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新思路

点赞:28667 浏览:1325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面很广,涉及的会计课程也较多,对会计课程的考核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考核做法不太合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增加考核频率、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重视平时成绩等角度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考核.

[关 键 词 ] 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 考核机制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作用

在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至少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大学阶段,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人都有一定的惰性,通过课程考核,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可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内容,教学时明确它们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也是课程考核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宣布到课情况、回答课堂问题的态度及准确性、作业的认真程度等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将引导学生不旷课并认真听课、自觉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第三,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考试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一道题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完全做对,那就要分析是不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合适,教学方法不合理;另一方面,对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单独沟通和交流,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

二、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现状:一是考核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二是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开卷,只进行笔试;三是考核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判断题和业务题.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考核次数少不利于督促学生重视日常学习.一个学期一门课程进行一次或两次考核太少了,不利于督促学生重视日常学习.有的学生平时逃课旷课,得过且过,临考核前临时抱佛脚,应付性的突击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2.只进行笔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在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往往要进行面试,在面试时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综合素质.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竞聘时也将被要求回答各种问题,由于在校期间只进行笔试,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得到较好训练,这对他们是不利的.

3.考核的题型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每次两个小时左右的考核时间较短,能做的题目、题型都是有限的.比如《成本会计学》课程,要想考一条比较完整的计算题都比较困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是不利的.

三、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思路

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一定的会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会计课程的考核应服从这一根本目的.完善高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考核的思路如下:

1.增加考核频率.平时学完一定内容后的一两周内进行一次考核,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总考核.比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当学完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会计报告后分别进行一次考核,最后进行课程总考核.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平时不断地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考核的频率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会计课程的特点设置.

2.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一是考虑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客观题采取闭卷方式,而对于主观题则采取开卷方式.有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开卷考核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去记忆这些知识.有的课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成本会计学》课程需要学生会计算成本,这样采用开卷考核就比较合适,因为出一条成本计算方面的题目,给学生翻书看也不会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题目.再比如《财务分析》,出一条案例分析题,学生如果不运用所学知识是无法完成分析任务的.对于既需要学生掌握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又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二是考虑采取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要求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可以考虑在进行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实际操作方面的考核.《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都应增加实际操作方面的考核.三是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考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抽签回答,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3.课程成绩的评定.课程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在增加考核频率的情况下,平时考核的成绩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应占到较大的比重.比如平时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核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较大比重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而平时学好了,所学课程也就学好了,到期末考核时自然就心中有数.此外,若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两部分考核成绩所占的比重应分别为50%,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应该掌握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