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的演变

点赞:8304 浏览:329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认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移植起步,结合实际,逐步走上了自我完善阶段;二是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阶段;三是形成特色,丰富内涵,拓展多样化发展阶段.该课程的演进与发展,体现出了该课程始终坚持自身优势,为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 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演变

体操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安体育学院建校以来体操课程一直是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该院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建校以来体操课程演进的整体情况进行回顾,为进一步深入体操课程创新性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演进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相关方法展开研究.通过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档案馆以及体操教研室资料室收集整理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自建校以来的相关文件资料;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退休体操教师进行访谈,一方面是通过访谈获得建校以来该院体操发展的具体信息,另一方面对他们保存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

二、结果与分析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移植起步,结合实际,逐步走上了自我完善阶段(1954年—1976年)

该阶段的演进较明显地反映出了移植和形成自我特色的两个特点:1954年建校初,体操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由新成立的体操教研组制订出了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第一份教学大纲.此大纲内容基本上移植了苏联当时所实施的“体育专科体操课程教学大纲”,仅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删减了少部分难度的动作.对应形成的教材同样是在苏联教学大纲所配套的体育专科“体操”教材中照搬选编形成的.在体操课的教学组织和教法实践操作上,也是参照苏联体操教学训练课的模式前提下,针对毫无体操基础的学生摸索前进.

1957年该院第一次招收体育系四年制学生,根据1956年国家颁发体育本科教学计划制订了教学计划,对体操课程教学大纲做了相应的修订.1958年,由于招生区域的扩大,学生来源与身体运动水平出现了变化,学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选择等都进行了全面的重新修订.体操课程的教学大纲明显地突出了以提高动作技术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1959年学院将系科设置为“田径系”、“体操系”、“球类系”,并修订了教学计划,体操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已从照搬苏联教学训练模式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西安体育学院体操教学和训练模式,迈出了自我发展的第一步.

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的演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学院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961年—1966年,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教学走上了自主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学院系部的整合完善,学院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遵照新的教育计划,制定一套比较稳定的适合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文件.教研室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组织教师集体锻炼,研究教法,交流学习体会等.体操课程教学也以学生技术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效果,引起了全国体育院系的关注.

在体操教材的编写与实践应用过程中,也显现出了本院的实力,全国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操》编写组成立时,该院体操教研室老师被选入该编写组,参与了体育学院本科讲义《体操》的编写工作.此期间该院体操课程教学就开始使用该教材,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二是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阶段(1977年—1991年)

遵照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经过统一考试和加试体育的办法,新时期的新生走进了西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在体育系课程设置中以基础必修课课程288学时呈现在新教育计划之中,这明显反映出了体操课程的重要地位.

在体操课程教材的选用上,体育系主要以全国体育院系体操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通用体操讲义(1961年出版)为主,结合本院体操课程的教学实际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使内容更加系统化和与其它课程联系的相关性,有效地促进了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1978年8月开始,选用了由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的第二本体育系通用教材《体操》.

该阶段是体操课程教学新的起步,既反映出了本院体操课程教学近二十年多年的经验总结,又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准备走上了正轨.理论部分的内容结合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发展,有机地穿插安排;技术实践部分,是以动作技术相同、相似结构类型的内在联系和由简到难所需学习时段的差异,做出了可行性的序列安排.

该阶段时间跨度大,但是在学院教育计划的修订变化上并不是很大.体操课程教学也仅在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所变化.1985年继续选用了由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新编写的体育系通用教材《体操》.在实践应用中明显感到体操基本知识的系统性和适用性,本教材的选用一直至1991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形成特色,丰富内涵,拓展多样化发展阶段(1992年—2012年)

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体操课程随之变化较大的主要是学时的减少和统编教材的选用.体操课程教材在1989年国家体委院校处就要求选用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由于本院立足于技术课程特色的稳定发展,体操课程学时未变,教材选用也就未变,直到1992年上半年才选用了该本教材,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整合了新旧教材中的理论专题和相关知识的原有系统性,同时选用了两本教材.在技术实践部分的教学上,则继续保留了原有的水准.从1996年开始,体操课程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基础必修课程体操由原来的216学时变为144学时.通过这几年的体操教学成绩及本院体操教学内容情况分析,本院在体操课程技术实践的环节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水平,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量化水准,仅此也能反映出本院体操课程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2004年,学院进行了全院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课时又一次被压缩为108学时,该计划实施于2004—2007级.培养目标确立为较好地掌握体操理论、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基本教学与训练工作.经过四年的实践及毕业学生的反馈,学院在“2008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最终又将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课时确定为144学时.通过这次学时的增加,说明了体操课程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们体操教师教学的水准和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三、结语

西安体育学院体操必修课程在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用,为教学质量的稳步发展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体操课程教学,从结合实际移植模仿式起步,积累经验,完善体系,丰富内涵到形成特色成为课程教学的亮点.该课程的演进与发展,体现出了该课程始终坚持自身的优势为学院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海涛,赵树耀等.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119-121.

[2] 朱福军,张予南.论建国以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演变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37-241.

[3] 张允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内容整合的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体育学院,2005.

【作者简介】

冯俊彦,西安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