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的多因素

点赞:4285 浏览:121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 要 :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现代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金融作为金融表现形式中的主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 键 词 :区域金融 经济 协调发展 关键问题 对策

当前,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动,即产业结构的转换.而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差异且不断扩大,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较密切的关系.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域金融结构处于不断变动和发展之中,表现在按行政区来设置单一国家银行体系的分支机构,按计划要求进行货币与信贷资金的行政性分配,各行政区高度趋同性金融行为的行政均衡性区域金融结构逐渐向市场非均衡性发展.本文对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区域金融政策失衡致使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未充分考虑区域间金融、经济的发展差距,统一实行社会主义计划金融体制,因此整个金融运行在低水平上保持均衡.区域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延迟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均衡型金融政策调控的低效率问题凸显.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产生“马太效应”,致使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此外,我国自1979年以来,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二元结构特征,使得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呈现明显的二元格局化,还有东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巨大差异,也使得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空间的分布特点呈现出非均衡性.

(二)区域金融信贷资金逆向流动

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优化配置,在对企业配置信贷资金和经营授权时,以其经营效益、经营规模、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标准,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优势企业不多,部分银行经营效益不够理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资金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了信贷资金多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由于资金虹吸作用,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实体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资金需求大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大,而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营销观念的制约;区域金融怎么写作功能弱化;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适应;金融产品创新与怎么写作观念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四)重复建设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重复建设是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地区发展优势相背离的结果.我国曾确定建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及汽车5个产业为支柱产业,也使各省市区重复建设的产业.由于支柱产业的重复建设,导致支柱产业发展不足与产品的相对过剩,进一步导致地区工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效益自然较低.由于重复建设,势必造成对支柱产业的贷款增加,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效益随之下降,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重复建设过程中多个投资主体重复对某一产业盲目投资,也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投资扩张效应.重复投资引发的后果反映到金融上,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硬性规定国有银行为地方建设项目贷款“写单”,加大了不合理的资金需求和占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危害了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我国虽然各区域内相应成立了一些信贷担保机构,但缺乏经验和足够的实力,运行也不规范,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整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以及保障体系,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对区域内部优质企业的关注,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优质企业为突破口,加强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迅速提高,加深了区域金融对经济的渗透,提高了对经济发展的拟合,使得区域金融、经济融为一体.而构建金融功能和经济功能合二为一的金融经济区,使之成为高效的金融体制和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是21世纪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融机构多元化

自我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怎么写作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四)发挥不同层次和形式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资本要素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是解决资本约束的根本途径.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方面的作用,表现在金融在区域资本的形成中具有特别的聚合功效,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金融能显著调整区域经济的结构,通过利用早已存在的货币及信贷分布的不均衡性,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过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所起的作用却并不相同.金融资源的供需情况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区域金融有不同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具体可表现为:按借贷资金运行的区域化联系程度划分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区相关的区域金融;按金融现代化程度可划分为现代金融区与传统金融区;按金融功能区可划分为综合化金融区与专业化金融区.在跨行政区对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区域化的上述所有内涵,除了划分好跨省市区银行分支机构外,再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金融区域进一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型划分次级的金融区域,有利于国家银行甚至跨省市区银行对金融区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管理监控,以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的多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结构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五)掐断重复建设的资金支撑并保证融资渠道的集中化、多元化

我国凡是跨行政区设置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均对区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建立专门的贷款支持体系,积极制订并实行扶持发展支柱产业企业集团的贷款制度,促进属于重复建设的企业向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转化,或者直接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破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可注入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起到强劲地拉动作用,使得经济和金融资产效益显著提高,能够对其它的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产生好的示范效应,可引导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也主动投入到支柱产业企业集团中去.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怎么写作水平.

(六)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并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

经济增长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积累的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的能力.我国经济呈现的典型特征是由东到西,逐步走弱.我国金融发展的特征是呈现区域二元结构.现阶段金融结构的二元化表现,势必决定了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就必须大力提高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把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作为一项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重要策略.

结论

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我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