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

点赞:8314 浏览:333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计算机公共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该课程的几点教学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 计算机公共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73-0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叫做计算机公共课.然而,这门课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学生的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导致很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我们从现状入手分析一下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方法.

一、目前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很重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不断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硬件投入.然而却忽视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硬件投入少的可怜,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不重视,甚至认为这些投入都是浪费.

很多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也对计算机公共课不够重视,认为这门课很简单,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了,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然而,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软硬件更新换代非常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势必落后于时代.

2.教学方法、手段仍需改进

目前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投影仪将教师操作过程及相关知识投射到大屏幕上.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传递信息的容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同时,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仍需改进.

3.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各高校就应当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材过于陈旧,教材内容与中小学计算机课重复、脱节,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和大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没有构成一个系统.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教育层次不分明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但是,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出现了“起点高低不一,层次多,差距大”的现象.这种局面给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分清层次,不能“一刀切”.否则,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怎么写作,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整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计算机知识没有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里,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这就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把计算机知识和本专业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善于利用计算机来分析、解决专业当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效率,丰富专业知识.但是,同一所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材都是统一的,教授的知识、所举的例子和学生的专业脱节,学生很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计算机公共课开设的时间过少

很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只开设一年甚至一个学期,由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间少,同学们对计算机技术都只有接触了一下的感觉,学得不深,更谈不上与专业相结合了,很难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成就感.

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要想在这个信息时代把大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文化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当前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进行改革.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学校要重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多举办教学研讨会、讲座等,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报考研究生、博士,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分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针对学生们兴趣爱好和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分层教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课自身的特点,重点运用实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多介绍一些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经典案例,逐步剖析,精讲多练;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并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建立学生需要的分层次的、丰富细化的全方位教学资源,包括讲义、网络课程、各层次学生需要的细化的实验指导书、素材库、试题库,以及考试系统、BBS问题讨论区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由易到难,从简到繁.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突破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这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一个工具,是用来为其专业怎么写作的一个工具,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实践,精讲多练,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同时,应把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多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有限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喜欢计算机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5.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时怎么发表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思想,改善教学方式,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