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点赞:4539 浏览:120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也就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并开展教学评价,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对课堂教学同样适用.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预先规划,课堂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两者的关系如同设计图纸和建盖房屋一样,如果设计不好,整座大厦就可能轰然倒塌,所以,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成功.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设计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师的教学程序和学生的学习程序,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调整.

第二,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设计的问题要难易结合.

第三,课堂设计一定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避免“填鸭式”教学,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有的老师上课,课堂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偏离了教学目标.

第四,教学设计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因为中专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教学中就要注意把问题引向深入.

二、教学策略

要使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还必须讲究教学策略,指导学习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落实不仅在于老师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目标就落实得好,反之亦然.所以,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好的环境中达成教学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人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操作:①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随时分析,发现问题,“对症下药”,经常和学生聊天,走进他们,建立友好关系.②教师上课要有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要有高涨的教学热情和调控课堂的技巧,能做到以情、以情动人,最终达到师生一体、教学相长的境界.③教师的教学语言尽量有幽默感、有激励性,有感染力,使学生易于接受,并有所启发.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体现为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以探索问题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会加大难度.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

例如,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四、树立学生主体参与观

主体性是人最本质的特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基点而形成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提出,教学认识过程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是有效的.

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善,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钻研和学习,一堂好的课需要老师从观念上把学生放在首位,研究学生,研究教材,讲究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的收获.在教学中赋予学生自由,愉快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