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金融中外金融精英剑2016陆家嘴坛

点赞:5587 浏览:152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以“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为主题,云集了世界金融界巨擘和专家500人的“2009陆家嘴论坛”,于5月15、16日,在浦江之

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行.

由上海市政府与“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主办的此次论坛,搭建国际高层次对话平台,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深化金融领域的全球对话与合作,并以此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这个被称为“金融达沃斯”的论坛,之所以注定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聚焦点,不仅因为中国在持续保持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让世界感受到了她的分量,更因为此前一个月,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获得国家政策明确和突破,让论坛成为一个真正刺激经济,推动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智力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在开幕式上如是说: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发出代表性的声音和意见.从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只有百分之二点几的份额,经过2006年增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近百分之四,同时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代表性提高了,因此需要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国际金融中心”

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要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两个“中心”建设作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内容.

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内外权威分析机构都列出了诸多优势:

首先,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截止2008年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为899家;

其次,上海在历史上就是我国金融最开放的城市,截止2008年底,已有395家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汇聚上海,占沪金融机构总数的43.9%.

再次,上海的金融发展环境正在不断优化.上海建立了有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了金融仲裁院和金融审判庭等组织机构.

本届论坛特别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项重点议题,思考金融危机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机遇是什么?上海应该怎样抓住良机?

“我们需要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陆家嘴论坛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周小川表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应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间,更好地分析研究以及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十分必要.

尽管有时候,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但总体来讲对经济发展、资源配置、金融创新、迎接全球化以及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受益.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抓住世界金融中心发展的特征,随着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发展,我们需要更好地想清楚,究竟将来金融中心聚集的是哪些最关键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国际化、对外开放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根本宗旨,而借香港的优势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招.

“上海最要争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对资本和风险定价最有效的中心.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成为这个目标获取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这是来自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冼博德的声音.中国的金融市场绝对不能孤立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要想得到最佳的优化,必须要让国际投资者到国内投资,同时让国内的公司也可以进入到国际市场.

冼博德说,决定上海能不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五个重要因素:一是内在优势,二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政府支持,四是非常稳健又灵活的法律框架,五是要有深厚的人才基础.

“前面三方面,我觉得上海已经做得不错,后面两个方面还面临一定挑战.”冼博德直言不讳道.

金融人才是金融中心之本.“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或许很在乎多少金融大厦拔地而起,或许很在乎有多少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开业营运,我想上海应当更在乎我们的金融业何时能够人才辈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直抒己见,上海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要重视培养人才,政府应当从税收等角度出发,快速出台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的举措.透明而富有效率的法律与监管环境,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上海当前可以大力培育金融法律法规方面的人员,为建立陆家嘴金融城在法律法规方面做一个坚实的人才储备.

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将走何种路径,更有专家提出,中国金融的发展必须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业的发展,包括衍生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发展模式:“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看,上海应该走国际国内金融活动融合但以怎么写作国内市场为主的模式,以人民币产品为主要标的,既非伦敦又非香港,而是如纽约、那样在开放中适当管制和控制的模式.

出席论坛的“一行三会”行长、主席都在发言中表态:全力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说:要建设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功能齐全、具有全球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行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纽约和伦敦,保险业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和长期机构的投资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二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业管理和后援的怎么写作中心.目前上海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7家,占全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0.8%,机构的集聚为上海发挥保险业管理和后援怎么写作中心的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在上海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试点.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国务院提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金融改革创新的示范带动效应,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更好地怎么写作国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全局.

“小的才是美好的”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热议的话题,本次论坛也将《金融促增长: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大会八大议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今,出口市场提供的良好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连年双位数的出口增长甚至可能永不再来.为恢复经济快速增长,中国需要上千万家充满活力、锐意创新的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来创造收入,并为内需的实现提供充分有效的供给.

因此,金融业能否成功实现对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进行有效支持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可以发展成为内需主导型经济,以保持未来数十年持续快速的增长.那么,金融业怎样才能更好地怎么写作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国“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大局,所以,此话题的讨论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

有一个数据叫“5678”.5,是我们中小企业的税收收入给国家的贡献占50%.6,资本面的贡献额占60%.7,是提供了70%的出口贸易额.8,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占整个创新的80%.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参与讨论时说:“由此可以看出两个重要的意义,一个就是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创新企业对国民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第二,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支持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国家战略.”


蒋定之介绍说,到去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授信的户数大概是400万户左右,同比增长22%,增长幅度比较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户数增幅高于平均贷款增幅.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小企业的金融怎么写作还是在不断改善的,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个数据,我们的小企业不良率在12%左右,虽然同比下降比较多,但是仍然高于我们整个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

应该说,中小企业金融怎么写作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小企业的金融怎么写作更加困难.从内部自身讲,中小企业有一些先天不足,如基础比较薄弱,规模比较小,产业层次比较低,自身管理素质,管理团队有一定的不足,财务报表不很规范,也不是很透明.从外部条件来看,我国的社会担保体系还不够健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少.那么,怎样才能这一难题呢?

