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出路

点赞:4453 浏览:16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些年来,农村经济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所涉及的“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但从农村金融方面来说,进展不太理想.

2012年初,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委批复在全国建立24个农村改革实验区,其中由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玉田县、吉林省九台市、福建省沙县、湖南省沅陵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承担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任务.目前看来,上述地区的改革试点效果参差不齐.

农村问题所涉及的改革大致分三类,即“三农”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农村金融的配套改革,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包括对农业产业本身的金融支持的改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文发展的金融创新,对农民个人及家庭消费金融的提升.

围绕这三大领域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才算是切入了正题.

“四化”导向

近年来,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屡屡提到“四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化,金融如何支持农业“四化”成当务之急.为此,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都应大力拓展并积极调整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粮食产量保持了10年增产,并于2013年首次突破全国粮食总产量6亿吨大关.但这并非表示农业发展从此不再发愁,诸多问题依然存在.例如,2013年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就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并将此摆在2014年六大经济任务之首.

目前,中国农业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农业经营单位仍以家庭化生产为主,经营方式仍延续已实行多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生产力分散和孤立,抗风险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低下.

有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0%,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更低,大约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值的5%左右,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排名长期位于全球50名之外.但同时,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和小麦单产却已达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呈现出“一腿长一腿短”的尴尬.

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

第二,农村人口严重老龄化.“空村”现象严重,眼下职业农民平均年龄接近60岁,农业劳动力可持续性非常弱.

此外,中国农产品远不够丰富,稻米、小麦等谷物类产品数量突出,大豆等基础性农产品则大量依靠进口.

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针对前述三个问题加以考虑.

金融首要支持的,应该是科技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尤其对现代新型农业和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不论是单个农户、农业企业还是大型农场,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就应积极支持其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对于高新科技农业企业,金融机构应予以重点支持,例如对种子行业的高科技公司加强信贷扶持力度.

而提供支持的不能仅靠商业银行,还需要基金、私募等多种金融方式和各种综合性金融机构参与.

在此过程中,政府也应该扮演好引导角色,以专项的产业引导资金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制定适时有效的贴息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

解农村和农民之困

“三农”中,农村和农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发展过度依赖大型城市,忽略中小城镇和县级以下地区的均衡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发展规模,合理控制大中型城市,放开中小城镇的发展步伐,符合国际规律.

根据欧美国家的现实经验,从宜居环境和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居民心态、和谐程度与幸福指数来看,特大城市往往输给了“中小城市+小城镇”模式.而中国的医疗、教育、商业等资源却普遍集中于大城市,使得“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优良模式始终未得到长足发展,导致人口定向流动、过度集中或出现“空城”、“空村”现象.

总体说来,解决之道有二:一是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实现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加强中型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软件”均衡发展.二是用金融手段改善农村尤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供暖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下大力气,加大年轻劳动力回流的速度与规模.而这也正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资金缺口较大.

“三农”金融出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发展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信贷手段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并不十分适用,一方面源于中国的乡镇数量合计近5万个,建设投资规模巨大,银行信贷额度受限;一方面则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且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商业银行短贷长用势必造成期限错配.

为此,发债这一金融手段最应得到强调,市政债、项目债等多渠道融资应逐渐活跃于农村金融市场.并且,政府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也是必要之举,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必然.

除此之外,政府应更加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中国目前已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食收储而未涉及农村建设,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国家重大投资及项目融资和运营,也基本未涉足县级以下建设投资.因而,中国长期缺乏负责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专项银行.

因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将中国农业银行所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分拨出来,为农村基建以及县级以下单位、企业和个人融资成立一家城镇开发性银行,因地制宜甚至一地一策,将支持“三农”的举措落到实处.

对于“三农”中的农民问题,则应该为其提供更多的诸如教育贷款、消费品贷款等社会金融,对农村家庭消费电器、汽车和农民子弟创业等,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此外,在商业银行难以将网点村村铺设、甚至因成本等缘由收缩战线之时,及时将手机支付、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手段深入到农村和农民生活中,对非洲等地普遍发展移动金融、大面积惠及农民的模式加以有效借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聂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