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

点赞:4509 浏览:139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大大地恶化了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只有进行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充分利用民间的社会资本,并着力创设新型的农村集约化产业组织,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使农村的金融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关 键 词 】金融环境 金融政策 民间金融 集约化经营

我国农村目前的金融环境

近年来金融环境恶化.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尤其是融资环境,无论是与城市相比,还是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金融怎么写作的需求来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农民从生产到生活都普遍渴求外部资金的支持.其实,只要看一下现存怎么写作于农村的金融机构的状况,以及它们所从事的业务就一目了然了.目前我国还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但是,除了农村信用社还从事部分农户的贷款之外,其他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不涉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然而,这些金融机构还以吸纳存款和保险业务的方式,将巨量的农村资金转投城市,使农村资金短缺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金融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农村金融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分田到户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怎么写作对象的数目,同时又使得怎么写作对象的规模大为缩小,而且资金的使用方向也是多样的.据人民银行山东日照市支行对日照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户资金需求5000元以上的占21.6%,5000元以下的占78.4%,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53.73%.这样的小额信贷,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机构从事农贷的交易成本,金融机构从事小额农贷只有微利甚至亏本.当国有银行着力进行商业化改造,并且日益注重利润与效益的时候,农行以及其他银行便纷纷裁撤县乡的网点,并大力削减甚至停止小额农贷业务.股份化改造后的农村信用社也在利益驱动下,将大量资金转贷城市,以提高收益,回避农贷的风险.

从现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的角度来看,小额农贷交易成本高的原因为:单笔贷款规模小,与贷款业务及其收息收本的高费用不匹配,农村普遍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即使有也难以变现,众多农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大,且难以促使他们守信等等.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在现有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格局下,却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来克服这些困难.

民间金融的存在阻止了农村金融环境的加速恶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许多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民间金融特别活跃.正是这些活跃的民间金融改善了当地农村的金融环境,在推动当地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以快速发展和完善.其实,在正式金融机构大力裁减乡镇网点,大大地减少农业贷款之后,这些年来支持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当地民间金融的活跃,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农村融资的主要渠道.据人民银行吉林省公主岭市支行对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该市春备耕融资预计5亿元左右,其中公主岭农村合作银行贷款2.4亿,民间借贷约2亿,其他涉农金融机构贷款约6000万.

农村民间金融得以发展的原因

农村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高,运营成本低.农村一直存在着对资金的紧迫需求.在无法取得正规金融机构支持时,农户唯有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一部分是亲朋间互助性的无息借贷,而相当多的是高息借款.较高的利率刺激并支撑着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繁衍.无论是个人还是某种机构从事农村民间借贷业务,其经营费用都很低.他们既不要富丽堂皇的经营场所,也不需要许多金融机构常用的软、硬件经营设施,既不需要维系一个多层次的管理机构,也没有众多的高薪员工.而且,由于其沉没于“地下”,游离于管理层的监管,还节省了一笔税收费用.

特有的社会资本降低了呆坏账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民间借贷一般都发生在本村或临近村落,借款人的品性、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财富创造能力等资信信息,相互间一般早已了解,无需费时费力进行取信工作,贷款资金的用途、返还本息的资金来源、贷款资金使用的情况等,放贷人基本上无需作专门的调查即可知悉,无需特意跟踪资金去向和使用效果.因此,知根知底既可以节省运营成本,更有利于选择放贷对象,可极大地避免出现呆坏账.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大多都还保有传统的乡规民俗,这成了规范人们言行的基本准则,于此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大多都会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准则,或迫于周围的压力依乡规行事.因此,一个理性且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即便他会拖欠或逃废正式金融机构的债务,也不敢轻易拖欠民间借贷的债务.

地缘性的其他便利.首先,节省了本息收取费用.农村民间普遍存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习俗,在不出现意外时,借款人一般都会依约按时还本付息,无需放贷人上门催促,一旦发生意外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借款人往往会觉得很内疚,会主动上门道歉并请求延期,日后会尽可能设法归还.即使需要上门追讨,也只是在本村或临近村落,费时费力不大,与其他的金融机构相比较,费用低得多.其次,增大了抵押财产的范围.因为相邻间当某笔债务延期多时无法归还,或者有可能使放款人陷入困境甚至绝境时,放款人按约接纳抵押的房产在情感上较易被乡邻所理解.而且,抵债的房屋可以被放贷人及家庭使用,即使转写也更容易为乡邻所接受.此外,某些生产性财产的抵押功能也有类似的两面性,比如农户承包的鱼塘、果园、某种农产品加工厂或其他企业等,外部金融机构可能不敢将其视为抵押物,本地放款人却能够将其作为抵押物接受.

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间金融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思路

农村的金融环境要有大的改观,笔者以为可行的方法是调整金融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力量.同时,对金融机构从事农业贷款的运作模式进行重大的创新.

完善金融法规.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越来越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已有的金融机构大多数在发放贷款方面又无法在其中生存,那么,大力发展农村的草根民间金融机构就成为必然.否则,农业生产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许多农民希冀加快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希望能够缩小城乡的“剪刀差”.但是,农村现有的金融环境,非但无助于缩小城乡“剪刀差”,反而通过各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的吸纳,更加恶化了农村资金的供给,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距.因此,加紧制定相关法规,给予民间金融机构以合法地位,使各地农村迅速兴办各类民间金融组织,是快速改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的有效措施.当然,相应的规范措施、必要的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违规犯法事件.

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由于不允许吸收存款,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民间金融机构放贷的资金很少.即使日后的法规允许它们吸收存款,一般也只能吸收本村村民的部分资金,对于经济发展比较活络的村落,可能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除了法规上允许其在当地吸收存款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给予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居民存款总额超过20万亿元,政府可以规定各银行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支农,支农的方式可以是各银行自身直接从事农业方面的贷款,也可以转贷给农村的金融机构,或统一上存央行,由央行通过农行或农村信用社再转贷给各地的乡村金融机构,这样既可解决这些民间金融机构资金短缺的困境,又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乱集资的问题.而且,通过转贷款,也增加了一个央行调控民间金融机构的通道,有利于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


给予利率和税收上的优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以高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利率,但也不能高得太多,以减轻借款农户的利息负担.但是,由商业银行转贷给这些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利率本已较高,若既要不过重地增加借款人的利息负担,又要让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得到合理的利润,政府应该在转贷款的利率上给予优惠,即对这部分资金实行一定幅度的贴息.另外,也可以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给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优惠,实质上等于是给了借款农户的优惠.

改革农村信贷的收息方式.农村小额贷款每笔的利息很小,如果要让银行或信用社上门追讨,确实有得不偿失之感,尤其是要多次追讨的情形.因此,政府可以出面帮助这些金融机构改革收息方式,即将财政的各项支农补贴款项统一交由某一金融机构怎么发表,而这些款项又与农户的贷款挂钩,可以直接用来抵扣借款的利息.对于借款数额不多的农户,这项举措对相关各方都有利.

着力创建和推广农业新型集约化经营模式.我国人口众多,且乡(镇)村人口占有70%左右,而城市化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农村人长时间只能依靠几块薄地谋生,而无法广泛地实行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大农场集约化经营模式.近些年不少地方出现了一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创建和推广这一模式,是突破“三农”困境的有效措施,其能在许多方面带来好处.首先,在这一模式下,只要公司市场调研到位,市场预测准确,且公司运作高效,那么,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农户的风险就不大,农户归还贷款就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其次,这一模式使银行可以很大程度上免遭少数农户的道德风险,减少贷款的违约损失.(作者为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