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3251 浏览:83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笔者在文章指出了当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见解,对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1-5139-0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或以增强学生的理论认识为教学目标、或为培养学生适应工作需要为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计算机学科的教师们应当关心并一直关心的重大课题.结合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当前我国计算机教学现状

当前的生源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经过刻苦学习,从农村选拔出来的.因目前村镇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设施投入的相对欠缺,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识很浅.由于出自于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吃力,造成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此外,计算机学科具备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相对比较难学.这使得学习计算机专业成了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在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初期,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投入才能有些许进步.现实情况是,学生们大都喜欢计算机操作,特别是上机操作,但对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感觉特别枯燥,没什么兴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排疑和启发,就会削弱了其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会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想顺利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必须首先解决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

2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

2.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素质并不是天生的,必须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因此,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态度则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产生浓烈兴趣,并且在努力学习过后,为自已的进步而欣喜时,就会越学越好.根据当前的教育理论,教学不应该仅限于教授知识和学习的本领,应该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进而激励和鼓舞学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专业学习上来?比如,计算机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选用生动有趣的计算机操作演示,来启发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制作惊奇的小动画、绘制精美的卡通或者编制有趣的教学程序等演示给学生看,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当学生通过努力,在学业上取得些许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鼓励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因此,挖掘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因材施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学生的个性需要家长和老师在生活、教学中长期的细心观察和挖掘,并对其兴趣加以诱导,对取得的微小进步及时鼓励.比如,有的学生有的则喜欢电脑硬件,对电脑组装和维修;有的擅长编写软件程序;有的偏好3D flash动画制作,还有些学生嗜爱网络游戏.这些喜好都没有好坏之分,恰恰是个性多样性的表现.但必须加以正确引导,不然就难取得进步,甚至会荒废学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发现学生的个性,再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

在授课时,会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观点或提问.对于这一类内向型学生,不必强求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一定要在课后,和他们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这样产生的效果会好很多.相反,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喜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钻研一些技术难题等,喜欢和同学一起参与团队的活动.针对这一类外向型的学生,可以故意留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或者社会实践型课题给他们完成.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带动其他同学追赶的劲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2.3加强计算机的实践性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上机实践来理解理论,并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学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实验课中,教师应该先精心布置,让学生带着各种的问题去进行上机实践和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满足于知其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找出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用非常规的方法解答问题,增强学生吸收理论知识的本领.基本技能的熟练与巩固,主要的途经是多次重复的练习.“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多实践.

2.4任务驱动教学型创新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是发展较成熟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创新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较好的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主动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首先要不断自我完善,加强自身知识和技术修养.学生知识素养的提高,与教师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为了能把最新、最鲜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身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布置作业要注意题目具有趣味性.作业既要实用又不能脱离实际.比如: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课上,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用的广告、加工个人的照片等.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很好的抓住了新时代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精髓.创新型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的教育.否抓住“源头活水”是创新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根本,主要包括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力求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明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分析、获取、加工、转换、存储、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等环节,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反思、提升、实际运用这些信息的综合能力,取得具有某种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进行创新型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准切人点,大胆探索,这样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充实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也只有这样,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化,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树立坚定的创新教育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