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点赞:25829 浏览:1183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学分制、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式涵义予以诠释,在分析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考核方式的指导思想,探讨在学分制条件下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具体改革和实践.

关 键 词 :学分制,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式,物业管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75-02

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施,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学分制引起的课程模块修读的学分化必然改革一系列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相应课程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而新的课程标准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如何考核教学效果,这又必然引起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1.高职院校学分制的推进和实施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教学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本文着重从学分制引起的教学方面的变化来分析.从教学上看,学分制引起的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以学分的修读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情况,这首要改变的就是课程模块修读的学分化,通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需达到的专业核心能力,确定各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及学分.学分制下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性质上又可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又分限选课和任选课.必修课是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是指各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某个方面专门知识或扩大知识面而开设的课程.其中,限选课是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而组合的课程模块.任选课是指学生为改进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发展个人特长和爱好,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课程模块.

2.在学分制条件下促进课程标准的改革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分制引起的课程模块修读的学分化必然改革一系列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其中首要的就是课程标准的改革,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适应了学分制,才能使后续的课程教学跟上来.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课程标准解释为: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本文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教与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是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也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期望的教学成果的清晰陈述.

学分制推动相应课程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而新的课程标准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如何考核教学效果,这又必然引起各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考核内容重理论,轻技能,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虽然在现行高职院校中,很多专业改革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改为1:1,但在实际考核中,实践教学的考核确被忽视,期末考试仍以卷面理论考试形式为主,重知识点的考核,导致学生大都采用突击背诵课本或笔记取得所谓的高分,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高分学生不等于找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绝大部分高职教育采用的课程考核形式仍以闭卷、笔试的形式,只求从卷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确无从了解学生的个体优劣.以考试分数定优劣,一直是评定好学生的标准,诸如奖学金要求考试分数达85分或90分的道理一样,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最后拿高分,而忽视了平时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3.无法全方位考核学生

学生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如何挖掘其个性和潜力,之后又如何考核、评价,是当前课程考核方式无法实现的.高职教育实现的是“就业导向”向“生涯发展导向”的发展和转变,知识不仅仅是够用就行,更要为后续生涯做好充足的储备.

三、《物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本校改革《物业管理概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以将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根据物业管理行业岗位群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职业任务,增强现场感受作为改革理念,改革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坚持物业管理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专业对口”为“专业适应”,转“知识重心”为“就业为导向、素质培养为重心”,将教学模式与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怎么写作、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等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将物业管理活动业务流程的专业知识、实训操作、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多方面评价向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物业管理“全程就业”培养模式促进本课程的全面改革.

学分制条件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业管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充分考虑物业管理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物业管理职业资格标准,抓住物业怎么写作企业开展物业管理怎么写作活动的完整业务内容和处理程序(物业怎么写作企业的组建、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管理财务、物业管理制度、早期介入、入伙、装修管理、业主大会的召开和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日常物业管理活动的开展、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管理文化的塑造和物业管理怎么写作质量的提升)这条基线,以课题为基准,结合多方面教学条件(网络、教材、参考资料、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实现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认真、耐心、细心、诚实、守法、客观、公正,专业知识).

1.引入PCDA循环模式理念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对于教学质量管理具体运用如下图所示:

P-授课计划,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授课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及作用,制定凸显职业特色的授课计划.

D-授课计划的执行,即教学的展开,以实现授课计划中的内容.

C-考核,总结按照授课计划开展教学的效果.通过考核,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评定优劣,对后进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并总结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或改进措施.

A-对考核结果进行处理,成功之处加以肯定并运用,失败之处进行改进,避免重现,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通过引入PDCA循环,增加考试和频率,并进行各阶段的总结和分析,促进教师教学的开展,以及对授课对象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和课程的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

考试目的不在如何难住学生,而在于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在这门课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的知识应用性是否广泛,这门课讲授完毕后是否按照达到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其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应提高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考核.半开卷考核形式多样,考试题目内容丰富、非常灵活,学生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完成答卷的,需要大量实践技能的积累、总结和阐述.通过引入半开卷考试理念,丰富、灵活考核方式,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素养.


3.引入面试考核环节,融入双语考核形式

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亦是如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英语口语差,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就是造就了一批卷面高分的哑巴毕业生.物业管理行业是怎么写作性行业,面对的客户千千万万,从职业角度出发,应更重视学生口语的训练.在《物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中,增加面试考核环节,改变学生课程考核时间,由学期末考试改为下学期初,学生开展暑检测/寒检测行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一环节的考核在面试中得以体现.面试考核形式多样,内容以课程为中心,重点考核学生活学活用能力,并多方位考核学生的应变、表达、沟通和创新等能力.融入双语考核形式,考核学生对专业及日常用语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程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考虑物业管理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物业管理职业资格标准,整合考核内容

考虑物业管理岗位群的要求,结合物业管理活动业务流程的专业知识、实训操作、职业素质整合考核内容,调整考核体系,对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尽可能靠近企业用人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考核.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极大地改善了《物业管理概论》教学评价效果,多方位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跟进了教学检查,增加了教学互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