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沿进展

点赞:12711 浏览:55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金融生态理论的形成,使得金融理论的研究突破了原来的就“金融论金融”的狭小视野范围,为金融理论研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理论视野,使之广泛深入到日常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的前沿进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进行简单评价.

关 键 词 :金融生态;生态环境;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28-04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意识、商业文化建设,乃至促进地方行政、司法、执法部门的职能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金融生态”的概念属于中国学者首创,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学者.主要包括金融生态的环境、运作机制、法律条件、利用金融生态理论研究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等研究领域.

(一)“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白钦先教授在2001年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在国内最早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他提出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以其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对经济活动会产生的约束性影响.周小川(2004)第一次系统地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周小川作为金融生态理论的早期倡言、阐释明确、推广最有力者,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的空前关注.

(二)“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围绕金融生态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目前对金融生态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金融生态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

金融生态环境观主要从金融外部运行机制或基础条件等方面出发来探讨其实现的相关运作机理,侧重金融生态在金融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如苏宁(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作环境.易宪容(2004)认为,金融生态应该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曾康霖(2005)认为金融生态实质是金融环境,且金融生态不能等同于金融管理.

金融生态系统观则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生态环境、生态调节三个方面.金融生态建设既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包括生态主体的改造和生态调节机制的完善.如李扬(2005)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徐诺金(2005)把金融生态概括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张鹏、姜玉东(2005)把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三)对金融生态水平评价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和指标的研究大多从地区层面展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对国内291个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和5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排名.同时,李扬等人(2005)提出了一套对城市金融生态进行综合评价的富有启迪性的分析方法.程亚男等(2006)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面阐述了一种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理想状态模式.他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和定性两个指标体系,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三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从可操作层面为央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对金融生态作用的研究

部分学者对金融生态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宋逢明(2005)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经济系统建立了一种自我调控机制.在该机制作用下,制度得以有效运行.一个良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将有利于中国的银行业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朱德位(2006)认为,改善金融生态,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有利于优化区域环境,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和广大群众的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银行金融调控的有效性.

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沿进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金融生态的运作机制及相关金融主体的研究

易宪容等(2006)认为,制度决定了各个金融主体的行为方式和选择边界,并由此决定了金融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进一步论述,只有基础性制度才是金融生态的核心,中国恶劣的金融生态质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性制度的缺失.曾康霖(2007)将“金融生态”这一概念的内涵明确为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认为此概念的对象特指金融企业,而不是泛指一切金融机构,更不包括金融市场中所有的金融主体.因此,这一概念的外延应当有金融生态平衡、金融生态周期、金融生态环境.张球(2008)认为,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需求是金融生态演化的动力源,而政府行为、经济基础、社会信用状况、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水平等则是它的支撑条件,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正反馈交错的复杂的动力系统.杨秀菊(2008)综合国内外学者与专家的观点,认为金融生态即是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运行环境,是金融结构和金融活动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体系及各项准则共同形成的反映金融内外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体系.

(六)金融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研究 李扬等(2005)参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与演化理论,把金融生态系统界定为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金融生态环境构成金融主体的怎么写作对象和活动空间;金融主体则以其生产并分配信息、引导资源配置、提供管理风险之手段的强大功能.韩国文(2006)根据对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的理解,提出了金融生态学的核心范畴:惯例、金融生态因子、金融生态位、金融生态链等.他还提出了金融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开放和非平衡原理、普遍的依存与制约规律、双向反馈、自然演替原理、相互适应的协同演化原理、生态阀限原理等.徐诺金(2007)借鉴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对金融领域里的几个重要问题,如金融主体问题、金融环境问题、金融平衡问题、金融调节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具有进化性、竞争性、创新性和稳定性等四大生态特性,并构建了金融生态系统结构.陈小云(2008)从权利的基本法律保障和法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改善和重塑金融生态需要管制的重点法律问题.

(七)对区域金融生态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关于区域生态改善和优化的研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索.高新才(2004)针对西部落后地区如何谋求经济发展,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问题,提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曹红辉(2005)从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在差异化的改革开放政策、差异化的财政分配政策、差异化的区域税收政策、差异化的区域投资政策、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五个方面分析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应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修正地方政府非均衡性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的行为,提升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高小琼(2005)认为,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应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推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敖惠诚(2005)通过“马太效应”表明,欠发达地区更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而超越“马太效应”的关键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资源是经济资源的货币化形式.资金流动不仅仅是资本要素的再分配,也同时反映了其他经济资源的配置结构.通过资金配置引导资源配置,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带动要素流入,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

二、国外研究综述

就目前而言,国外直接涉及金融生态领域的相关研究尚未展开,而以其他领域的生态问题研究居多.

