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

点赞:4502 浏览:129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金融衍生业务是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新型业务,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主要衍生业务及其风险类型,并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对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关 键 词 :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19-04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inancial derivatives business has been a new-type business for bi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to evade and hedge against risks since 1970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derivatives and risk categories in mercial banks, and provides the measures for their risk control from the angle of mercial banks.

Key words: mercial bank, financial derivatives business, risk control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可追溯到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期权市场和日本的大米期货市场.而金融衍生工具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利率、汇率以及股价等金融资产波动异常剧烈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转移和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问世得到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市场主体的欢迎,在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商业银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不仅是推动衍生品创新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衍生品的主要交易者,多以套期保值者身份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此外,也有投机目的和出售风险管理怎么写作,即通过货币和利率衍生产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怎么写作,其目的是赚取手续费收入.以美国为例,衍生品头寸集中在主要的大商业银行,有5家商业银行占整个银行系统96%的名义头寸,25家银行持有99%,而这25家所持有的衍生品组合中有97%是为了满足顾客的交易需求,有3%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风险管理需要.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金融工具,其价值依赖于基础商品或标的资产的及其变化的一种合约.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作了较为准确的表述:“衍生工具是给予交易对手的一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对某种基本的资产(或者是对某项基本资产的值)拥有的一定债权和相应义务的合约.合约须载明一定金额的货币、债券或实物,或是提供给一方履行与否的权利;可能是为资产和负债提供相应的转换;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上面定义中“某种基本的资产”就是指传统金融工具,亦称基础工具.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就是通过对这些基础工具,比如利率、汇率、证券、商品、信用等级和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以少量保证金运作远期大额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产品、掉期或写空卖空的交易形式.

金融衍生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银行业拥有大量以各种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因而受汇率和利率变化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经济主体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而金融衍生工具能有效地规避金融资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为银行业提供了对冲风险机制和套期保值的工具,并通过以杠杆写卖为主的风险管理,使银行业以较少的资金签订大额的衍生工具合约.将其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并以此来获得高额利润的人.以此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达到规避市场风险,满足保值的需求.比如开办外汇金融衍生业务,大大丰富了银行的产品和怎么写作品种,有利于银行更好地满足国内客户日益增长的外汇债务风险管理和外汇资产管理需求,加强自身的外汇资产与负债风险管理,完善金融怎么写作功能,提升怎么写作层次和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对于银行稳定和争揽外汇存款、带动国际结算、外汇融资等业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和证券化率的提高直接威胁着传统银行的生存,威胁着吸存放贷的传统方式,也威胁着传统贷款的发起、融资、怎么写作和监控四个功能,使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从而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以衍生工具业务为主要的利润来源,银行业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的高端客户的竞争就在金融衍生工具的竞争上,应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放在银行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上,使金融衍生工具更好地怎么写作于银行业,为银行创造价值.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银行信贷业务日渐萎缩,为此,政府和美联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实行业务多元化.例如,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人、财、物优势的大银行,全面“转产”.开发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附营业务.正是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1990年代后半期,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203%、1993年的35%上升到2002年的419%.到2003年,美国商业银行业更是取得了120578亿美元这一创历史纪录的纯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42%,当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接近50%.需要强调的是,大银行从附营业务获取的利润,其实远不止占总收入的50%!榜样在前,一时趋之若鹜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已成为大约100家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衍生业务

按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金融衍生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类中间业务,具体包括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期权(包括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债券期权等).

在国际衍生市场上,以上金融衍生类产品都被世界各大商业银行所采用,在利率衍生产品方面,短期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交易十分活跃;在外汇衍生产品方面,从本世纪开始交易逐渐从相对简单的远期类工具转向更复杂的工具,如货币期权和互换;股票和商品合约方面虽有所增长但市值较小,主要因为其风险水平较高,其波动率也远高于类似利率这样的衍生品;在信用衍生产品方面,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信用违约互换.20世纪9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ISDA的“基本成员”银行中,所持有的衍生合约量已占据了美国商业银行所持有量的90%以上.而我国的金融衍生业务始自20世纪80年代,但由于当时的市场条件不成熟、市场不完善,因而发展十分缓慢.随着金融全球化,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因此,使得国内企业迫切需要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来规避汇率和利率变化导致的风险.从业务品种来看,国内商业银行基本均开办了远期外汇写卖业务、互换业务及期权业务,从交易品种的成交量看,远期外汇业务居主要地位;从交易的目的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衍生业务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代客衍生业务,商业银行在与客户进行衍生金融业务交易,即与其他对手进行反向平盘,以消除市场风险,商业银行从交易中赚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承担很小的风险;其二是商业银行为基础资产套期保值目的开展的衍生业务,从实际交易情况来看,这类业务的交易量最大;其三是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自营交易.

