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

点赞:15537 浏览:689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将为制约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分析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高校大学生职业培训的对策,通过职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模型与流程、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实施和总体评价等方面为大学生职业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方法.

关 键 词 :大学生 职业培训 研究

作者简介:

杨洋(1983-),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辽宁阜新123000)

高永新(1973-),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辽宁阜新123000)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245-02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实施大规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从142万增至630万.面对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凸显结构性失衡,首先、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即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和增量有限的就业岗位.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状况十分明显.其次、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各学科专业之间的需求不平衡,总的来说,理工科专业需求大于文科,机械设计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安全工程专业需求旺盛.再次、各院校间的需求不平衡,社会对不同院校的认可程度不尽相同,教育部直属较好,原国家部属院校次之,地方院校差之.学历层次的需求不平衡,2002年以来,学历低的毕业生找工作难,但最近两年,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生就业需求有所下降,本科生趋稳,高职生呈稳步上升.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培训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同时这种结构性矛盾还体现在对毕业生自身要求逐渐提高,现在人才就业市场成为写方市场,所以对毕业生素质和就业技能要求就更高了,所以除了考核毕业生学习成绩以外,还要看毕业生的品质修养,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以外,尤其是考核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怎么写作.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计划培养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适应市场的工程人才;三是高校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体制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毕业生校就业工作不断展开,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建设,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在毕业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是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有部分高校和企业也开设针对大学生职业培训,但在职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模型与流程、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实施和总体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职业培训课程内容针对性不足.部分大学仍然把职业培训课程设计看做是教学任务的负担,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本着应该尽量降低课程任务量,能省则省,把职业培训内容简单化,缺乏针对企业需求职业培训,认为给大学生进行几次职业培训或者职业讲座就能解决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更有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培训理解不到位,认为在学校培训用处不大,到企业现场现培训才有用.另一方面,高校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职业培训,学校对培训内容缺乏深度的理解和有力的宣传,学校对职业培训没有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和长效机制,在课程目标、课程单元设计和阶段评价等方面缺乏总体设计.

2 在职业培训方式过于简单.部分高校或企业培训机构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培训的毕业采取听”的教学方式.这种职业培训授课方式,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感,而有些高校和企业培训机构采取放软件演示和影音展示等方式进行培训.由于缺乏亲临现场,所以这些职业培训方式都容易给毕业生对职业培训课程产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使职业培训课效果和培训效益大打折扣.


二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是指大学生为了在就业岗位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通过高校的教学和实践等方法,从而保证大学生能够初步达到企业对员工职业培训标准或水平,并完成毕生所要承担的未来岗位工作的活动.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较好的对接.

1 职业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型和方法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型是针对大学生自身职业特点量身打造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开发模型包括ISD模型、HRT模型、CBET模型、ADDLE模型和DACUM模型,其中ISD(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模型指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知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最佳答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HRT(HUlTlanPerformance Technology)模型指一种操作方式,通过确定绩效差距,设计有效益和效率的干预措施,获得所希望的人员绩效.它涉及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的理论,是绩效改进的一种策略.CBET(petency Based Eduction and Training Model)模型是指能力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人的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的一个方面或所使用的知识整体.通过培训,可以使人的潜能转化为能力.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的方法包括:一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指布鲁教学原则即布鲁四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强化原则和序列原则),二是获取学习经验的方法,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将“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的戴尔的“经验之塔”作为学习经验的方法.三是把握学习风格的方法,在培训课程的开发中,科尔伯的学习风格理论备受推崇,他主要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种学习方式(即实用者、行动者、体验者和理论者的学习方式).

2 职业培训课程设计目标和整体设计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目标是指培训对大学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职业培训课程目标包括目标构成和制定目标的原则.目标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执行标准四个要素,英文简称ABCD形式.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是指大学生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讲授什么,英文简称ART原则.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整体设计指把每个课程细分为多个单元,进而确定课程进度,而后确定课程时间.在设计课程内容上,将充分展现课程的目标要求,真正适应大学生的发展和充分反映最新的理论成果最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3 职业培训课程总体评价模式

大学生职业培训课程总体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完毕后对课程全过程进行总结性检查和判断.职业培训课程的总体评价模式分为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和CIPP课程评价模式.其中柯氏四级评估模式是企业在实践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评估模式,它是将培训评估分成了4个级别,分别为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这四级之间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当从一个级别进入另一个级别时,评估的程序和内容都会变的复杂些,所需的评估时间也更多一些.CIPP模式,也可以译为“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将成果评价具体分解为影响、成效、可持续和可应用性等四个部分.