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

点赞:34215 浏览:1581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和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行为.本文在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及其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措施,提出了运用其在反洗钱工作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客户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9-0064-04

一、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

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反洗钱国际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成立,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来,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形势日益严峻,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专业性机构的一系列规定都赋予金融机构以法定的反洗钱义务,防范洗钱风险逐步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监控重点.

洗钱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从事、参与、纵容或便利洗钱活动而带来的商誉损失和合规风险,是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系统风险的综合反映.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一直是洗钱活动的首选领域.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能够快捷、安全的放置和转移大量资金,而最容易被洗钱分子利用,孕育了较大的洗钱风险.

随着世界各国对洗钱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并通过立法对银行系统业务活动进行监管,银行业自身也认识到了洗钱对其信誉和经营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破坏作用,进而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确保其不被洗钱分子所利用.洗钱分子在银行业受阻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包括证券、期货、保险业在内的其他金融领域,洗钱风险已经逐步扩散到整个金融领域和特定非金融领域.

就微观而言,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风险决定于法律规制和控制体系,主要体现为内控风险,外部风险包括产品与怎么写作风险、客户(交易对手)风险、国家或地区风险,其焦点集中于账户.

1.内控风险.金融机构的内部洗钱风险主要集中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它是由法律环境和内控体系共同决定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缺实和不完善,将会给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洗钱以可乘之机.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一方面应该是国家法规强制性要求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机构自主反洗钱意识的体现,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漏洞都会使金融机构面临体制性洗钱风险.

2.产品与怎么写作风险.这是金融机构因为提供产品和怎么写作而带来的风险.普通的产品和怎么写作体现在产品与怎么写作不为消费者所接受,或者被市场所淘汰,但洗钱背景下金融机构的产品与怎么写作风险恰好源自于客户对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消费行为.不同产品或怎么写作被用作洗钱媒介的几率是不一样的.产品与怎么写作风险蕴含在通过账户进行的交易之中,并因产品或怎么写作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与程度.

3.客户(交易对手)风险.金融机构的客户(交易对手)风险是由客户(交易对手)的反洗钱体系建设、被其他洗钱者利用的可能性、风险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决定的.客户不同,潜在的洗钱风险也不同.据FATF研究表明,银行的高风险客户(交易对手)主要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如证券经纪经销商、支票兑现怎么写作商、货币交易商或兑换商、旅行支票、汇票或储值卡的出票人、销售方或赎回方)、纸牌俱乐部、赌场、汇款人等,非政府组织(如慈善机构),离岸公司、发行无记名股票的股份公司、位于离岸金融中心的银行,大量使用支付的企业(如便利店、停车场、餐馆、零售商店等).[1]

4.国家或地区风险.金融机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为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开立账户、提供便利,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所承担的洗钱风险是不一样的.国家或地区风险是洗钱犯罪的区位特征,它存在的逻辑是“如果某地的洗钱活动猖獗,那么该地的任何客户都是值得怀疑的”.FATF认定的不合作国家和地区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洗钱高风险地区.

二、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和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行为.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洗钱风险进行预防,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有的放矢地开展反洗钱工作,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基于洗钱风险的金融机构客户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我国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根据《反洗钱法》及《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金融机构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客户.因此,对金融机构而言,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是金融机构满足外部监管要求,依法合规经营的需要.

2.有助于金融机构有的放矢地开展反洗钱工作.客户在给金融机构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有效地控制洗钱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投入成本,为平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成本控制所需的资源进行投入,并使成本投入所得收益最大化.面对所有的客户,金融机构不可能采取同样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通过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有区别地采取不同措施,各项反洗钱工作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3.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运用有助于金融机构识别、评估和控制声誉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同时,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客户,特别是高风险客户的持续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其他的风险隐患,并有效监控洗钱及其他风险状况的发生,确保金融机构合规稳健经营.

三、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原则与标准

(一)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必须以“了解你的客户”为原则,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客户的地域、行业、身份、交易目的、交易特征等各类因素及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在对客户的国籍、行业、职业等定性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对客户资金流量、交易频率、交易规模等定量因素进行分析,正确地评估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

3.持续性原则.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市场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的等级以及分类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为确保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金融机构应对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进行动态、持续的管理.

4.保密性原则.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标准属于金融机构内部保密信息,尤其是风险因素和评分标准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客户风险分类,需要严格保密,以避免被犯罪分子知悉后有意规避有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的标准

金融机构总部负责本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标准的制订、更新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开发与维护.由于各金融机构所处地区政治、经济、法制环境的差异,客户的结构、业务的品种以及金融机构本身风险承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的指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目前业界的实践来看,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参考标准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

1.地域标准.地域标准是指客户所属的国家或地区,这类因素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非FATF等国际反洗钱组织成员国或其公布的反洗钱不合作国家或地区,被FinCEN 、FATF 等国际反洗钱组织列入制裁名单的国家或地区,毒品贩卖活动猖獗的国家或地区,欺诈或腐败猖獗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国家或地区.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客户所属的行业,这类因素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赌场或其他机构,彩票销售行业,贵金属、稀有矿石或珠宝行业,与武器有关的行业,房地产行业,艺术品、古董批发、零售交易商,汇款机构、外币兑换行等,对环境造成实质危害的行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典当行,拍卖行,离岸公司,高度使用的行业和业务,卡拉OK、、按摩、桑拿等行业,律师行、会计师行、投资顾问行、旅游经纪公司等相似度检测机构.

