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概念\进展与优势

点赞:11002 浏览:461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供应链金融:概念与现状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从而并使总成本最小.但是,供应链上传递的产品除了涵盖传统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要素,即资金.对供应链上资金流的有效管理就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独特的商业融资模式,依托于产业供应链对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怎么写作,以促进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降低整个供应链运作成本,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供应链的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概8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是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按照传统的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信用标准,中小企业很难进入银行融资的门槛,但是如果将一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放在供应链中看待,根据其贸易的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来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格,将比传统方式评估的要高.中小企业不但是供应链金融主要的支持对象,也是银行融入产业链发展,拓展业务平台的突破口.

“供应链金融”也是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企业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银行的介入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合作能够更加紧密,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能够达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与银行之间突破了单纯的资金借贷行为,而是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的资金链维护与监控的全程合作,形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企业共生发展的新模式.

根据2009年4月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怎么写作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的《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08年的64.9%,与之相对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到付款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25.8%滑落至2008年的12.9%,而赊账销售额占企业国内销售额的比重更是攀升至了51.3%.这为银行介入供应链,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平台.来自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怎么写作,剩下的4家也在积极筹划开办该项业务,金融危机之后,供应链金融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市场上,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最先开始抢占供应链融资市场,早先供应链融资市场主要由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垄断.从2000年之后,国内商业银行才开始涉水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发展、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最早开始这方面的信贷制度、风险管理及产品创新.及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怎么写作,如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招行的电子供应链、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浦发银行的浦发创富等.

供应链金融:概念\进展与优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根据Aberdeen集团的调查,即便在发达国家,运用供应链融资来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的做法也并不普遍,目前已经这样做的企业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3%,表示错过了机会目前正在制定和考虑可行方案的企业占56%,还有31%的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二、供应链金融:研究进展与缺口

与在实务界的受关注程度和红火发展相比,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Hofmann,E(2005)首先对供应链金融作了理论上的界定:供应链金融是位于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协作和金融的交界层面,为处于供应链中的两个或多个组织,包括外部怎么写作供应商,通过计划、引导、控制组织间金融资源流,从而联合创造价值的方法.而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切入.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供应链的研究,第二阶段为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第一阶段:财务供应链的研究.供应链管理以构成供应链的商品流、信息流、财务流的最优化为理念,Profhl et al.(2003)将金融资源流看成是介于物流和金融之间的金融供应链,并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将净流动资产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超越了基于降低物资存货的商品流最优化方案,他们分析了管理的工具,考虑了商业活动的最优时间、对应收账款、负债、预付账款的控制.Stemmler和Seuring(2003)最先使用供应链金融这一术语表示由于物流所带来的金融流的控制和最优化.由物流所引致的金融过程涵盖了存货管理、财务流和支持过程,如保险管理等.财务供应链管理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及金融机构间的业务流程整合,优化收付流程和减少支付成本,有效降低企业的营运资本占用.财务供应链管理在战略、营运、成本之外,关注资本的效率.田中禾等(2007)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阶段: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拓展了财务供应链的研究范畴,Hofmann,E.(2005)解剖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流程和构成要素,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以及供应链金融的协作特征与跟踪资金流、使用资金流和融通资金流的基本功能,为洞悉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概念上的铺垫.Pfohl et al.(2009)通过对财务供应链的研究文献的评论,提出了在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对资本成本的考察和最优化的研究缺失,因此为弥补这一领域,作者构建了一个目标(资产)-主体(融资参与人)-杠杆(特定条款)的供应链金融概念框架,并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的数学模型.

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展开的:一是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探讨供应链金融.邹武平(2009)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覃宇环(2009)从银行和中小企业两方面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并以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为例分析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赵亚娟等(2009)运用信贷配给理论,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盈利不对称角度,分析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提升信贷能力.二是基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分析.熊熊等(2009)研究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减少目前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陶凌云、胡红星(2009)运用中间层理论和博弈论,指出供应链金融可以降低信贷风险的原因在于供应链强度对信贷风险调整的影响,以及供应链上大小企业间动态博弈对信贷风险的制约作用.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财务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降低资本成本率提升公司价值的研究依然空白,而这正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势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对于企业和银行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定量和定性评估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收益和决定供应链金融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Springer供应链杂志联合IMD针对全球范围购写供应链金融方案的经理进行了调查,从55个国家收到来自经理层面的213个调查回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供应链金融方案能给写方平均降低13%的运营成本,给供应商能平均降低14%的运营成本(如图2).调查同时显示,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实施也企业带来了支付条款的标准化、增进供应商关系、下降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如图3).

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方案能够有效缓解参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对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创新,已经越来越为各大商业银行所重视.国内首家明确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怎么写作的商业银行深发展,不但在产品创新上弥补了金融怎么写作市场空白,更无疑大大提升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2007年,深发展贸易融资新发生的受信总额超过1000亿,不良利率却在0.3%以下,坏账率为零,累计扶持了超过2500家中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应链金融使核心企业信用“外溢”,以真实贸易为支撑,颠覆了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之下,银行和供应链各企业的关系,完全颠覆了传统融资模式之下原有的融资关系,银行可以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不仅为核心企业提供融资,而且也可以为企业的上游、下游提供融资支持.银行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构建了企业与银行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产业网络.那么,如何成功实施供应链金融方案据Springer供应链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银行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企业CEO主导推动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实施是重要因素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