参与讨论的工业与信息化部司长王黎明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讲,提高信用水平,获取银行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据介绍,这几年来,从上海起步建立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人民银行、银监局也已经对全国1440万户左右的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了收集.在贷款户数方面,接近有40%的小企业信用已经征集并且可以便利查询.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由当地政府出钱建立一个风险基金,将来中小企业真的出了问题,他们替银行分担一点.这个我和苏州、江苏很多地方的政府已经谈好了,我想这对银行是一个鼓舞,从基层开始,一个一个跟他们谈好,把网络建立起来,他们很支持,他们也算账,认为是合适的.”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带给大家的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

马蔚华认为,现在有一些问题还要继续呼吁.如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不管是大小银行,应该在营业税上给予进一步的减免,鼓励他们.政府要多发挥一点贴息的作用.从美国、欧洲到日本,贴息是普遍支持中小企业的手段.

同时,不应该光靠银行一个渠道,而应该在直接融资上,在创业板、在债券上都应该给中小企业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甚至中国应该试办一个硅谷银行,我们不仅有风险投资还要有风险信贷.我们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在财务制度上建立应收账款凭证化.这是全国统一制定的,然后小企业可以通过凭证抵押贷款.这是一个创新.

还有,小企业资金有一些法律纠纷的问题,本来只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官司却要打几年.这方面应该学习深圳,叫做小额潜在法庭,迅速解决企业之间的纠纷问题.

有时候“小的才是美好的”.这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大会发言中引用的一句精彩名言,也是之后媒体报道中常被拷贝的一句话.

刘明康提出,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业要推进简约化的发展战略.不能迷信“大而不倒”的神话,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早就说过,“能够简单便是伟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过于繁杂的定价评级模型和过于庞大的金融机构以及衍生的管道公司、平台公司,导致了大家对于风险的判断出现了重大的偏差,也撬动了金融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根基.

对于银行业怎么写作中小企业的现状,他认为远远比不上对大企业、大客户的怎么写作.并表示,一些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但具有巨大的潜质,而且对社会稳定、社会就业都会带来很大的贡献.各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应当将业务的重点转移放到这些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支持上,而不是去跟大银行争抢大型客户,在大客户当中打补丁.

人民币的角色

“今天的主题还是很长的,短一点来说是华盛顿和相比,在当前所使用的这种纸币上面的情况,我们谈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变化?美国这种危机会不会有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发生很大变化,有没有导致华盛顿头像的纸币逐步被取消?”

华尔街日报上海分社社长艾华添幽默的比喻打开了“2009陆家嘴论坛”的又一大话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人民币的角色.

全球化时代的金融中外金融精英剑2016陆家嘴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被邀请为该论题主持人的艾华添,禀赋职业习惯,开场观点就很直接:“我作为这方面的新闻报道记者,我觉得我们的工作非常有意思,这几年的情况前所未有,美国的财长站出来说中国是货币操控者,同时周小川也说了,当前这种货币体系中间有非常严重的潜在问题.所以我将会问每一位在座嘉宾几个问题,人民币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性货币?如何成为一个可兑换的全球性货币?通过对美国的,或者全球的这种经济,中国是不是想扭转这一点,或者相应做出什么反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丽说:“人民币要国际化的话,有待于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希望通过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潘英丽介绍说,英镑当年成为国际货币,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英镑对黄金的汇率曾经300年都是保持不变的.诚信的制度,包括崇尚诚信的这种文化使它有了长期的发展.所以,人民币要想成为全世界人们愿意持有,甚至作为国际储备这样一种货币,我们在制度方面需要有比较大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内外兼修的过程.

“美国经济从19世纪中叶超过英国,GDP占世界比例老大.但美元并没有就此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货币,最重要的货币还是英镑.过了50年,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贸易占世界中的比例也超过英国,成为毫无争议的经济体老大、贸易体老大,但还没有成为货币最大的.再过一段时间,美国投资上面也是世界老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英国由于一战借了太多的钱,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元才真正毫无争议成为货币体系当中的龙头.”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与经济学教授魏尚进坦言,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龙头到美元成世界最大的主流货币,用了一百年的时间.中国不会需要一百年,美国要用一百年的话,中国用二十年,已经破了很多纪录了.国际经验来看,虽然现在中国经济还没有超过美国,即使强盛以后,人民币成为一个主流的国际货币还有一些路要走.

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更多国家会进行储备,那么,中国人民币将扮演什么角色?

“没有人可以预计将来会怎么样,在整个世界信任度衰退,美元继续贬值的情况下,如果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他们把汇率固定,我觉得这就像一个锚一样,可以使经济稳定,遏制了其他国家相应贬值的步伐.”

美国斯坦福大学威廉依贝尔国际经济学教授罗讷德麦金农分析认为,去年7月,中国央行抓住机会,停止对美元的升值,停止每年7%到8%的升值,热钱不再涌入,甚至有一些私营资本流出中国.因为中国放了很多贸易信贷,现在又有很多私营资本流到国外,外汇储备也停止攀升,银行可以在国内投放更多的信贷,因为他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率,大幅地降低了储备金率.“所以我们看到了信用的扩张.其实这是世界唯一一个国家看到银行信贷的扩张,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意义非凡.”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总裁白承睿坚信,人民币将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更多地成为全球贸易和储备货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