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点赞:6784 浏览:230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在高度证券化和高度衍生产品化的金融体系中.由金融创新所引发、因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失误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通过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金融创新监管的对策.

关 键 词 :次级抵押贷款;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47-03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关系

“金融创新一金融风险一金融监管一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金融创新会打破金融环境原来的均衡状态,产生新的风险,使原有的监管措施失效.如果金融创新的信息披露充分、风险管理有效、监管到位,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否则金融创新就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因此金融管理当局应及时调整监管对策,对金融业实行新的管制,在对金融创新本身进行安全和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新的监管措施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是动态的“博弈”过程,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这样相互作用,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二、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的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但在次贷危机的升级和扩散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围绕金融创新过程,形成了一个由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利益关系复杂、环节过长的链条,但风险监管却未能很好地与之进行匹配.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多元性对于复杂的结构性产品,要做充分的风险揭示,而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态度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水平.对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风险认识不够,控制不当,监管不严,对此次危机的爆发及扩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几乎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则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房贷机构发放次级贷款.没有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

不可否认,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借贷者自身的疏忽或不负责任的消费冲动导致的,但金融机构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放低借贷标准,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吸引一些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不那么好的客户,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伴随着其易获得性而来,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只顾极力推销这些产品,而有意忽视向借款人说明风险和确认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这些不审慎的行为埋下了风险隐患,导致了危机的形成,并加剧了由此造成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几乎什么措施也没有采取.早在2000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Edward M.Gramlich)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前指出了快速增长的居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可能造成的风险,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之后也多次提醒美国监管当局次贷中存在的潜在危机.遗憾的是,他的警告并没有得到美国主要货币和监管当局高层的重视.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当局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相信任何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控制他们的风险.


2 对信用评级机构等相似度检测机构的行为基本没有监管,对证券化项目的发行注册流于形式

现在人们都在责备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行为,因为它们没有尽职尽责、客观公正地对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但为什么信用评级机构的这种做法能够畅行无阻以次贷作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在向美国证监会注册时,监管人员为什么不提醒、不揭示风险这些问题仅用监管失职是不能解释清楚的,它背后存在着监管体制的缺陷.因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活动.实际上是不监管的,现行监管制度并没有规定由谁去监管,怎样进行监管.证券发行有注册制度,但监管部门审什么,未尽职应负什么责任.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3 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以往所受的监管较少,投资银行活动基本没有监管

在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它们把次级房贷做成证券化产品并向投资者推销,投资银行是知道这些次级贷款的风险的,他们应该向投资者说清楚,特别是经过多梯次证券化搞出来的CDo产品,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其基础资产的信用状况.投资银行更有责任说明情况.但是,投资银行并未这么做,而是以卖出产品为最高目标.对此,证监会是有责任的.但是,证监会也觉得冤,因为房贷机构并非它所管,基础资产不好,衍生出来的产品怎么能好呢同时,在公司层面,投资银行也未能很好地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在上市之前都是合伙制企业,只做相似度检测业务,是金融怎么写作提供商,卖证券、收佣金、IPO、发行债券等,后来从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商变成直接投资者,杠杆率高达30-40倍,慢慢变成金融投资家了.它们上市后,合伙制时候的薪酬制度保留了下来,但公司治理却没有跟上.导致管理层的冒进式创新.

4 在次贷危机发生的初期,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协调步伐.共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失去了最有利的危机处置时机.

次贷危机是2007年7月份爆发的,但是,早在年初就已经有了明显的迹象.当时美联储、证监会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两家监管机构对此事一无所知.而是因为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承担什么职责并不清楚.从引起次贷危机的直接当事者来说,有房贷机构、投资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投资者,这些机构分别由多个监管部门监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因为证监会并不清楚房贷资产的风险,继续允许次贷支持证券上市,给市场一种产品安全的信号.当危机开始出现,一些对冲基金面临破产时,因为联储不承担对这类机构的救助责任,对冲基金无力应对而破产,进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后来联储采取了果断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动荡,但已经错失有利时机.

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创新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

(一)多头监管无法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1999年《金融怎么写作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财政部、储蓄管理局、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等近10个机构.这样的格局虽然可以保证金融市场享有金融创新所必备的与自由,使每一个监管者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但是多头监管导致了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次贷证券化过程中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机构
参与,需要各监管机构高度协调配合.监管机构过于庞杂就会出现协调和配合问题,更容易出现监管漏洞.例如,次贷证券化过程中的CDo和CDs这类金融衍生产品,一直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以至于没有谁去管.监管部门的多头和监管标准的不统一,不仅牺牲了监管效率,也使美国错失了处理次贷危机的最佳监管时机.次贷危机促使美国检讨原有的监管体制,于2008年3月底出台《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皮书》,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变革最终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

次贷危机所暴露出的美国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与其经济金融的发展与开放的阶段相适应,不管监管体制如何选择,必须做到风险的全覆盖,不能在整个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的生产和创新链条上有丝毫的空白和真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而带来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监管当局过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和金融机构的内控能力

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时期,正是美国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对金融创新监管最少的时期.如果因为惧怕风险而对金融创新一味限制,会制约金融机构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但对于金融创新放任自由,任由商业机构自己控制风险的做法也值得商榷.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高层迟迟未能对外界关于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警告做出反应的原因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多数监管人员过度相信任何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控制他们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以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机构追逐利润的动机可能使机构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二是由于金融机构只对自身负责.而不对市场整体风险负责,因此其自身无限扩张的行为容易埋下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有效的外部监管安排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对于融资活动和信贷市场的破坏作用,确保泡沫破灭或进行调整时,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能够经得住考验;还能够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改进能够与金融创新和市场变革同步.

四、加强和改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的对策建议

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金融创新不是万能的,有它固有的缺陷,如果落后的监管体制不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则易发生金融风险.我们要深刻思考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危机的发生就阻止继续创新,过去的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但必须加强监管,加强对这种创新的风险节制.加强和改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转移风险的特性导致了市场上次级债券规模的失控.因此,需要加强对创新产品的监管.提高结构信贷和证券化产品的资本充足率,以有效控制创新产品规模的非理性扩张,减弱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获利的刺激,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是增加金融创新的透明度,充分揭示衍生品的结构和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创新产品估值水平,正确反映创新产品的风险收益:

四是加强创新产品的市场监测与预警.针对金融创新的固有缺陷,需要加强对市场上金融创新产品、表外资产的监测预警.

当前我国一些银行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次贷危机警示中国银行业在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对金融创新的应用和推广作辩证分析,注重防范创新风险,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监管理念,更加稳妥地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