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刍议

点赞:15906 浏览:702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校本课程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必要性和思考等方面就西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西藏教育;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校本课程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出现的?“学校重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各国均对国家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是在此时进入公众的视野.校本课程就其类型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和部分校本课程.[1]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各国教育学界研究也较多,由于国内外国情、文化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中西对“校本”理解并不相同.但现有的研究就校本课程也达成了一些共同点,即:①开发的决定权在学校,②开发过程应该是开放式的参与,③目的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已有的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研究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定义应该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开发原则、开发目的以及开发的资源选择等问题.依据这样的要求,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立足西藏中小学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精髓,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各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由在校或离休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知识和文化急剧变化的时代,充分发挥地方在学校课程建设上的自律性和学校课程开发的自主性、创造性,也是世界课程发展的主导性潮流,赋予地方教育机构和基础学校教师以更大的课程开发权、选择权和自主权是大势所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通过对世界教育的考察,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咨询和分析而形成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要促进学校拥有真正的自主权,“学校自主是开展地方一级行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在课程文化中却较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以及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内容.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在文化上是多元一体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具现实意义,且资源丰富.在西藏地区,除了主流文化外,藏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多元的文化就要求多元的文化课程,这样也更有助于推动西藏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更能适应西藏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有助于充分尊重和理解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但是,人们在谈起教育时,强调最多的还是教育的科学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功能,强调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而忽略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教育实践中不重视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内容,使民族文化传承的链条出现裂缝,民族文化衰退呈现加速的趋势,人类文化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消除人们在民族教育上存在的误区,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至关重要,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功能的任务也就落在了民族地区课程尤其是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上来.

西藏作为我国藏民族的最主要的聚居区和文化传承地,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与灿烂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地域特点与丰富的藏学宝典造就了别具一格的人文与生态环境.西藏民族教育的发展有着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着很大的空间,也是我国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西藏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势在必行.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是为了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管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我国中小学推行校本课程及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其建立将有助于国家、地方、学校明确各自的责任.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应该根据地域和民族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主体需要,结合本地区主体民族历史文化,突出自身的民族特点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凸现地方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将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三、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任何一个民族都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的地域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都有着丰富的文化精神财富.

校本课程就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也是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三个原则即:生计原则、生态原则、创新原则.这三个原则是民族大学教授滕星在其编写的《校本课程的编写》中提出的,应该说是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对我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坚持这样的基本原则.

实施校本课程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支持,在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应该尝试充分利用西藏传统文化和西藏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以乡土资源为载体,分专题研究,多学科综合、广泛运用校内外资源的校本课程,它的宗旨应是源于西藏的实际情况,怎么写作于西藏学生.在我区的中小学教材中,应该多尝试利用藏民族优秀文化为素材.

我区目前的教材(汉语文)中应多增加藏民族传统文化,如藏族传统史诗《格萨尔王》传、六世仓央嘉措诗歌以及其他传统经典诗歌,还有格鲁派大师宗喀巴的艰苦求学经历,藏族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的噶玛让琼多吉为编撰《星算综合论述》光计算天文数据就用坏七支铁签(“沙雄”上使用的铁笔),这些都可以成为我区优秀的课程资源.民族语言、宗教、风俗、舞蹈、饮食、服饰等内容都应该成为我区校本课程的素材,并且所选内容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所以我区教育部门应该加快这方面的课程内容建设.

另外也应该适当增加我区农牧技术课的设置,向学生介绍最先进的农牧科技信息,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木工、雕饰和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以及提供多种劳动技术和就业信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需要,加快组织编写出版适合“并进式”教育的易教、易学、爱学的农牧技术课教材.[3]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区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区的每个学校应量力而行,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的那样“每一次课程教材改革几乎都匆匆上马而又匆匆退出,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证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这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4]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具体的国情、省情、文化背景与传统,不能盲目地移植、照搬国外的理论或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尤其对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要求较高,我区更应立足于西藏实际,适应学校的现实状况作出适当的合理选择.

西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