生瓶颈限制.

四、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是中国的第一大城市,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2010年世博 会的举办更让世界了解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上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地理位置优越.从全球来看,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与、香港、新加坡相邻或处于同一时区,可与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构建连续24小时接力交易.上海又位于远东的中心点,辐射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从国内来看,上海位于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人海汇合处,历来是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使上海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2 雄厚的经济基础.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怎么写作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金融活动的集中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

3 金融基础好.近代历史上,上海是远东第一都市和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规模全部雄踞亚洲之冠.其深厚的金融城市历史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崛起提供了市场基础、历史声誉、经验与信心.如今,上海的金融业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OTC衍生品、黄金、产权、再保险市场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汇聚了世界上主要金融市场种类,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

4 政府积极推动.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家战略,使原来以地方为主推动上升为集国家力量推动,、上海市和浦东区联动,形成政府推动合力,大大增强了协调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成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

五、建设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怎么写作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1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政府的推动是重要前提,国际合作是主要手段.离岸金融市场最早是自然形成的,但现代离岸金融市场则是东道国政府顺应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致力推进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构建离岸金融市场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及各项内控制度更需要政府,因此,我国发展离岸业务必须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和推动,这是前提条件.离岸金融运作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事项,受到多头监管,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并努力实现与不同监管主体共享管理信息.

2 加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加大金融入才引进与培养,完善市场配套措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科研是进步的动力,无论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初期还是成熟阶段,科研都是关键.为保障其健康发展,要密切关注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对离岸金融的影响,同时要把握离岸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研究其竞争态势、经营模式、风险控制等因素的最新特点,探索、创建最适宜中国的离岸市场建设模式和方法.大力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高水平金融人才的引进,特别是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培养研发、交易、风险管理和清算人才及各个层次的管理人才.另外,税收优惠是各离岸市场所采取的优惠政策中最集中的体现.目前我国在离岸业务税收安排方面还没有实质性内容,应抓紧制定与整个国家税法体系相衔接的离岸税收法规,制定与周边国家相比而较为适宜的税负水平,从而,完善离岸金融配套措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 强化离岸金融业务监管,创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的离岸金融监管模式.(1)明确离岸市场类型,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上海离岸中心建成后可能出现套利、逃税、洗钱等活动,将对我国监管制度提出严峻考验.而采用严格的内外分离型模式能为我国监管制度完善争取时间,也能较好地保护国内金融业免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待时机成熟后,可以渐进地、有步骤地放开离岸金融市场.(2)对经营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市场准人制度.建立严格的离岸金融机构设立和审批制度,按资信状况、资本实力、风险管理水平分别颁发有业务范围区别的经营牌照,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离岸客户开户细则,保证离岸客户提供资料的合法有效,适当控制开展离岸业务的银行数量;应明确规定离岸机构以分行(公司)建制,总行(部)必须充当离岸分行(公司)的最后偿债人,以避免离岸金融机构破产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冲击.(3)加大风险管理,确保监管力度.按照最新制定的《巴塞尔协议》,对离岸机构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建立完备的离岸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离岸机构定期呈送的各种报表及其他资料加以分析,或通过监管人员的实地调查,分析离岸银行的日常交易、资金运营、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资产管理状况,对其资产、负债业务,甚至表外业务实行严格的风险监控.

4 培育市场主体,吸引和鼓励中外各大银行落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银行间同业往来,吸引和鼓励中外大银行,尤其是海外各大国际银行及跨国金融财团加盟.同时积极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促进离岸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资源.

5 建立资本流动监控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离岸金融业务本身所带来的风险性,为顺利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增加了难度.在风险防范方面,应借鉴国际开放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经验,按照通行的离岸金融运行模式,结合国家及上海市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和完善监管防控体系,确保离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企业有序运作、高速发展、风险可控.努力建立高效率、低风险的机制,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做好准备.

6 完善离岸金融管理法规体系,避免市场监管漏洞.离岸金融市场“金融特区”的属性造成了其法律上的特殊性质:银行保密法使其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高发区;低税率的特征容易使其演变成避税天堂;宽松的监管机制容易使其成为吸引资本外逃的磁石.但上海构建的离岸金融市场,绝不能成为洗钱、逃税和不法分子筹集资金的天堂.为此,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通行的监管规则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比较完整又切合我国国情的的离岸金融法律制度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如制定《离岸金融法》,全面调整离岸金融交易关系与离岸金融监管关系,明确有关法律原则.由于我国的离岸市场是以渐进方式开放,这种状态很难使立法一步到位.为此,立法必须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在制定《离岸金融法》之前,应先制定一些低层级的过渡性规范,待条件成熟时再形成法律,从而使最终制定的《离岸金融法》具备并保持先进性.在立法时,应尽可能避免由于法规的不严密或疏漏导致业务操作和市场参与者钻政策空子的情况.例如2006年制定的《反洗钱法》所规范的洗钱行为方式过窄,与国际公约还有相当差距,应用于离岸金融市场就缺乏实际操作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将重塑平衡,我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此形势下,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在前进道路上迈出的重要改革步伐.

(责任编辑、校对: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