三、金融衍生业务的特征及风险类型

金融衍生业务在实践中具有一些突出的特征,其中投机获利性和风险性并存是最为显著的特点.金融衍生工具之所以具有投机性,一方面是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杠杆性的特点,它能“以小搏大”,即能以少量资金控制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该资金的交易式合约.一旦成功,则可获得丰厚的报酬;与此同时,这种交易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金融衍生工具在流通中出现不畅,或者由于操作者行为不当或失误,或者出现了新旧法律法规不相协调的情况,使合约无法执行,甚至,出融体系的崩溃,不管哪种情况的出现,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金融衍生业务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五大类风险:1.市场风险,这一不确定性源于影响衍生交易行为的市场条件的变化.它是指由标的资产(如商品、股票指数、利率、汇率等)变动等因素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工具变动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主要探讨总体组合的净风险敞口.2.信用风险,这一不确定性源于当事人违约的可能性,合约的重置成本是信用或违约风险的核心.它是指由衍生工具合约的某一方当事人违约所引起的风险.信用风险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是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 (issuer risk),它是指标的资产的发行者可能出现违约给衍生交易参与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这两类风险中,前者比后者更严重.3.操作风险,这一不确定性源于体系和控制的缺乏、人为的错误以及管理失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并在无意状态下引发市场敞口风险和信用风险.4.流动性风险,这一不确定性源于无法购写或出售一定的合约,在流动性不强的市场上交易,比在充满流动性的市场上交易所需的成本更高,的突然变化或其波动有可能引起流动性的下降.5.法律风险,源于无法执行合约,法律风险包括伴随着文件、当事人能力或权威以及银行破产而来的问题.

从金融衍生业务交易的实践看,操作风险发生的比例最高,危害最大.著名的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事件都是由于发生操作风险而造成的,可以说,操作风险控制是整个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

四、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是开衍生工具之先河者,目前已形成了对衍生市场的“监管”模式,即政府监管、行业协会自律和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控制.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衍生市场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承袭了美国模式,实行“监管”,我国的商业银行对衍生市场的监管基本上也在走这种模式,应在制定有关法规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建立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的有效可行的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保证我国衍生市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防患于未然.

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应该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

(一)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

1.银行对商业银行从事衍生业务的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力保障.衍生品的高杆杠率特点,决定了其名义价值往往数额巨大,某一家金融机构的问题,极容易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为此,银行必须严格对商业银行从事衍生业务进行监管,比如,美联储要求各银行将使用衍生工具的情况对其报告,此做法可为我们借鉴.具体内容包括:

(1)按预计到期日分类,列明预期流量表.

(2)根据检测设市场和利率的变化,分析各种衍生品可能出现的亏损、合理或流量.

(3)根据一段时间内市场运动的概率,公布衍生工具的潜在亏损、合理或流量的风险值.

(4)报告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管理此类风险的措施.

2.银监会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关,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交易风险的控制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其权威性和强制力是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交易方面规避风险的有力保障.

(1)通过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使各商业银行在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时能够有法可依.

(2)加强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使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做到有法必依.

(3)加快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的改革,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与国际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衍生交易风险管理的经验,不断创新和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控制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

(5)督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使之做到全面、真实、及时、持续,以利于市场参与者客观判断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银行和客户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信用关系,有利于银行一定程度上防范信用风险;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建立一套互动协调机制,以消除信息披露规范上的不一致,避免由于监管标准的冲突而带来执行上的混乱,从而导致各种风险的产生.

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风险管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商业银行内部严密的风险管理系统

1.健全有序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设有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利用内部监控系统来掌握、控制、降低整个金融衍生业务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以达到控制交易的风险性和破坏性的目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应由银行决策机构构建,最高管理层具体负责风险管理决策,董事会对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管理政策进行制定和修改,按时听取实时风险暴露和相关政策及过程的评估报告.高级经理承担操作性的工作,保证有及时、适当的政策和流程来处理衍生产品的操作,有充分的风险管理强度,有足够的资源和管理人才.交易员严格执行决策层的投资策略,确保资产安全,有效控制风险,一切需依章而循,使交易、结算与监督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完善严明的内控制度

商业银行在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交易中,应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及交易策略,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向,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内控制度主要包括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监督机制.在实施金融衍生业务交易前,必须对各种风险做出预测,提出防范和应急措施,并作出书面评估报告,银行管理当局应认真讨论和研究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协调各个部门,制定交易方案,再交有关部门执行,其目的在于使银行上下在事前对风险具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同时,在风险管理中应重视风险的定量分析,有了量化分析,就可以在风险的识别、度量上精确掌握银行承担的衍生产品交易风险情况,及时做出补救方案,规避风险.此外,银行内部应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业务人员应正确看待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自觉地识别风险和科学地评估风险,不要认为考虑风险管理就会阻碍业务发展.