3.客户标准.客户标准是指与客户职业、职位、背景、地位、组织架构、规模、信誉、外界评价等因素,这类因素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外国政要、政党要员、国企高管、司法和军事高级官员等,洗钱风险较高的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或从业人员,被政府及相关部门列入“黑名单”的客户,被怀疑其经营活动或资金来源合法性的客户,有犯罪嫌疑或其他犯罪记录的客户,已经或正在接受行政或司法调查的客户,股权结构过于复杂,使实际受益人难于辨认的客户.

4.业务标准.业务标准是指客户所的业务类型,这类标准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自助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业务,跨境汇款、票据业务,写作技巧业务,投资性业务,团体性业务,无记名业务,汇兑业务.

5.其他标准.其他标准包括客户业务行为或交易习惯等,这类标准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非面对面业务,要求开立匿名账户,要求开立虚检测名称账户,拒绝提供金融机构所要求信息和文件,利用虚检测业务,在一定时期内频繁一次性金融业务,资金收付金额、频率与业务规模、所处行业不符,在一定时期内,交易累计金额超过本机构同类客户交易平均值的一定倍数,在一定时期内,交易频率超过本机构同类客户交易频率平均值的一定倍数,在一定时期内,频繁发生规定限额以内并接近最高限额的交易.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客户结构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分别对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的主要参考因素设置一定的标准分值,并根据评价得分确定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等级一般分为正常、关注、可疑、禁止四大类别,每个类别的分值范围由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四、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目标与措施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分类参数体系、评估计量体系以及系统控制体系的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上述体系,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全面、真实、动态地掌控本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程度.基于洗钱风险程度对本机构所有客户进行合理划分,对客户的身份信息和风险控制程度进行全面、持续的了解和控制.二是预防和及时发现可疑线索,有效控制洗钱风险.根据客户风险等级不同程度,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行为和交易情况进行加强型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重要的可疑交易,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洗钱风险.三是为本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客户身份识别作为金融机构的基础义务,对金融机构起到预防洗钱风险的重要作用.基于洗钱风险做好客户分类工作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为合规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措施是建立在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上的,是对客户身份识别更高层次的解释和归总.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Standard Due Diligence,SDD)”或“加强型尽职调查( Enhanced Due Diligence,EDD)” 措施对客户进行识别,加强客户交易的检查频率,适时调整客户交易的种类与额度,及时报告可疑交易,确保最大限度地控制洗钱风险事件的发生.[2]

1.正常类客户分类管理措施.金融机构为正常类客户业务时,可以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并按照本机构正常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对于正常类客户,金融机构定期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更新客户身份信息资料,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定期审核的频率可根据各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正常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出现异常情况,金融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重新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增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并向监督部门报告可疑交易.

2.关注类客户分类管理措施.金融机构为关注类客户业务时,应当根据交易风险度的大小采取标准型或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并按照本机构正常的或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在与关注类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关注客户的金融交易活动.对于关注类客户,金融机构定期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更新客户身份信息资料,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定期审核频率可根据各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但应高于对正常类客户的审核频率.关注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出现异常情况,金融机构应当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调查和检查措施,重新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调增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进一步控制客户的交易种类与额度.若核查后确认为有可疑的,应按有关法规向有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可疑交易.金融机构调减关注类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必须经过本机构反洗钱管理部门的审批.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客户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可疑类客户分类管理措施.金融机构为可疑类客户业务时,应当采取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在与可疑类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身份、背景、经营范围、经济状况、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营状况、交易规模、交易对手以及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或资金交易的实际受益人等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操作行为.对于可疑类客户,金融机构应当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更新客户身份信息资料,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出现异常情况,金融机构应当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调查和检查措施,重新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调增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进一步控制客户的交易种类与额度.若核查后确认为有可疑的,应按有关法规向有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可疑交易.金融机构调减可疑类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必须经过本机构反洗钱管理部门的审批.

4.禁止类客户分类管理措施.金融机构为禁止类客户业务,必须经过其总部的批准.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限制禁止类客户的业务建立,如对已建立业务关系的禁止类客户,对其交易种类和交易额度应采取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对其身份信息以及每一笔业务交易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对于禁止类客户,金融机构应当对其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有必要应立即中止为其业务和提供金融怎么写作,并及时向监督部门报告可疑交易.金融机构调减禁止类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必须经过其总部反洗钱管理部门的审批.

五、结论与建议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工作不仅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其所提供的信息和结果对整个金融机构的合规运作和风险防范起到积极的预警防范作用,有利于金融机构主动识别风险、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确保金融机构合规稳健经营.

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运用,一是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和运作流程,在全面收集客户身份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标准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针对不同客户风险等级制定客户身份持续识别方案,相应地进行标准型尽职调查或加强型尽职调查.二是辅助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有的放矢,对不同等级客户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分析,达到人力、时间等资源的最佳配置与使用.三是推动洗钱案件协查工作,为金融机构全面、及时、准确地追查案件线索,完整地填报协查报告提供资料,从而保证金融机构案件调查和协查职责履行的合法性、合规性.

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结果,也为金融机构其他条线和部门客户的合规运作、风险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资源.一是扩展风险预警范围,应定期或不定期形成本单位的风险分析报告,在确保信息安全原则基础上,向本单位或上级单位披露本阶段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结果,提示既有或潜在风险,并提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及对其他相关部门、条线避免和应对风险的策略.二是辅助业务风险管理决策,由反洗钱主管部门负责召集,向各部门通报本机构风险客户、行业和业务等信息,以起到风险预警作用,为业务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风险等级分类系统的信息共享,适度地开放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系统用户权限,给予各相关部门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系统部分分类结果信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