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点赞:26375 浏览:1205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2

摘 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内涵及特征的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关 键 词 金融生态环境 不均衡 信用体系 政府行为 金融组织怎么写作体系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各种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因素总和.广义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法制等因素,它强调的是金融运行的外部宏观环境;狭义范围仅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体系等.

(二)金融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1.动态发展性


金融生态环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因素较广.而当今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环境等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不会一成不变.如目前国内各银行就正在面临金融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等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不均衡性

我国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也使得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根据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前十名的省市,西部地区只有重庆与四川,其余全部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排名后十位的省市,西部地区却占据六席.与此对应的是东部省市金融市场就比较发达,西部地区比较落后.

3.竞争性

无论是处于外部宏观环境中还是处于内部微观环境中,各金融生态环境主体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如国内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国内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竞争等.这种竞争可以说是市场化必然的产物.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法律基础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基础比较薄弱,在金融立法、守法、司法、执法等各环节都存在一定不足.立法方面,已经颁布实施的与金融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宏观性综合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合同法》、等,缺少针对性强的单项法规,如缺少规范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此外,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在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情况下仍未更改;守法方面,一方面存在政府工作人员干涉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金融活动主体法律知识不足,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捍卫自身主权的现象;此外还存在诸如执法效率低下、周期长、费用高,司法有失公正、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其他现象.

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体系

社会信用不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逃债、失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人缺乏诚信意识;二是我国信用法规不完善;三是征信业发展落后,失信惩戒机制仍未建立,尤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缺乏有效客户信用查询途径,很难做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四是企业资信评估公司等信用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不多,应用的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缺乏高素质的资信评估人才,影响了资信评估的质量;五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信贷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社会的信用缺失很容易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给国家与金融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三)政府存在干预金融机构行为

地区金融生态的状况优劣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干预包括制度干预、政策干预、行政干预、执政理念干涉等.多数情况下,这种干预的产生源于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经济增长做为政绩考核目标、官员考核目标,而这一目标显然与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受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可能一致的.因此很容易出现在地方利益和银行利益的博奕中,银行有时不得不被迫背离其经营目标.如在资金的借贷上,有时就会出现政府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为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变相的信用担保等保护企业利益,牺牲银行利益的行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的这种忽视、违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不尊重金融机构独立性,不遵循金融机构债权规则的行为,是不利于本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

(四)经济运行质量整体仍存在上升空间

经济运行质量是决定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会从基础上制约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基础可以说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繁衍生息的物质载体.通常情况下,地区经济越发达,企业产出能力和偿债履约能力就越强,与此对应的是该地区企业越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性循环.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会决定地区企业偿债履约或金融机构主动支付的意愿,从而最终影响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情况因素水平的高低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较大.

(五)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无论从形式还是数量均远未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种类少、缺乏金融机构间联动等均是体系不完整的体现.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现更为明显,如农村地区货币市场较多,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则极少.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诉求.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作为金融生态主体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松紧适度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1.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主体权利义务

现代市场经济的立法理念提倡保障各产权主体地位的平等,各主体之间交易的公平.因此,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应当注重完善金融产权制度,注重从市场公平交易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金融主体法律制度.在明晰金融企业产权的基础上,真正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明确各个股东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赋予股东相应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逐步消除金融产权所有制存在的法律障碍. 2.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促进金融生态平衡

基础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从立法上,要逐渐完善、修订各个金融法律制度,确保金融机构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从执法上,加大法律威慑力,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强调以法律手段处理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等问题.同时提高执法人员对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提高立案率、侦破率及执行率,强调地方政府信用,大力支持司法公正,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从监管上,一是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监管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围绕如何提高监管效能,研究制订确保金融稳定的法律框架,合理配置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金融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三是按照市场原则,真正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相关破产法律,恢复金融机构的企业本性,使其逐步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大力发展征信行业

首先,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与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一个由政府为指导,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库,并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分割,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而又详实的信息怎么写作,使信用度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的主要参考指标.其次,加快会计、审计、评估等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的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增加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建立政府主导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并加强对相似度检测机构的信用评级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促进担保市场健康发展.

2.树立社会诚信价值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强化信用意识建设.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在各领域广泛施行信用评级与惩戒机制,全面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意识到诚信度缺失会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力度.作为政府,切实履行诚信监管职责,加大对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坚决打击,降低金融风险,并将诚信度作为企业、个人考核、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参考标准.

(三)强化地方政府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等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对于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1.地方政府更新观念,注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能够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在本地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级政府辖区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对成绩落后地区追究相关责任,强化责任约束意识,最终为吸引、发展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地方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地区相关规章制度,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工商、税务、财政、、法院、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助推机制,推动本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3.地方政府要加快职能转换

这种职能转变包括思想转化及行为转化.首先,地方政府应树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高于市场的指导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行为.其次应尽快落实,废除有悖于市场原则的原有机制、制度,优化区域金融的制度环境,提高本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加大对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加强经济建设

经济与金融共生,生存环境优劣与地区融资总量相依,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壮大,才有资金量供给和需求的放大.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降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落后,与此对应的是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如此,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则比较落后.因此对于这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一方面国家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该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本地要求的产业.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良好的银政企合作关系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应以本地区实际情况为标准,立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发展,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客户基础;组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平台,努力疏通银、政、企合作渠道,真正实现三方的互惠共赢.

(五)完善金融组织怎么写作体系

要尽快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竞争力强的金融组织体系,为不同领域提供怎么写作.如对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多建立怎么写作“三农”的金融组织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等,对其怎么写作对象、经营模式、业务种类等方面加以引导与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怎么写作“三农”的作用.除此,金融产品创新、信贷结构优化、怎么写作水平、机构设置等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