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金融市场的

点赞:3551 浏览:84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金融危机产生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仅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世界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带来震荡.当然,这次巨大的危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金融结构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2007年8月,美国开始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随之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这次危机的爆发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不断加息引起的.自2001年初至2006年上半年末,美国联邦储备局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这使得美国房地产事业迅速繁荣.然后,美国经济出现反弹,通货膨胀发生,这又使得美联储在2004年6月上调联邦储备基金利率.此时,联邦储备基金利率的上升造成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上升.因此,美国金融机构设计出了以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为标的的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来转移风险和提高资金周转率.在美国,个人向银行等房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款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等机构.这些机构将这类流动性差的资产证券化,然后经世界级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再出售给投资者.不过,到2006年底,美国房地产泡沫明显,发地产下跌,于是在利率高时购房的消费者无力偿还贷款,并且潜在的购房者数量也下降,从而导致了抵押贷款公司破产.

美国的金融体系在这次危机中显示了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容易发生危机.尽管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在金融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着明显优势,资本市场筹资成本也较小,更无需确定法定存款准备金、信息成本费和无存款保险费.事实上,美国金融业市场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和过乱创新导致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影响了金融业对其客户的保护,金融系统对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做出的反应产生了问题,尤其是在现有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框架不能参与金融调整情况下,将引起金融市场波动.因此,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实质上就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过程中出现了制度缺陷、链条断裂.


二、中国金融结构分析

我国实行的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有限制地开展混业经营,但仍以分业经营为主,具有银行主导型和政府主导的典型特征.金融体系承担了大量改革的成本和储蓄的积累,特别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更将少量的优质资源集中投入于关键项目,从而优于强调风险分散和竞争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居民资产组合中,和银行存款的比重很高,保险准备金的比例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风险集中于银行业,而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则对经济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资本市场缺乏融资功能,将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在数量跟地位上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性商业银行和三大政策性银行被各级政府所控制着,即使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政府部门也是重要的控股股东.这也是中国金融体系难以以市场为导向的关键原因.

由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市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我国与美国不同金融体系的对比分析

从市场发展阶段来看,美国金融市场发展成熟,金融产品丰富,但是金融产品滥用导致金融市场过度投机;我国的金融市场则发展不足,金融市场创新滞后,投资者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金融监管理念上看,美国实行的是机构型监管和功能型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机制,以及政府、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美国的场外市场管制宽松;而我国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按照有管理的市场发展思路,立足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坚持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从实体经济出发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四、我国与美国不同金融体系的对比分析

(一)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同时改善信息发现、信息传递和信息决策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应对效率.只有依靠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快速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完善内部竞争机制,建立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应建立个金融行业间的内部竞争,同时吸取各国的成功经验,用科学发展观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态势来积极应对金融创新.并且完善金融立法,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

(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我国制造业比较发达,尽管这样的国情并不适合实施混业经营,但这不意味着不能通过渐变式的金融创新来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我国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应当遵从以下三点:

首先,制定有效合理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机构满足《新巴塞尔协议》的各项指标要求,引导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

其次,保持以国有和股份制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积极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同时将投资银行的新业务纳入新监管框架.

最后,积极发展有价证券市场,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加快推进金融衍生产品业务,调整债券市场结构,使融资工具多样化.

(三)构建微观审慎的分业监管和宏观审慎的系统性风险监管体系.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市场发展不成熟,传统监管体系的缺陷尚未完全显现出来.在当前仍需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我国金融业应当重新确立有别于分业经营模式并时又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分业监管新框架,形成分业监管新机制.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从金融全局监管金融风险,目前其更适合承担系统性风险监控的职责.然而,央行扩权在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与银行监管目标之间也存在冲突,并扩大银行“最后贷款人”风险的内在缺陷问题.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来担当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职责.

(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创新青要做到上述几点,我国还需稳定汇率机制,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倡导建立东亚区域性金融合作机制,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国际监管与合作.(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