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质清水建设特色课程

点赞:15762 浏览:698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打造品质清水,课程引领有格

走进清水路小学,流水潺潺,绿竹依依,艺韵、棋韵、书韵交相辉映;内蕴清水品质——上善若水、以水为镜;外扬竹子精神——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学校力量荟萃积聚.清水品质、竹子精神引领着师生成长,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竹韵课程》蕴含“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竹子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不怕困难、坚强自信的精神,并且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在竹韵课程中设置了“雅-艺术表现、美-语言运用、韧-运动竞技、活-科技创新、勤-劳技创作”五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开设丰富多彩的科目,为全校师生提供双向选择性学习.《清水课程》以阅读文化为引领,以沪剧文化、三棋文化为“双翼”的校园特色文化.清水课程以校本特色文化为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在阅读、沪剧、三棋方面开设了呈螺旋上升结构的拓展内容板块和相应的科目内容.

1.内蕴清水品质,丰盈课程内涵.学校围绕着“净水育才、厚德载物、共享清水幸福”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隐性课程的品牌文化,力争让每一个空间体现清水特色,塑造有声、有形、有色的课程文化.学校课程内蕴清水品质.清水品质源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学校围绕水传递给人的纯洁善良的品质鼓励学校师生,编写《水——生命之源》《上善若水》等相关课程.

2.外扬竹子精神,提升课程张力.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决定了其发展的厚度,而是否具有专业精神则决定了教师发展的高度.外扬竹子精神是清小教师专业精神的形象表征.君子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盘根错节,大雨压不垮,狂风吹不倒,启迪着清小师生的团结和谐,激励着清小师生的蓬勃向上.

竹子精神的激发依托校本教材的教学,如《竹韵深深》、《紫竹申曲》.同时,学校结合特色打造,设立了校园内、外网、知识管理平台、“清水之声”广播台、“竹韵”电视台.学校利用电视台报道校园活动、师生感人事迹;在广播台播放感恩故事、校园新闻.

二、实施校本创新,课程开发有序

学校以招标的形式组织教师先后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实了课程建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1.挖掘内涵,构建体系;2.制度保障,加强管理;3.设立目标,注重评价.

三、孕育课程文化,课程领导有度

学校努力加强课程领导,积极孕育清水课程文化.为教师构筑成长平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1.乐于学习,促进文化自觉

校长把平时看到的文章以“套餐”形式推荐给相关教师阅读.课程教学部定期把优秀教育杂志以“主题套餐”的形式推荐给教师,学校还通过赠送相关书籍、免费订阅教育报刊,及时给教师送上精神食粮.

清小老师乐学向上是同行口口相传的美誉与鼓励.老师们跨校诚拜学科带头人为师,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他们虚心请教各级专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教研专家全程参与每年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及时为教师听课把脉,使老师们明确了课改方向,提高了课程与教学能力.

2.勇于实践,鼓励勤耕善研

学校加强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课程教学研究能力.邀请区科研室老师蹲点指导,定期来校作专题讲座,对教师做一对一的辅导.成立学习小组,组织召开“让理论转化为教育智慧”系列研究活动.定期召开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例会.要求教师每月结合实际撰写教学反思.学校要求新教师填写《新教师成长手册》,要求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档案袋》,其他教师填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手册》.相关手册内容包括相关职责、计划、论文、教案、反思、体会、评价等内容,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和实践内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学生

打造品质清水建设特色课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诚于批判,要求持续改进

学校要求教师诚于批判,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平时要对感性的课程教学现象作理性教学分析、归纳和升华,以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主题反思,共同切磋,解决难题.

四、立足课堂教学,课程管理有力

孕育课程文化必须立足课堂.几乎所有关于课程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锁定课堂掘金,可谓纲举目张,瞄准课程挖潜,可谓一树百获.

1.加强课程管理.学校加强课程管理,管理制度齐全,管理网络完善,管理过程严格、规范,运作顺畅.教学部每周组织行政及教学骨干加强课程与教学随访.通过看、听、问、查等形式,寻找问题,与教师一起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改进意见,意见注重合理性、针对性、层次性,倡导课程间相互评价,强调多元评价,重在过程评价,旨在促进提高.几年来,清水路小学的课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共享课程资源.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对课程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记录在册.课程教学部组织人员进行搜集整理,学期结束要求各课程负责人对课程设计与教学进行评价,并在集中组内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把课程资源与教学设计上传,逐步形成清水路小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做好资源库积累工作,不断充实每个年级、每个课程的资源库,达到资源积累、共享、改进提高的目的.

五、开展校本教研,课程研究有艺

为加强对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本着“合作共融、分享共赢”的目标,课程教学部每年组织教师开展课程与教学交流分享主题活动、课程教与学创新研讨会等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教学课程的能力.1.展示交流,分享共赢;2.微格辨析,分享共赢;3.互动合作,分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