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反思中国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点赞:9773 浏览:360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受到重创,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开始增速减慢.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上的缺漏对于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尤其值得反思.本文以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来应对潜在的不确定的金融风险.

关 键 词 金融监管金融开放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118-02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次贷”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简称.与“次贷危机”相关的还有一个名词是“次级债”,特指基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行的债券.发生在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的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购房人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以较高的回报率卖给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接下来的两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同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降温,很多贷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愈演愈烈.由于全球众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因此次级债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从整个事件来看,探求此次危机的起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金融产品本身存在缺陷是导致整个系统风险的先决条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客户偿付保障并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房价不断上涨的检测设之上.由于贷款机构在房地产热潮中逐渐放低了贷款门槛,很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的大军中.而抵押贷款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又将这些贷款重组打包后以债券的形式进行出售,卖给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然而检测设并不可靠,当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贷款利率不断上调时,危机开始显现.

次贷危机反思中国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过度的证券化放大了次级债的风险,为整个系统危机的产生创造了可能.如果说杠杆是华尔街的灵魂,那么衍生就是华尔街的魔法.P资产证券化为次级债券市场的火爆注入了活力,但由于产品设计过于复杂,加之监管的弱化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曾被誉为近年来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产品CDO,由于在创建中使用了过多的杠杆,所以在次级贷款出现问题以后,风险被无限放大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次级债的爆发和蔓延.

第三,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是引发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薄弱环节危机的重要原因.始于2004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连续加息17次,加重了贷款利息.而在此之前,市场预期利率长期走低,借款人较多采用浮动贷款利率.随着利率的上涨,借款人每月还款额大大增加,很多借款人不堪重负,违约率显著增加.因此,依托次级贷款的债券持有人也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次级债市场透明度和监管的缺失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为资本市场增添了无限活力.但金融监管的滞后性使很多产品的监管处于真空的状态,积聚的风险引发大规模的危机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信息不对称是此次次贷危机的又一原因.投资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产品缺乏足够的知识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加之推销机构未能充分披露潜在的风险,都在破坏着次级债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目前仍实行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影响比较有限,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会很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市场与全球的市场紧密相连,美国、欧洲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必然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从长期来看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内的金融机构虽然购写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但由于我国国内的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投资信用衍生品还是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管制.所以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还是比较有限的.但另一方面,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幅震荡已经迅速传到了全球的资本市场,也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Q持续震荡的资本市场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反过来又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

从长远来看,次贷危机必然影响到全球的实体经济,而中国作为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一员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对出口的不利影响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影响中国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

三、我国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

(一)金融开放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

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在金融监管的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大大不同于以往的封闭式的金融监管.

第一,在金融监管的对象上,不可预测性增强.我国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到我国的市场,这不仅增加了金融监管对象上的多样性,而且外资金融机构与中资金融机构的密切来往也会改变以往中国金融机构的行为模式.另外,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步伐,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必然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在金融监管的内容上,复杂性增强.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主要停留在发行执照、审批业务、现场稽核、合规检查等环节上.这对于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内部治理结构上比较完善,风险和收益能够进行很好的平衡,原有的监管规则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约束,二是国外金融机构大多为控股金融集团,实行混业经营,中国分业监管的模式必然会在监管的内容上出现漏洞或重复,产生低效监管的结果.

第三,在金融监管的方式上,间接性增强.从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上来看,我国主要采用行政、直接的方式进行监管,通过直接的管制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这在金融开放条件下肯定是不适用的,我国必须建立灵活的监管方式,实现由直接管制到间接监管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国际金融形式复杂多变的特点.

第四,在金融监管的体制上,统一监管成为趋势.金融开放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金融集团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分业监管的模式不再受用.如果仍然采用单一的分业监管的模式必然会导致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缺位.所以,为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金融监管也应该采取统一监管的模式来提高监管的效率.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金融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我国的金融监管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金融机构进行经营活动仍应将审慎经营作为基本原则.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怎么写作仍应当严格进行信贷审查,对贷款人的信用、偿还能力、收入证明实行严格的审查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美国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的源头就在于金融信贷机构基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房价不会下跌的臆想对一些信用比较差甚至无收入来源的人提供贷款.这严重违反和背离了审慎经营的原则.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第二,加强金融工具创新的监管,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无论风险管理手段多么先进,体系多么完美的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风险.这是由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高不对称性的特征决定的.R此次美国次i贷危机完全体现了这种金融系统内风险产生、积聚和迅速传递的特征.我们国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不发达,金融监管制度也不完善,所以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金融创新时一定要注意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引进金融衍生工具,而不能盲目的随从他国.

第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逐步放开,同步监管.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同时也在隐藏、积聚并扩大着风险.无论如何分散转移风险,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虽然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并不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唯一原因,但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的背后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却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应该稳步放开,适当引进适合我国具体情况和基本经济金融环境的金融衍生工具,防止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把风险后移或者隐藏风险所推出的金融创新.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引进的同时及时做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工作.

第四,外汇管理上近期内仍应坚持外汇管制的政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管理是金融监管的特殊一环,也是国家金融安全防护体系中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外国货币的流通和使用管理,更关系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安全.S可以说,在次贷危机中,中国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既定政策,对隔离境外金融风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从目前来看,次贷危机还没有见底,我们应审慎的放开资本帐户,切实加强外汇监管,密切关注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总之,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实行有条件、分阶段的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既定政策是必然的选择.

第五,强化和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金融监管工作的基石,同时也是金融市场参与者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前提条件.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金融创新和大量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的问题,金融监管面临着虚检测经营信息和财务数据不实的挑战,对风险的识别、划分和衡量更加复杂,对风险的预测越来越艰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有效的市场约束作为新的资本框架三大支柱之一,我国也应该逐步的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来规范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义务.

第六,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但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美国几家主要投资银行开始对曾经作为制胜法宝的风险模型提出质疑.无论是模型本身出了问题还是依据的数据或者检测设出来问题,但从监管的层面上来看,无论何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金融机构自律管理水平,是国际金融业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微观基础.T我国应该加强金融业行业协会自律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使整个金融业走上良性竞争的道路.

第七,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完善相关监管规则.金融立法为金融活动提供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保障金融活动参与人的正当权益,维持正常有序的金融市场秩序.我国金融立法长期滞后,而且立法层次太低,操作性强的法律缺位等情况严重,这些都极易导致金融监管上的法律真空.因此,我国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相关资本市场的交易规则、监管规则.在金融开发的条件下,更应该按照国际金融准则、惯例和组织原则重整金融法律法规,废除、修改不适用的金融法律法规,订立和完善新的金融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并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为维护公平、有效的竞争创造完善的金融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