(一)金融生态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是生态学.生态学是德国动物学家E.Haeckle于1866年首先提出的.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于1935年首次提出生态系统学,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为后来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是仿生学.仿生学(Bionics)是从生物界发现机理来解决人类技术上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国际上颇有声誉的动物学家Wemer Nachtigall博士提出仿生学就是学习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技术创新的模式的基本概念.近年来,出现了以仿生学的视角对经济领域诸如企业组织个体、商业生态系统以及产业生态系统等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运行开拓了新的思路.

(二)国外相关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

1.生态经济学为金融生态理论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Mekenzie提出了经济生态学的名词,主张经济分析不能不考虑生态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Kenh Boulding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生态经济学为金融生态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金融系统提供了研究依据和研究基础,极大地促进了金融生态的研究进展.

2.演化经济学为金融生态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19世纪末期,凡勃伦首次提出演化经济学概念.受凡勃伦的影响,20世纪初,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宣称经济学家的麦加在于“经济生物学”.20世纪末,演化经济学获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演化经济学为学术界从演化角度金融生态的演进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3.金融发展理论促成了金融生态系统观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蕴涵三个方面的金融生态系统观:纠正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对货币金融因素的忽视,更加注重金融系统的内在机制运行;金融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人为(政府管制)地过度干预会导致金融发展的失衡;金融发展与其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环境.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4.金融结构理论为金融生态理论提供了研究范式.良好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实际上与金融结构理论密切相关.因为一切金融发展,归根结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系统的理念正是在金融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结构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为金融生态理论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

5.金融功能理论拓展深化了金融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1995年,Merton等人正式提出金融功能观.他们认为,任何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在时空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金融功能理论的形成为金融生态在相关环境功能上的拓展深化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价

(一)国内研究现状简评

国内学者通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金融生态学的概念、意义、体系构建、研究对象和相关因素,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于一个长期存在于金融理论领域的核心问题――货币与信用的关系,尚未取得普遍意义的共识.金融生态系统内各个主体之间,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促使金融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自我完善并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金融生态系统内如何达到内外部的协调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实融行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而且,国内学者还只停留在对金融生态的定位和理性认知上,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仅仅是从如何进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中国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关于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金融生态作为一个较新的理论研究领域,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体系相对比较单薄,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而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特别是对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性与实证性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简评

从上述文献整理的情况来看,国外学术界还鲜有直接对金融生态的专题研究,而主要是在其他领域的生态问题研究居多,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机制等问题.总体而言,国外学者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金融是一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和演进的动态系统.金融业从实物经济中分离出来并为实物经济怎么写作,到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这种进程本身就是类似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这一进程始终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类金融组织之间及其内部形成了分工与合作,构成了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系统.(2)自然生态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特征.金融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因此,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入手,增强金融生态功能,提高金融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是客观、科学的主张.(3)金融生态体系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竞争机制通过破产、兼并来调整金融组织的数量、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金融组织的自律和内控水平,推动新的金融组织、金融怎么写作、金融产品品种的创新,催生新的金融物种.

5110&ID等于2.

[10] 唐旭.完善担保物权立法,优化金融生态[EB/OL].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生态专栏,http://.pbc.gov./detail.asp?col等于5120&ID等于17.

[11] 王爱俭.经济生态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R].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2005-09-22.

[12] 徐诺金.论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13] 谢庆健.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来自安徽、江西、山东等省的调查报告[J].中国金融,2006,(4).

[14]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

[15] 杨咸月.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及其微观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70-121.

[16] 杨子强.商业银行要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N].金融时报,2005-01-11.

[17]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R].经济学50人论坛上的讲话,2004,(12).

[18] 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19] 周志平,等.金融生态的层次结构与金融资源均衡配置:张家界个案分析[J].金融研究,2005,(11).

[20] Detragiache,Enrica & Demirguc-Kunt,Asli,Monitoring banking sector fragility:a multivariate logit approach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1996-97 banking crises[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85,The World Bank.1999.

[21] Honohan,Patrick.How interest rates changed under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 cross-country review[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313,The World Bank.2000.

[22] J.G.Gurley and E.S.Sha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7,15,03.

[23] J.Williams and N.Nguyen,Financial Liberalisation,Crisis,and Restructuring:A Comparative Study of Bank Performance and Bank Governance in South East Asia[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0329).

[24] Marjan W.Hofk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Economy-ecology integrated Model[J].Research Momerandum 1994-48,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