3.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应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应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特性、风险的计量方法和管理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对银行有强烈的责任感.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有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专家,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也应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操作及风险的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具体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有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专家对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测量和控制,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对冲.金融衍生业务的交易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衍生品的交易技巧,能灵活地进行套期保值和投机等交易活动.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相对于银行其他业务而言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求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交易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拥有此类专业人才是银行开展衍生业务交易的基础和保障,否则将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银行也采用足够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和稳定留住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定性、定量的风险测量技术

商业银行在开展衍生业务交易之前,应详细分析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特征,选用有效的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测量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1.市场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测量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通常可用三种方法:风险价值法(VaR)、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gsis)和压力试验(Stress Test).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目标时段下某一投资组合或金融资产预期的最大损失,该方法是测量市场风险的最主要方法.敏感性分析指影响组合内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因子变化时整个组合资产价值的改变.压力试验主要针对那些不属于日常风险监控范围的极端市场变化.试验的基本方法是由风险管理者预先确定某些主要的市场变量,如利率、汇率等,然后检测设这些市场变量未来的变动情况,再按照预想的变动对交易组合重新估值,就可以评估出特定市场变动幅度对交易组合价值的影响.对于衍生产品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应根据交易员的不同级别设置不同的交易权限,并建立实时监督机制,从而保证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总是控制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进行定量计量衍生产品风险的基础上,银行应确定一个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风险限额,限额指标主要有衍生交易敞口额度、止损额、VaR、持续期等.这样可以在进行新的衍生品交易时保证风险总量不超过总规模,又会在日常市场发生波动时防止损失超过预定的风险限额.

2.信用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的历史记录表明了信用风险的重要性远高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没有进行分散化是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首先应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资金规模进行严格限定,并确定每个交易对手的信用额度.其次,对于部分交易对手,银行会要求对手提供担保、备用信用证、保证金等方法降低信用风险,或与对手签订净额结算协议,即一般组合风险将比单个信用风险的总和小.再次,银行可在金融衍生业务合约中加入“降级触发”等条款,在交易对手信用评级下降时合约提前被执行,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信用风险.一般用违约概率乘以违约金额来测量衍生产品信用风险.

3.操作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应主要利用风险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控制,明确交易员的权限和职责,建立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中台对衍生产品的实时监控.巴林银行的倒闭和大和银行的亏损案在一定程度上出在交易员既负责前台交易也控制了后台部门,这充分暴露了风险管理上的薄弱.对操作风险的控制,具体体现在:

(1)制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政策,明确的操作风险政策有助于风险管理人员采取一致行动,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效率.不同银行可制定适合各银行自身的政策.

(2)建立风险识别的统一标准,在一家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识别的标准应当是统一的,这有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理解.

(3)对每项业务绘制业务流程图将有助于风险管理人员识别出衍生产品交易各个环节存在的操作风险点和管理操作风险.

(4)对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和分类有助于银行识别和评估操作风险,并使用标准框架来定期进行评估.

(5)准确报告操作风险敞口,并及时采取适当行动对风险进行保值.


(6)定性、定量测度操作风险.目前有分析收益波动法,此方法建立在操作风险等于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这一定义基础之上;还有人提出使用VaR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测度,如同市场风险一样;此外,保险精算模型也用于操作风险损失的衡量,即损失分布法,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通过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来衡量,即损失发生的概率与损失严重程度的乘积.

4.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控制

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可进行流缺口管理,确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保持平衡.由于银行持有的合约数量与合约的流通量和未平仓合约的比例大小直接影响到合约的流动性,银行都应设立持仓比例限额,规定在投资组合中拥有的某一期货合约的数量小于市场每日成交额的一定比例.

对法律风险的控制,可通过机构的立法委员会并与风险管理者及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协商后制定法律政策来控制.银行应该确信在协议到期之前与交易对方签订的协议能够被执行.银行还应与交易对手签订《掉期及衍生产品总协议》(ISDA协议).ISDA总协议可以有效降低交易双方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使双方的金融衍生交易能在符合国际共同遵守的协议下进行,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使用统一的法律协议进行处理.加之,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是全球化的,真正要对之实施有效监管,必须有各国货币当局参与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管辖和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