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点赞:16013 浏览:698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速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计算机能力;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20-01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他们也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速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巧妙新颖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知识的主动性.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创设不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攻克难关.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疲劳厌倦.建议上课时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2加强有效管理,追求共同进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最佳的听课时间是开课后的5 到20 分钟,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良好掌握,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保证教师在最佳时段内能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解决核心问题,然后在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学生间的自主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2.1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易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易于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和教学双向活动的开展.在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师生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会使学生迅速产生对活动内容的专注和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老师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总是挖苦、训斥,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恐惧、对学习产生反感.如果老师对学生平易近人,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耐心讲解,慢慢地学生就敢于提出新问题,学习的劲头也逐渐增强了.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舍得“情感投资”,时常深入学生之中,倾听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交流思想,融洽感情.使教学活动在尊重、信任、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学生因此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吸收知识也就非常容易了.


2.2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学生知识基础为依据.

我们的教学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依据,去处理好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以理念为理念而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弱,那我们就必须从学情出发,去设计好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基础上的教学环节,在这种已有的水平上去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的计算机课程中,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难学之处,相应的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要求,我们在各自教学的实际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去设计好课程.比如,若是一个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没有的学生,直接让他去学习flash课程,而且还是半个月之内就必修完成,那肯定有相当的难度,而且硬学的效果也不好.因为这类学生存在着认知上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要想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做种种努力――基础知识的点滴补充、计算机常识的系统概述及不应有的错误的随时纠正等.除此之外,“课前知识补习”不失为解决这一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在课前作比较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包含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新问题的发现.通过这种“课前学习”形式的“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丰富自己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

2.3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通过案例演示等实践性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具 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新颖感、惊奇感、直观感和尝试欲.在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时,经常要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例子,用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产生求知.如我在上 word 时,一开始我就准备了几张有多种排版效果并用排版精美的报刊杂志然后告诉同学们这些编辑排版效果在 word 中都是可以实现的,你们想不想学?学生齐声回答想学.学生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教师精心组织,讲解一个案例,将知识点一环扣一环地讲解.这样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在案例得相互联系而易于掌握.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主动构建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

2.4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重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计算机学科应当担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如何让计算机教学发挥其有效性,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研究的问题.相信只要断追寻新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就会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